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童心不可伤     
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偶得一篇题为《不该失去的布娃娃》的习作。这篇习作确实难得,当即选定为最佳习作,并评讲朗读,以作典型示范引路之用。笔者将教学片断实录于下:师:(朗读后)你们认为这篇习作怎么样?生:(不约而同,报以掌声)生:(站起来,把手高高举过头)这篇习作是从《全国少儿获奖作文集萃》里抄来的!(生惊讶后,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那位抄袭习作的女同学,随即议论纷纷)犤评析犦正当大家分享这份愉悦之际,却“遭遇”了突如其来的“袭击”,那位抄袭习作的同学羞愧不已,把头沉沉地低下去了;这位老师丝毫没有…  相似文献   

2.
《挤车》片断习作讲评乐燎原根据高中语文教材每学期“安排片断作文若干次”的要求,我布置学生以《挤车》为题(不超过300字)做了一次场面描写的片断训练。根据片断作文批改的情况,讲评课分四步来完成。一、引导学生复习场面描写的概念及作用,导入新课二、从三个方...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5:“××的自述”,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习作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片断的阅读提示。第二部分是学生的两篇习作片断。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要点有二:一是用“××的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二是要求写得具体生动。  相似文献   

4.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2)班的语文老师,开学的第一节习作指导课,内容是写一写《春天的校园》。我把课堂搬到了教室外,让学生先现场参观校园,再写习作。从孩子们积极踊跃的参与状态和他们的一篇篇充满灵气与智慧的习作来看,这节课无疑是成功的。下面是他们作文中的一些片断: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习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学生习作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习作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6.
陈慧清 《成才之路》2011,(22):25-25
本文针对目前小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的现象,结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四大教学策略:一是降低学生习作起始阶段的难度。二是联系现实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三是体现童心童趣,珍视独特感受。四是改革指导评价,分享习作快乐。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第二学段(3、4年级)的学生习作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由《白鹅》《白公鹅》《猫》《母鸡》共4篇课文组成,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给学生提供自由写作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乐于、易于动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表达、修改和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李朝霞 《湖北教育》2006,(12):17-19
●片断一:感受“爱是人生的营养” 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学生成长录相 (视频播放本班一同学由婴儿到初中时期的成长录相) (学生边观看边议论)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三年级习作片段训练:抓住特点写人物外貌.[教学目标]1.体会描绘脸部特点的基本方法.2.初步感受“画脸”要有一定的顺序.3.感受习作并不难,增强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过程]环节一:动画激趣,感受特点师:今天是咱们第一次见面,老师给大家带了份见面礼.(出示10秒《熊出没》中“光头强”的动画视频,画面定格到面部特写上.)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习作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就明确提出了习作指导应从生活入手。学生习作最要紧的是引导学生写他们自己的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2008,(6):7-9
武宏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三四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刚从写话向习作过渡,习作质量难免不高;但许多老师要求过高,往往寄希望于一步到位,于是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学生感到难写,教师感到难教。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让学生把作写具体,确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我在教学生把习作写具体时,经常出示两个典型的片断.一个是内容空洞.一个是血肉丰满,让学生认真进行比较,在比较中知道什么是具体,写具体有哪些方法等。如我在一次习作讲评中,出示了习作《下跳棋》的两个片断。  相似文献   

14.
时间:1999年5月19日年级:初一(1)课时:一课时师: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自能作文实验中的薄弱环节。今天,我们就以习作《从来没有这样烦恼》为例专门研讨一下如何评改一篇作文。请同学们拿出习作。(板书:《从来没有这样烦恼》作文评改)(生打开习作)师:如何评改一篇作文呢?(稍停顿,让学生思考片刻后自答)可分三步走:一是审清题意,二是分析习作,三是写总评旁批。(板书)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第一步。(手指题目)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审题么?生:因为题目的中心词是“烦恼”,修饰限制中心词的…  相似文献   

15.
黄春凤 《广西教育》2014,(13):43+53-43
作文需要积累,积累才会有创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最怕写指定写作范围的单元习作。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生活缺少观察,缺乏写作素材积累,特别是缺少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素材积累。要让小学生喜欢作文,把单元习作写好,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16.
身边的艺术     
教学内容:《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八。教学目标:1.将阅读过程中学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2.初步学会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习作中运用阅读过程中学到的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学生习作过程,是学习问题解决的过程。而习作是否顺利,与学生本身的知识有很大关系。一是习作内容(写作陈述性知识),是否有话可写,二是写作技巧(写作程序性知识),比如本次习作的表达艺术感受的几种方法;三是写作策略性知识,比如本次习作要如何灵活运用表达感受的方法来表达艺术感受。以知识分类论和教学论来指导学生习作,有利学生扎实写作基础,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材及学情分析】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指出:第三学段(5~6年级)的习作,应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这个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李金贵 《师道》2008,(7):115-115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生习作要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如何达到要求?首先,学生的习作应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经验为主线,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其次,学生的习作要遵循学生的认知与习作逻辑,引导学生先观察后感受,先说后写。最后,要注意平时素材的积累,让学生习作时有内容表达。  相似文献   

20.
【案例】《走进诗歌的殿堂》教学片断(师多媒体分别打出诗《江雪》、《送元二使安西》、《长征》,学生依次朗读。)师:朗读五言诗和七言诗是有区别的:“五言以穆诵,七言以浩歌”(板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