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曹惠 《视听》2012,(7):8-10
纪录片是我们电视节目中一个重要的节目类型。在制作纪录片的时候,通常进入我们视野的,仅仅是片子的主题和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在片子编辑的时候,通常仅仅以把事实叙述清楚作为片子的主要目的;在审片的时候,审片者也通常只关注片中提法是否准确、事实是否有遗漏,以及对事实的表现角度、表达程度把握是否得当,等等。至于这些事实如何以艺术作品形象系统微妙地作用于观众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纪录片是我们电视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的项目。在制作纪录片的时候,通常进入我们视野的,仅仅是片子的主题和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在片子编辑的时候,通常仅仅以把事实叙述清楚作为片子的主要目的;在审片的时候,审片者也通常只关注片中提法是否准确、事实是否有遗漏,以及对事  相似文献   

3.
纪录片是一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再现艺术,由于这种独特的性质,让它具有自己的叙事概念和叙事结构。法国纪录片《帝企鹅日记》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感人的故事、细腻精致的画面和在南极大陆拍摄的真实场景,带给观众深切的感动和回味,赢得了全球热捧并获得了第78届奥斯卡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叙事即讲故事,纪录片叙事是讲述时间的方法;内部聚焦的叙事角度、丰富多彩的声音与画面语言的表述是纪录片《帝企鹅日记》独特的叙事手法;该片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结合营造出的叙事节奏更接近观众的心灵;合理的叙事结构让片中剧情更加紧凑。纪录片《帝企鹅日记》拟人化的叙事方式究竟体现了什么样的叙事特色?本文将从叙事视点、叙事时空、叙事结构这三点出发,分析纪录片《帝企鹅日记》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4.
李飒 《视听界》2002,(3):15-16
当纪实的观念在中国电视人心中变得深入人心的时候,观众却发现不是所有的纪实都精彩。有的创作者费了好大的劲跟拍主人公的生活,事无巨细,极尽表现,依然让人无动于衷。有的纪录片看起来表现的也是平常生活,却能感人至深。这其中原故何在呢? 纪录片取材于现实生活,但不是现实生活的翻录,而是对现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在电影或电视剧作品中,由于其情节、人物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在导演完成分镜头剧本后,将作品中描述并表现人与物在运动过程的时候,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就获得一种叙事功能——讲述故事。什么叫蒙太奇?它来自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即将个别材料根据总体计划装配组合。在影视艺术中简称就是剪辑。在学术上蒙太奇大体分为哪几类,尚无定论,但是最主要的应该包括叙事、思维、表现、节奏等等。当我们的观众在欣赏一部纪录片作品时,感觉第一是它的真实性,第二就是它的可看性。什么样的作品观众喜欢看呢?纪录片又向…  相似文献   

6.
肖平 《现代传播》2003,(5):73-76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真实是纪录片叙事原则之一。本文从纪录片叙事结构的真实方面来考察《阴阳》和《夏天》两部电视作品。《阴阳》的叙事结构是展示完整的事件和事实 ,《夏天》的叙事结构则是改造并重建材料现场 ,栏目的影响方式是以蒙太奇为基础的叙事方式 ;《夏天》叙事结构体现出的是非纪录片的叙事方式 ,而《阴阳》的叙事结构则充分体现了纪录片语言的叙事原则。  相似文献   

7.
朱阿强 《中国传媒科技》2014,(10):98-98,100
<正>每部电视纪录片都有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叙事结构是整部电视纪录片的内容脉络,通过合理选择叙事结构能使纪录片更具吸引力、激发观众观看兴趣以及带给观众良好的观看体验。就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进行探讨分析。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迅猛,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随着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电视已成为大众日常娱乐中不可或缺的娱乐工具。电视的普及,促进了影视业发展,电视纪录片也随之得到普及。区别于传统电视剧,电视纪录片具有真实性、记录性以及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是根据一定的主题需要,将拍摄内容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和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要符合目标观众的认知习惯和认知特点,从而激发其特定而具体的情感,使创作者与观众之间达到一种精神的共鸣。所以,叙事结构对于一部电视纪录片能否打动观众、深入人心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受制于剧本剧情而是对生活原生态的客观记录和自然描述,在后期剪辑时,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有着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度,不同的作者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即使同一作者的不同纪录片也有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9.
江鸣 《传媒观察》2003,(6):55-56
纪录是一种态度 什么是纪录片?我们要做什么样的纪录片?我们已经做出了什么样的纪录片?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尽一致,但都不难回答。我们可以说,纪录片是感性的,也可说是理性的,它总在事实中发现和寻找真理。20年来,纪录片用影像手段构成了中国历史的一个个片断,虽然并不完整,但都贯穿了真实的思想和情感。我们不否认,纪录片是个人的,它有着强烈的个性特征,表达着个人的独立的观点和审美情趣,但我们必须强调,它又是社会的,理应承载社会和时代的责任,对公众负有更多的  相似文献   

10.
谈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结构是我们在拍摄电视纪录片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仔细考虑的问题。因为结构就如同一部纪录片的骨骼,是支撑全片的框架,所以叙事结构对于一部电视纪录片能否打动观众、深入人心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梁军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244-245
一部让观众喜闻乐见的纪录片才是好纪录片,而纪录片故事的发生发展,需要一系列生动感人的情节来架构,而情节的讲述则需要细腻、鲜活、突出主题思想的细节来支撑.因此,细节是纪录片的血肉,是灵魂,是构成纪录片的重要要素.将故事片的叙事方式引入纪录片,应掌握叙事节奏、悬念和叙事结构三方面的技巧,这样才能创作出成功的纪录片来.纪录片的字幕叙事策略的演变在屏幕文字的发展过程中也具有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电视媒介的快速发展,令所有电视人在享受愉悦的同时也感到了困惑。这些困惑来自于信息洪流的冲击,来自于频道同质化的窘境,来自于电视观众的收视自由。当电视人体会到观众对电视节目生杀予夺的无上权力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观众会选择什么样的频道?”  相似文献   

13.
电视纪录片在电视屏幕上日益繁荣起来,全国很多省级电视台都设有纪录片创作室.近几年一大批优秀电视纪录片不断出现在观众面前,《西藏的诱惑》、《藏北人家》、《沙与海》、《远在北京的家》、《起程——将远行》(此片是1995年11月份被广播电影电影部评为“金童奖”一等奖).这些众多得奖纪录片中都显示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实力,同时这些纪录片从题材领域、表现手法、形式结构都在不断开拓创新,给中国电视纪录片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这些纪录片不论从艺术上,还是真实性把握上都有独到之处.近几年也有一些电视纪录片在表现形式上毫无目的地将纪录片的纪实手段理解为一种目的.纪实性与艺术性如何在电视纪录片中有机地结合和体现,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电视纪录片创作本身的规律特点等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纪实性作为电视纪录片的一种手段、手法,它应该以客观地纪录新闻事实与社会现象见长,它不过多地依赖情绪渲染、气氛烘托等手段去造成很浓的抒情色彩和审美意境,但这并不意味着纪实手法在抒情表意方面是无能为力的,它也仍具有这方面的功能.它的特点是,较多地依赖客观纪实、白描等手法,抒发事实本身所深深蕴含的丰富情感,观众从中感受到的是淡淡而出的幽幽情愫  相似文献   

14.
徐明 《东南传播》2010,(8):125-127
纪录片是一种供人们观赏的艺术品,有故事是纪录片创作的核心。影像叙事中有故事的纪录片,总会令人有无尽的回味。纪录片怎样用影像讲好故事,并非是画面优美、解说精练、结构严谨、叙事顺畅,更重要是选好题材、设好悬念和情节、用好细节等,这才是讲好故事基础,是能让观众愿意看你讲故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的创立,使电视纪录片开始登上中国的电视荧屏,因其比电视专题片更客观真实、更自然流畅、更接近生活、接近社会、接近群众而倍受观众青睐,从而使电视人认识到纪录片并不仅仅是电影的专利。90年代中期,以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为代表的电视纪录短片的出现,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成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口头禅。渐渐地拍摄电视纪录片成为广大电视人的一种追求,将它看作改变电视说教形象的一贴催化剂,让普通百姓在荧屏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理想途…  相似文献   

16.
我们西部地区在经济上与东部沿海地区有相当大的差距,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西部电视的发展是否也要永远尾随其后,而且如今两方媒体人亨对中国传媒市场虎视眈眈,我们是否永远“在”尾随?这是摆在西部电视人面前的严峻课题。要生存,求发展,是本能也是西部电视人的使命和夙愿。然而从何做起呢?不由想到愚公移山那个古老的寓言故事,上帝被  相似文献   

17.
进入八十年代,由于社会审美心态的转移和观众鉴赏水平的提高,电视纪实作品以它的真实性、艺术性一跃成为最具电视特色的电视节目。它通过对生活情况、文化现象和历史事实的纪录,提示了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内含和意蕴,成为当代人审视现实生活的重要窗口。如何通过这个窗口,在电视和观众之间永恒地架设一座相通的桥梁,作为一个电视人,就不能不加强对电视纪实作品创作的探索和研究,真正把握住电视纪实作品中的纪录片和专题片在表现生活上的最佳角度和表现方式,从而根据表达需要选择最好的表达文体和方式,创作出令观众满意的作品。那么,作为电视纪实作品的纪录片和专题片在创作上有哪些不同呢?  相似文献   

18.
国内新派纪录片的叙事有更大的自由度,往往围绕一个事实核心,从多种角度和多个视点审视,用多样化创作手法来增强纪录片的深刻性、故事性或趣味性,追求个性化的叙事风格。探讨新派纪录片的叙事艺术,是在整体性上对诸多作品的选题、叙事视角、叙事形式进行把握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关于纪录片创作的研究已走出真实性、艺术性思考和叙事、文本结构等基础性研究的窠臼,开始进入主题性表达、栏目化生产和商业化、国际化运作等更广阔的视野范围,这既是纪录片创作发展现状的反映,也是纪录片创作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实践在发展,理论同样要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浩  李文英 《今传媒》2023,(5):48-51
纪录片是一种视听艺术,视觉影像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DV时代的纪录片创作开始去专业化,走向大众化,更多的纪录片创作者们也开始迈出国门,走向世界,迎来了纪录片发展的黄金时代。4K技术的出现丰富了纪录片的真实性与表现力,拓展了纪录片的叙事视角,它的应用革新了纪录片拍摄的影像品质,为纪录片的内容表达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VR技术突破了传统纪录片的二维叙事空间,改变了纪录片的线性叙事方式,同时改变了纪录片的观看模式,让观众成为观影视角的自主控制者和参与者,提高了观众的主体意识。“纪实美学精神”是本文的“落幅”,在今天的技术浪潮之下,纪录片领域并未出现过分的“技术至上”现象,纪录片人要进一步发扬扎实、严谨、虔诚、谦卑、独立的“纪实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