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本文针对计算机图形学学习复杂算法遇到的问题,提出将虚拟实验引入教学过程,将计算机图形学的图形算法涉及的抽象对象用虚拟对象关联,用虚拟场景模拟算法运算过程,把抽象对象和算法运算过程形象化,实现抽象对象和算法运算过程的可视化,使抽象的算法易于理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计算机算法类课程逻辑性强又极为抽象的问题,我院引入三维视景仿真技术,研究开发出一套以应用为导向结合计算机专业关键算法的辅助教学演示工具。它能有效改善算法实验环境的二维空间局限性,实现算法可视化从二维到三维的跳变,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更大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3.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大量深奥、抽象的概念和算法,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造成学习效率低下。针对这种教学背景,我们利用Flash开发了可视化的算法演示系统。该系统在播放代码的同时,播放动画演示以及代码解释,实现了算法原理、实例演示、数据变化的同步动态展示。利用该系统进行教学,改进了原有的板书、演示文稿的教学模式,降低了教师的讲解难度以及学生对课程的理解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存在理论抽象程度高、实践应用案例不足等问题,设计实现了数据结构与算法可视化调试虚拟仿真实验系统——DSAVDVR。该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将数据结构与算法知识点映射到巡检机器人油气站场巡检工程案例中,包括4个模拟交互操作子任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与油气巡检任务映射、巡检路径规划与评价和巡检目标检测与识别。每个子任务逐层递进且利用可视化调试技术将数据状态变化与算法逻辑进行关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和探索研究能力,为国内高校面向计算机行业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图形学算法可视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图形学这门课程包含大量的算法,在教学中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认为其难以理解、枯燥。算法教学的困难在于其抽象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试图研究算法的可视化。通过设计一些可视化模块并将其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算法模拟设计应满足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可视化、交互性、播放可控性和伪代码执行过程模拟等要求,并以保序插入算法为例,介绍了基于ActionScript技术的算法模拟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数据可视化的基本含艾和应用技术;针对算法实现可视化、抽象概念可视化和程序动态执行可视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基于数据可视化计算机教学的应用实例;分析了数据可视化对于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影响;最后,说明了基于数据可视化的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计算教学需要理解算理,而算理的理解需要以直观去构建运算的意义,将计算的意义与数的意义统一起来,形成结构化的理解.在抽象算法的过程中,需要回到直观,寻找意义,提升直观,形成形式化、符号化的表达与理解,最终概括为算法,达到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开源的R语言集成了多种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算法,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适用于数据挖掘。本文通过描述R语言中Kmeans、Weka、IGRAPH、Holt-Winters 4种主要技术与算法,以及网站挖掘的应用实例介绍,突出R语言在海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分类、统计分析、预测、可视化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GIS算法课程实习教学的需要,基于GIS算法原理,采用Visual C#语言构建了GIS算法课程实习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系统实现了登录界面、系统设置、系统判断方式设置、要素绘制和要素绘制选项设置等功能模块的建立,完成了算法原理查询、操作、代码查阅、评价及结果显示,将抽象的原理变得具体,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1.
作为学术期刊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摘要具有替代、导引和检索三大功能,并有客观性、完整性、简明性、规范性四大特点,且可分为报道性、指示性、报道一指示性、结构式摘要四种类型。写好摘要除了反复实践操作外,还需编作双方共同重视。  相似文献   

12.
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符合现代行政法治精神。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行政章程和规范性文件的适用方式,使其实际上拥有了对除行政法规以外的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权。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要以附带性审查为主要模式;赋予人民法院对部分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权;撤销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后,对具体行政行为要作相应处理;确立有效的诉讼管辖。  相似文献   

13.
浅谈科技论文结构式摘要的写作与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构式摘要的写作与翻译应根据其结构、特点、内容及格式,英语表达习惯,科技英语的特点及科技期刊对论文摘要的要求来完成。结构式摘要的使用有利于文献工作的整理,科技期刊摘要的编排规范化,并将会被多的科技期刊采用。  相似文献   

14.
抽象名词广泛应用于各种文体是现代英语的一大特点。英语抽象名词主要由动词或形容词派生而成或由动词短语和介词短语转化而来。抽象名词意义虚泛,概括性强,具有言简意赅的效果。抽象名词的理解难度较大,英汉语言转换时易产生误译或生硬不自然的译文,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为避免出现不符合汉语习惯的译文,英汉翻译中,译者在正确理解抽象名词的基础上,对其可作一些翻译处理:抽象名词译成动词;用实体词取代抽象名词;借用修辞手法使抽象词义具体化:抽象词语义重心译成具体词语义重心:抽象名词译成句子。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国内医院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现代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对护理工作和护理管理水平的作用和意义。以现代管理理念为核心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构建现代护理管理信息系统,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促使护理工作和护理管理水平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观点认为人们总是用具体的源域映射抽象的目标域。实际上,具体或抽象并不是某一个域的必然属性。王文斌提出,两个域之间的映射通过具体与抽象两两组合而成,即以具体隐喻具体、以具体隐喻抽象、以抽象隐喻具体、以抽象隐喻抽象。隐喻研究多集中在隐喻产物上,而对施喻者使用隐喻的目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探讨施喻者在运用这四种不同映射方式时不同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7.
抽象行政行为在法学学界和法律实务界长期处于学理和实务意义上的“死亡”状态,导致其在行政法法理上出现逻辑悖反,在实践中造成行政不可审查、司法不得诉讼的乱象。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应当在理论上将抽象行政行为与行政立法行为进行区别,重新为抽象行政行为“正名”,凸显抽象行政行为的行政执法属性,以其学理性“复活”为契机,重塑抽象行政行为的法律地位,实现对抽象行政行为的行政审查及诉讼审查。  相似文献   

18.
抽象行政行为就其本质属性而言 ,具有可诉性 ;抽象行政行为违宪、违法 ,较具体行政行为更具有危险性和破坏性。唯有开放抽象行政行为诉讼 ,才能更为及时且切实有效地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从摘要的快速阅览和检索的功能分析了摘要应具有的四大要素.针对摘要中常见缺少要素等问题总结出摘要的撰写要领.指出摘要必须突出论文的独特新颖之处,要素中"方法"所含内容是叙述重点,须将论文中能给读者以启迪作用的内容浓缩后写在摘要中.最后以几个实例分别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应修改补充之处.  相似文献   

20.
A longstanding debate concerns the use of concrete versus abstract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particularly in domains such as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lthough decades of research have focused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oncrete and abstract materials considered independently, we argue for an approach that moves beyond this dichotomy and combines their advantages. Specifically, we recommend beginning with concrete materials and then explicitly and gradually fading to the more abstract. Theoretical benefits of this “concreteness fading” technique for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instruction include (1) helping learners interpret ambiguous or opaque abstract symbols in terms of well-understood concrete objects, (2) providing embodied perceptual and physical experiences that can ground abstract thinking, (3) enabling learners to build up a store of memorable images that can be used when abstract symbols lose meaning, and (4) guiding learners to strip away extraneous concrete properties and distill the generic, generalizable properties. In these ways, concreteness fading provides advantages that go beyond the sum of the benefits of concrete and abstract mate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