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7 毫秒
1.
文章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节点进行了拟静力分析,对比框架梁柱普通节点与在节点周围楼板设角缝的情况下梁、柱钢筋应力随节点侧移值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合理设置节点对结构整体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中,现浇混凝土楼板(盖)出现裂缝的现象较为普遍,已成为商品房质量纠纷、投诉的热点。该文着重从设计和施工方面探讨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35m大跨度梁,分别按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梁和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3种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并对梁的承载力、挠度、裂缝、梁高及用钢量等技术指标加以比较,从而得到最为经济适用的设计方案。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能够充分发挥混凝土翼板的受压性能优势和钢的受拉性能优势,承载力高,刚度大,自重轻,梁高减小,使用空间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弹性方法计算超长混凝土框架的温差收缩应力需考虑徐变、开裂等因素造成的应力松弛。工程通过折减构件刚度和折减综合温差来考虑温度应力松弛。文章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得出,当梁与柱的刚度折减系数相等时,采用折减综合温差代替折减构件刚度较为方便;当梁、柱刚度不同时,宜采用刚度折减法。  相似文献   

5.
商品混凝土现浇楼板由于设计、施工环节的疏忽,易产生裂缝。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商品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窦智  刘婧 《大观周刊》2012,(8):129-129
本文通过对楼板裂缝发生部位分析以及楼板裂缝对建筑结构造成的影响入手,针对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改善养护工艺、规范施工操作规程、控制温度梯度变化等方面探讨了裂缝控制措施,最后介绍了裂缝的处理方法,以解决好裂缝问题,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外包钢加固柱的特点,运用修正的Kent-Scott-Park模型得到加固后约束混凝土的本构模型,在SAP2000中通过截面分析实现加固后柱塑性铰的自定义,进而对底层柱外包钢加固后的整体结构分别进行静力和动力弹塑性分析,通过比较罕遇地震下整体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性能点信息;结果表明,底层外包钢加固对局部楼层变形影响较大,对整体结构延性影响不大,同时,也要求在加固设计中避免过度加固造成薄弱层上移,需要整体分析结构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赵克强 《大观周刊》2011,(38):206-206
对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的裂缝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结构新技术,近年来在我国获得了广泛应用。文章结合工程实践,对BDF管定位及抗浮设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关键施工工艺及其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闭口型压型钢板与开口型的板型不同,二者在受力变形时存在一定差异。为了研究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刚度,采用7块闭口型压型钢板一混凝土组合楼板进行载荷试验,并加入4块开口型组合板作为对照。文章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得到了端部栓钉、钢板厚度、剪跨比、混凝土板厚影响闭口型组合板刚度的影响规律,并比较在相同影响因素下开口型与闭口型组合板受载刚度变化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框架梁是集合了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结构的特点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该文对预应力型钢混凝土转换梁结构在应用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分析探讨了转换层大梁裂缝产生的机理,提出了对该类结构形式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梁偏心对方钢管混凝土柱一钢梁连接的内隔板式节点的抗震性能的影响,文章用Ansys建立该节点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梁相对于柱的不同位置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所得的滞回曲线进行对比,得出梁偏心对该节点影响的大小,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汶川特大地震的震害实例,对框架结构的震害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造成框架结构破坏的原因,阐述了框架结构震害的启示。对抗震设计框架结构提出相关建议:房屋建筑设计要更好实现“强柱弱梁”机制;薄弱层设计要加强;楼梯要做严格的抗震设计;条件许可,可采用隔震技术。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极限承载力荷载试验对既有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承载力的检测进行分析,以便对该路拆桥所得的旧板梁的承载力进行科学评价,为其二次再利用提供重要决策依据。从试验对象的选择、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的分析等方面,均给出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某47m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张拉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分析,得到了预应力钢筋的伸长值、梁的跨中挠度、控制截面的应力以及预应力总损失等结果,与理论值做对比,提出竖向构件侧向刚度对预应力总损失的影响,希望对今后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和施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巨型框架结构进行地震反应的线性和非线性时程分析,比较空腹式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与实腹式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的抗震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在结构截面尺寸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空腹式结构较实腹式结构地震反应小,但在罕遇地震下空腹式地震主框架柱先于实腹式主框架柱出现塑性铰,设计时应该对空腹式底层柱再采用进一步的抗震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层建筑在城市中不断地增加,作为高层建筑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剪力墙结构和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墙肢与框架柱的梁称为连梁。连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特点。一般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轨道交通高架桥中双柱式盖梁的计算均参照现行规范,然而有些规定并不适用于轨道交通桥梁。文章依托某轨道交通高架桥中的双柱式盖梁,建立盖梁的双悬臂刚架模型和简化外伸梁模型,对比两种计算模式的差异,并得到盖梁与柱的线刚度比对盖梁内力的影响,为同类盖梁的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碳纤维板(CFL)加固钢筋混凝土(RC)梁的四点弯曲实验,研究了CFL的长度、厚度、端部粘贴角和胶层厚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并考虑了实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FL加固后的RC梁的承载力和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加CFL的长度和厚度以及胶层厚度、减小CFL端部的粘贴角度均能有效地提高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20.
马红军 《大观周刊》2012,(35):115-115,137
当前国内的公路桥梁发展迅猛,涌出跨经大、形式多样、结构复杂的连续桥梁,带动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的发展,本文对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工艺以及质量进行论述,供行业人士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