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芳会 《内江科技》2010,31(2):94-95
现阶段的地震勘探的震源形式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三种,分别为炸药震源,可控震源,气枪震源,这三种震源各有优缺点。本文主要余绍三种震源的原理,分析各自的优势和缺点,希望能够进一步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讲述了震源系统和仪器连接原理,bigshot气枪震源和408仪器接口电路和参数设置;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电火花震源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声学特性,分析了海鳗20kj电火花震源的子波波形特性和频谱特性,对海鳗的声学特性有了较深的认识,为以后电火花震源的研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可控震源激发在地震勘探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激发类型也已由以前交替扫描发展到现在的滑动扫描、同步扫描及独立扫描等。可控震源同步滑动扫描技术是以滑动扫描技术为基础,加入了同时激发技术,使采集效率成倍提高。本文在简单介绍了滑动扫描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噪音的分布特征,讨论了通过合理地设置滑动时间、滑动距离和同步距离等有效的减少噪音对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可大幅度提高地震作业效率的方法,并用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正>源驱动技术是地震仪器系统根据激发同步控制系统提供的坐标数据自动选择和激活相应激发点甚至自动采集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将野外作业点实时采集的炮点坐标信息用于地震仪器自动选取炮点,免去了人工操作,提高了采集效率。源驱动技术起源于海洋勘探,早期的陆上勘探受限于地震仪器系统性能,对可控震源、井炮等激发效率没有太高需求。随着勘探技术及仪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地震方法是油气勘探的重要方法。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光纤传感用于地震检波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目前光纤地震检波技术主要有四种方法,本文逐一做了介绍,并从应用背景到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概念、应用及发展趋势,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产生过程,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未来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反射地震法技术是水工环调查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技术,该技术既具有很强的使用性,同时还有广泛的适应性。该技术的出现使得我国水工环地质调查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单纯的就反射地震法技术而言,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严重阻碍了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对反射地震法的含义以及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其次对水工环地质调查反射地震法技术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亚布力位于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位于小兴安岭余脉的张广才岭西坡。对亚布力地区进行地震活动性计算、分析工作,可为合理地划分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依据。应用地震活动度、地震频度和释放应变能和计算原理,确定了亚布力地区150km范围现代地震和历史破坏性地震的空间分布特点较为一致,150km范围内空间分布情况与主要断裂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地预报地震,地震预测系统必不可少。其中针对震源提出的对数据实时、精确显示,并直观表现震源数据处理效果的要求,将MapX组件技术应用到地震预测系统中,在VisualC++环境下结合Windows编程技术,实现矢量地图显示、漫游、缩放、经纬度获取、图形绘制、图形属性设置以及真实地理信息显示等功能,真实、直观、动态地表现震源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1.
应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高陵4.4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定位后得到161个地震事件的精确震源参数.结果表明,重新定位后的震源位置比原始定位结果更加收敛集中.高陵4.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7km,地震序列震源深度集中分布在4~8km,平均值为6.9km.  相似文献   

12.
地震勘探领域,可控震源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陆地地震勘探项目中。互相关检测技术是可控震源地震数据处理的主要方法,针对常规可控震源地震数据互相关检测方法,当在采集过程中出现强、中脉冲噪声时,会在相当长的时窗内造成噪声水平提升的问题,采用阈值多级中值滤波可控震源数据检测方法,通过对实际可控震源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证明利用阈值多级中值滤波可控震源数据检测方法,有效实现了可控震源地震数据的检测,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数据的信噪比得到了明显提高,说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6,(10)
本文简单的介绍了关于电火花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电火花加工的特点和工艺规律,完成桥式电火花加工机床的结构设计总体方案。根据该结构的总体设计方案来完成桥式电火花加工机床的各个关键结构与重要环节的结构设计。还对关键受力零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对丝杠和电机进行计算并选择相关标准件。本文所设计的桥式电火花加工机床结构简化,稳定性好,结构紧凑,变形量较小,可以达到运动过程中的高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特种加工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别介绍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激光加工、电子束和离子束加工等加工技术,以及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简单介绍了2020年1月25日丁青5.1级地震基本情况,对丁青5.1级地震地震进行了调制性分析、序列早期判定、序列参数计算和震源机制解等,探讨丁青5.1级地震对西藏地区,尤其青藏高原东南地区的地震活动影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提高地震定位精度一直是地震学应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方法用于台网定位。这些方法的共同弱点是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差、震后处理时间过长开发地震台网资源,使之实现地震预警的功能,必须解决地震快速定位问题。为此,本文引入了一种新的方法震源扫描算法(Source-Scanning Algorithm,SSA)来对地震定位和地震破裂面进行研究,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数字地震波形资料,在不用精确拾取到时和计算理论地震图的情况下达到比较理想的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可控震源的机械液压系统、电控技术、野外施工方法和震源资料处理技术都日臻完善。同炸药震源相比,在某些地区如厚层砾石、潜水位较深、成孔困难的地区,利用可控震源进行地震勘探施工有很大的优势。本文说明了可控震源施工原理方法措施等。  相似文献   

18.
列车振动震源产生地震波的采集方法及信号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描述列车振动作为震源所产生地震波的采集方法,对大秦铁路线怀柔段以及京沪铁路线究州段铁路沿线的两次观测试验记录进行了观测系统和信号品质的比较研究,分析了通过宽频地震仪和浅层地震仪所接收火车振动信号的不同特点,为再次开展野外信号采集提出了建议,并预言列车振动将成为铁路沿线进行浅层地震勘探生产中的有效震源.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震带之间,具有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等特点。为了降低地震带来的危害、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上万,我国岩土工程及相关勘察勘探中加强了对地震效应的要求与规范。通过科学的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地震效应的评价,提高结构设计抗震设计能力及水平,为满足岩土工程建设要求奠定基础。本文就岩土勘察中的地震效应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20.
数字地震观测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发展地震观测技术和地震观测台网的有效手段,数字地震记录的分析处理和从中提取关于震源与介质的信息,对于推动地震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和改进数字地震观测的分析方法对研究地震分析处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