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证明了资本主义不可能避免周期性经济危机,而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开辟了克服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兴起预示着世界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全球金融危机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更需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实现不同文明类型、不同政治制度、发展模式的重新磨合。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周期性激化的结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它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将不可避免,并且资本主义在其自身范围内是无法克服危机的.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即“大萧条”发生后,财政政策应实际需要走上历史舞台,并成为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从美国的财政政策实践来看,财政政策对经济危机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信用资本主义与周期性金融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用经济进入它的高级阶段,资本的扩张有了更多有利条件,它的横向扩张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纵向延伸创造了一个巨大的虚拟经济体.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伴随周期性生产过剩的是更大程度上的信用过剩;伴随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的是更大程度上的金融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这种转型,为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从一九七三年年底开始,资本主义世界又爆发另一次新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已经持续一年多了,至今还在继续着。它同资本主义历次发生的经济危机一样,表现为生产下降,经济活动停滞,国内外市场萎缩,商品库存量剧增,工矿企业开工率下降,股票行市暴跌,工厂、商店、银行大批破产倒闭,失业人数大量增加等。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是: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同通货膨胀的恶性发展和金融货币危机交织在一起,多种病症同时并发,因此,危机更加严重、深刻。现就当前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危机及其与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用贸易战、金融战等恶性竞争手段,对有限世界市场进行争夺以应对危机,最终演变为集团之间的对抗,成为世界大战的序曲。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发生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积极合作态度应对经济危机;从朗布依埃六国会议到七国会议,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策方面进行有效协调合作,尽最大可能缓和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会不会发生经济挫折(或曰危机)?如果会发生经济“危机”,它的特点是怎样的?这是关系到我国改革成败和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大问题,值得认真研究。本文拟将概括地谈些看法。希望以此引起理论界的注意,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问题给予透彻地研究。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不会发生经济危机的旧观念应当破除 过去我们一直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上和理论宣传中,总是把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直接联系在一起。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极端腐朽的典型特征,是资本主义必定要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既然如此,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时期,但一进入七十年代就开始出现了教育危机。现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家都在惊呼教育危机有增无减。教育危机的出现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变化有关。自从1973年起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以来,  相似文献   

8.
经济危机作为市场经济固有的经济现象,在当今世界主要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危机两种特殊形式存在。通过分析这两种经济危机形式之间的异同点,得出经济危机在两种社会制度下不同的历史命运,对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政治、信仰危机的深渊,资本主义的吸引力日益削弱;而这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却取得了辉煌成绩,创造了"孤岛繁荣"的奇迹,社会主义的魅力迅速彰显;在危机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华经济掠夺,日本则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  相似文献   

10.
一 1936年法国人民阵线的历史前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迄今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的经济危机中最严重、破坏性最大的一次。随着这次危机而来的是一种新的反动浪潮——法西斯主义化的浪潮。因为这次危机是在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基础上发生的,这正是造成这次经济危机特别严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危机的巨大破坏性又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的总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和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是世界整体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促使新世纪经济、政治秩序的建立,加速了贸易、世界分工、发展,推动了世界政治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在正面临西方资本主义早期曾经历的诚信危机,探讨西方诚信思想的特征,借鉴其长处对中国现代诚信的构建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西方各个时期诚信思想的特征,展现了西方是如何解决曾经面临的诚信危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对大工业导致的“世界历史”做了大致的描述,对落后的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体系作了现实性、预测性的论断,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与“世界历史”的交织作用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可调整空问的增大、一定时期内的旺盛生命力,以及社会主义被演变为资本主义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4.
由华尔街金融风暴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根源于资本的增殖逻辑,资本逻辑的泛化必将造成资本主义的全面危机,资本增殖逻辑的展开过程与西方现代性的进程是同步的,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实质上也是西方现代性的危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方向,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有着适合中国自身的现代性模式,克服了西方现代性弊端,以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为基础,反映中国现代化性质与特征的现代性。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只要我们能始终不渝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能创建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模式,从而就能避免西方式的金融危机在我国重演。  相似文献   

15.
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矛盾以及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经济危机、合理性危机、合法化危机和动因危机。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现实,政府应树立危机意识,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的欧债主权债务危机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著作———《资本论》中的经济危机原理,其爆发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恶果。在此分析基础上,本文针对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认识经济周期性波动、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平衡以及推动产业升级等一系列借鉴成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现代世界体系、全球化和当代国际政治发展演变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经济和政治的客观发展,决定了全球化只是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漫长的西方殖民化或西方化的终结而产生的一个新阶段。简而言之,全球化是世界历史(或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发展的新阶段。文章还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透视全球化对当代国际关系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全世界影响巨大,华侨主要聚居地区东南亚也深受其害。由于深受所在国经济环境的影响,东南亚华侨经济本身存在着经营分散、产业落后的弱点。东南亚各国早已成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在国际贸易中,只能被动地接受帝国主义的裹挟,因而经常牺牲华侨的利益,以维系其统治。在经济危机波及东南亚地区时,东南亚各国政府相继出台了排华的经济、移民政策。华侨经济深受其害。尽管国民党政府对华侨投资极为重视,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若干地方政府对华侨投资也采取了积极鼓励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华侨投资国内,也受到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1928年以后,由于官僚资本的垄断扩张,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压缩了其发展空间,并在客观上对华侨资本产生了排挤、制约的严重后果。为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华侨转变其经营方式,在生产经营上开源节流,在资本经营上越来越多地采取资本联合,并通过侨汇转移财产、直接投资国内等措施,力图减少损失。但因诸多因素的影响,最终未能摆脱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9.
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不仅引发了全球经济衰退,也导致全球国际入境旅游增长大幅度下滑,世界旅游经济主要指标下降为负增长,使整个世界旅游发展进入了新世纪以来的"底谷"期。展望2010年及未来发展走势,随着全球经济逐步走出衰退"阴影"笼罩而进入复苏增长期,以及部分重大国际活动的带动,将使世界旅游发展逐步走出"底谷"期,步入恢复性增长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