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IEC61850是新一代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国际标准,它规范了数据的命名、数据的定义、设备行为、设备的自描述特征和通用配置语言。同传统的IEC60870-5-103标准相比,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通信规约,而是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标准,它指导了变电站自动化的设计、开发、工程、维护等各个领域。该标准通过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对象统一建模,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和独立于网络结构的抽象通信服务借口,增强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可以在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实现无缝连接。智能化一次设备和数字式变电站要求变电站自动化采用IEC61850标准。IEC61850是至今为止最为完善的变电站自动化标准,它不仅规范保护测控装置的模型和通信接口,而且还定义了数字式CT、PT、智能开关等一次设备的模型和通信接口。采用IEC61850国际标准可以大大提高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水平、提高变电站自动化安全稳定运行水平,节约开发验收维护的人力物力,实现完全的互操作。本文结合工程现场实例探讨IEC61850在工程中的基本应用。  相似文献   

2.
自从IEC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逐渐投入使用,现如今中国的智能电网工作开始蓬勃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在自动化领域方面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但非电气参数的监测手段仍处发展中阶段甚至出现了一种监控"孤岛"现象。我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正在研究的新型系统"智能变电站安全预警系统"就是为了解决此问题。该系统通过强大的数据库和计算机处理技术,能够将电力系统目前需要监测的各种设备参数通过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进行显示和处理,并可随时进行WEB浏览和数据共享,为电力系统状态检修提供一个可靠的数据监测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3.
介绍数字化变电站建设如何解决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IEC61850标准等问题,实现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提高变电站运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基于IEC61850通信规范基础的数字化变电站,可以实现二次设备之间互操作及信息共享,并实现一次设备智能化及二次设备网络化。在尼泊尔工程110KV数字化变电站工程实践中,监控系统实现了GOOSE网络体系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变电站网络化。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其核心技术是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和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当前电力系统中,对变电站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方便变电站中各种智能电子设备的管理以及设备间的互联,就迫切的需要一种规范、通用、可靠的通信方式来实现。于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制订了基于通用网络通信平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国际标准IEC61850。本文首先阐述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统一的通信标准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内外现有变电站通信标准以及推广应用现状;通过工程实例的验证,得到了两种方案下的优势、劣势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为IEC61850的实施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研究IEC61850协议的基础上介绍了IEC61850的通信体系及特点,并阐述了作者对IEC61850标准的认知和与目前变电站系统进行比较,综合介绍了本标准应用于数字变电站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使对IEC61850有更深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变电站装置是一个功能强大任务繁多的复杂系统,因而对软件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算法上,IEC 61850为建模标准,目前保护算法多种多样所以要对各种算法公式进行筛选,剔除掉公式错误,找出最适合数字化变电系统的算法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IEC61850标准和数字化变电站的电能计量系统的结构组成,随着IEC61850标准在变电站中推广应用,作为变电站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能计量系统也需要设备信息数据的数字化、通信网络的标准化,以适应数字化变电站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电子行业的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工商界的许多领域都正在进行数字化革新。可以预计,随着技术的发展,每套设备、每个插座和开关甚至每盏白炽灯都将具有设置、监测以及控制功能。为了管理众多器件并且使这些器件互相通信,需要一种新型的通信模式。这种通信模式以变电站IEC61850通信网络和系统作为标准。随着IEC61850标准的不断推广,变电站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基于IEC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逐渐得到应用。本文阐述了IEC61850的内容和特点,分析了数字化变电站的结构,并指出数字化变电站建设是变电站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IEC61850通信标准,通过对温湿度控制系统统一建模,使其形成一个规范的输出,实现变电站温湿度监控系统的协议转换问题。该标准的监控系统极大地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PKI技术中互操作问题的研究现况,从PKI互操作性与PKI互操作能力的关系入手分析互操作问题,提出一种互操作性评估模型.通过对参与互操作的PKI应用和PKI服务进行互操作能力评估的方法,来提高PKI系统互操作性,解决应用互操作问题.该模型为现有的PKI系统指出了互操作能力改进的方向,有利于建设具有全面互操作能力的PKI系统.  相似文献   

12.
关于元数据互操作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朱超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28(6):644-647,655
随着元数据格式逐渐增多,各种元数据之间互操作问题日益突出。本文试从语义互操作、语法互操作和结构互操作及应用协议4个角度讨论元数据现有的主要互操作模式,并对每种解决思路作出比较评价。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IEC61850标准和PQDIF文件在变电站电能质量数据传输上的应用,比较了两者在应用上的侧重点,为变电站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建设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笔者对IEC61850各部分的组成与功能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且对IEC61850的有关特征与局限性作出了细致分析。同时阐述有关数字化变电站的概念及数字化变电站的优势。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基于IEC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的有关方案,以有利于电网建设和促进科技发展为目的,对我国目前IEC61850数字化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ISO/IEC 17799在校园网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校园网信息安全管理现状出发,明确指出了目前校园网所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并在深入分析了校园网安全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国际标准ISO/IEC17799的在校园网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从人员、物理与环境、访问控制以及政策与规章制度四个方面给出了解决校园网安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音视频设备和信息技术设备之间的界限及差异愈来愈模糊,新的音视频、信息与通讯设备的安全标准IEC 62368-1于2010年1月10日应运而生,该标准引入了防止潜在危险的安全工程(简称HBSE)的全新理念,并提出了能量危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等级,IEC62368的制定和发展为我国国标GB 4943和GB 8898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认证企业及厂商需与相关部门一起做好标准的过渡及试验、认证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及所属部分电力公司已经开展了数字化变电站的试点建设,已有多个数字化变电站投运或部分间隔挂网运行.因目前我国对数字化变电站尚无统一的建设标准,各地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方案不尽相同.其差异集中体现在采用了不同原理的电子式互感器、过程层二次设备采用IEC60044-8FT3或IEC61850-9-1或IEC61850-9-2规约、站控层组网的不同拓扑结构、GOOSE技术应用等方面.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试从数字化变电站概念、特点及优势、方案类比等方面进行阐述,介绍数字化变电站设备发展情况,并提出建设数字化变电站应重点考虑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研究IEC61850标准下GOOSE报文的采集、转换和传输的相关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报文发送方式.GOOSE网络报文依据优先级高低依次发送,在硬件方面采用一种基于FPGA+ARM的系统架构,成功解决发送端GOOSE报文发送具有延迟和传输不确定的问题,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性能稳定,实现GOOSE网络数据的实时传输.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是应用IEC61850进行建模以及通信的现代化技术,它采用新型互感器,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解决了低压侧开路引起的过电压等问题。同时,数字化变电站采用程序化控制,减少人为误操作。目前国内外都在进行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相关研究,并进行了实际应用,未来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将全面取代传统的变电站技术,数字化变电站建设是变电站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软件过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国保  苏秦 《科研管理》2005,26(3):31-37
国际通用的软件过程标准有ISO9000、ISO/IEC12207、CMM、CLEANROOM、ISO/IEC15504、NASA—SEL和BOOTSTRAP等,每种标准都有一定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其中CMM尤为广大软件企业推崇。本文以CMM为基础,比较研究了CMM与其它软件过程标准的关系。研究表明:CMM与ISO9000、CLEANROOM、ISO/IEC15504、NASA—SEL和BOOTSTRAP存在直接的紧密关系;ISO/IEC12207与ISO9000和ISO/IEC15504关系密切,并通过二者与CMM间接相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