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强 《东南传播》2023,(6):24-27
短视频参与下的乡村话语要素区别于一般话语构成要素,具备个性化、碎片化及普适性等特点。通过研究发现,在乡村振兴中用好短视频这种乡村话语构建的全新手段,是对国家话语体系的一种全新补充。该研究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短视频内容及技术为切入点,从认知、时空、载体、形象等角度出发,采用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探析乡村振兴语境下乡村话语体系中不同元素的一般特性与规律,为建设美丽乡村、讲好中国故事服务。  相似文献   

2.
郭攀梅铮 《视听》2023,(1):19-22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短视频用丰富的视听语言展现乡村多彩风貌,记录乡村生活,使乡村文化符号重回大众视野,为乡村文化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大批农民创作者以主动之姿参与乡村文化传播,促使短视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功能与价值进一步彰显,唤醒了村民主体性,建构了媒介文化场域,维系了共同的乡土价值。未来,需要打造多元主体传播矩阵,坚持内容优质化发展,拓展短视频服务功能,以此促进乡村文化发展新格局,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3.
短视频作为新媒体的表现方式之一,也被时代赋予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抖音作为目前最大的短视频平台,在全国互联网助农的时代背景下,连续三年推出“新农人计划”活动扶持三农创作者,为我国乡村居民开通了媒介使用的入口,助力乡村文化的推广。抖音平台中来自福建南平的新农人“彭传明”的亲身实践,呈现出短视频赋能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传播功能。在如今短视频赋能下乡村文化传播呈现主动融入、多方体验的特征下,探讨新时代的新农人形象,以及不断重塑乡村文化这一独特记忆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宋慧  王红缨 《视听》2024,(1):130-133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短视频以丰富多样的视听语言展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乡村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现实问题。在技术的赋能下,“三农”短视频促进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文化传播,丰富乡村文化的传播内容,推动乡村文化的互动式传播。与此同时,“三农”短视频存在着创作主体素养参差不齐、内容创新水平不足等问题,影响乡村文化的传播效果。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三农”短视频应从提高创作主体专业素养、提升内容创新水平等路径入手,提升乡村文化传播效能,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5.
李雅林 《出版广角》2021,(21):77-79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在此背景下,"三农"短视频的出现为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具有积极作用."三农"短视频将农村的日常生活与风土人情通过短视频媒介真实再现,在展现农村面貌的同时与农业经济相结合,促进新农村建设.文章通过分析"三农"短视频的传播价值,归纳"三农"短视频的传播现状,以期为"三农"短视频更好地传播提出有益建议,从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交平台的发展,去中心化的媒介赋权让更多人获得展现自我的机会,个体的自我呈现亦是文化传播的切口和渠道。以“张同学”为代表的乡村短视频创作者拥有技术加持与政策扶持、乡村文化复活与民族意识觉醒、个体自我投射中的模仿与扩散三重助力。乡村文化短视频在未来发展中应紧贴社会需求,以大众利益为导向,讲好中国乡村故事,推动乡村文化传播,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与基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乡村纪实影像正成为传播民族文化、形塑国家形象的重要介质。近年来,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略的引领下,众多乡村题材纪录片相继涌现。其中,中外合拍的中国乡村题材纪录片,凭借新颖独特的影像表达在海内外取得了不俗反响,实现了中国乡村故事和中华文化的柔性讲述。本文以多部中外合拍的中国乡村题材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从表达视角、呈现内容、表达策略三个维度展开论述,总结其影像表达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提炼适合我国同类题材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不仅仅要塑形,同时也要铸魂,而其灵魂就是文化建设。短视频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特有的传播符号,不仅在乡村建设中扮演着文化载体的角色,还不断推动着乡村文化的外向型传播。在短视频的赋能之下,乡村文化的传播有了新的路径,其碎片化、门槛低、易操作等特点,使得乡村文化类内容创作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的相关扶植策略也使得传播乡村文化、展示乡村生活类的短视频有了更多的流量与关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短视频在乡村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指出了乡村文化类短视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文化类短视频未来的传播策略,为乡村短视频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在乡村振兴视角下短视频与数字乡村发展的关系。【方法】文章以抖音平台中乡村传播相关短视频号为对象进行现状研究及内容分析。【结果】账号分为农村群众主体类,政府或媒体主体类,学者专家、企业、社会组织主体类三类;视频主题内容与账号主体呈现密切关联性、场景语言呈现乡野生活化特征、情感指向呈现正面积极性。【结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与短视频呈现出高度适配性,短视频一定程度上能在助力乡村文化和经济方面赋能数字乡村传播。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形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迅速崛起,且这些平台上也涌现出大量的乡村短视频,这些乡村短视频的内容和风格各有特色。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题材类的短视频已逐渐成为当下热门的领域之一。为了进一步拓展乡村短视频的传播范围,提高乡村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和传播影响力,就必须探讨一些成功乡村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为此,文章充分阐述了乡村短视频传播的主要内容,并以“念乡人周周”这个乡村短视频账号的传播为例,深入剖析了当前乡村短视频的传播策略,并对乡村短视频的传播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短视频激活了农民和乡村的"可见性",促成了农民的"出场"。乡村作为农民生产生活的"背景"被嵌入叙事结构中,农民在经济生产、文化传播、日常生活中的自主表达、能动创造和自觉振兴的意愿得到展演。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乡村短视频呈现出一派热闹且多元的景象。同时,随着商业资本和城市文化的入侵,农民的身份被表演,创作被褫夺,主体被遮蔽,农民主体性的实现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也面临诸多问题,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2.
助农短视频是宣传乡村资源、传播乡村文化的有效载体,其能够推动数字化农村的建设,助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实践渠道。但是,助农短视频仍存在创作内容模仿性强,缺乏针对乡村文化特色的差异性创作、视频内容质量良莠不齐等现象。为改善上述不足,发挥助农短视频的实际作用,本文提出了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助农短视频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电子传播时代,作为乡村媒介景观中直观有效的表达方式之一,以短视频为主的视觉文本已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传播路径。厘清目前短视频中乡村媒介景观的现状,明确景观化的动因,重塑短视频中的乡村媒介景观,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韩雯雯  张琳 《视听》2024,(1):126-129
“三农”短视频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农民为创作主体,以农业生产、文化生产、原生态风景、农村生活为主要拍摄内容,展现质朴真实的乡村环境与中国乡土文化变迁的短视频类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三农”短视频成为推动乡村群体进入大众文化场域的重要媒介,借助“三农”短视频,中国乡村民间生活的可见性被激活。在自媒体环境下,“三农”短视频创作者主动探寻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契合的审美表达,以乡村为文化场域,积极参与到城乡空间释义和大众话语赋意的媒介嬗变中,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完成了从“土味文化”狂欢到新时代“新农人”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15.
邵静怡 《视听》2022,(3):37-39
在乡村居民主观传播和乡村文化建设客观推动的双重因素影响下,短视频成为乡土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形成了反映乡村振兴的媒介景观.乡村居民是短视频内容的重要创作主体,他们大多基于乡村景观、技能展现和情感传递三个方面,制作出极具乡村特色且风格多样的文化作品.乡土文化短视频的传播面临着同质化严重、内容浅层化、追逐流量而忽视质量等困...  相似文献   

16.
我国乡村文化历史悠久,是社会的特色资源之一。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我国学者关于乡村文化传播的研究呈现显著增长趋势。21世纪以来,相关研究从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振兴及特色产业、乡村文化传播的破局与创新等维度展开,其趋势表现为产业融合与媒介赋能,取得丰富成果;同时,仍然存在媒介技术应用和实践、乡村人民主体本位关注、乡村文化对城市文化作用性等方面的不足;未来,将进一步向媒介技术的应用创新横向拓展、传播个人主体性研究纵深推进、产业升级研究与乡村文化作用性研究多元进步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中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分析媒介参与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文化治理机制不完善""文化传播机制不通畅""文化参与机制不到位",并在此基础上,从党和政府、媒体和农民三个主体层次提出相应的路径及措施,以此推动媒介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林桃千 《传媒》2021,(15):94-96
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展现"三农"场景、农村生活、乡村文化的主要窗口."三农"短视频的发展呈现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变化,为此"三农"短视频的传播需定位清晰,助力乡村发展.当前"三农"短视频机理主要基于集体记忆的唤起、标签传播特色以及"后台前置"式传播,未来"三农"短视频还需注重内容和质量的表达,以此在乡村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明小英 《视听》2023,(4):103-106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短视频媒介的快速普及,为“三农”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UGC生产与乡村生活紧密结合,激发了“三农”短视频的创作活力。“三农”短视频博主对乡村景象进行了丰富的媒介展演,满足了受众的情感需求与观看偏好。在此过程中,短视频能带来经济、文化和社会层面的收益,但也面临内容同质化、过度商业化、脱离乡村实际的发展瓶颈。理清“展演—共鸣—收益—困境”这一内在生产逻辑,有利于促进“三农”短视频的良性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罗丹 《新闻前哨》2023,(6):16-18
乡村文化振兴是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随着新媒体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短视频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全国各地。本文从乡村文化传播的现实图景出发,以短视频为切入点,研究在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如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效能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