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胶东地区是全真教的发源地,蕴含着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本文从旅游的视角对胶东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了分类,针对道教文化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提出了注重开发道教思想、增强道教文化地方特色、开发道教养生旅游、设计以道教为主题的旅游线路等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2.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其道教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本文对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如下设想:"修旧如旧",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齐头并进;大力推广武当功夫品牌,促进武当山道教文化产业的发展;另辟新径,加大对武当道教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丰富旅游项目,将观光与休闲度假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武夷山是道教名山,道教文化资源丰富。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武夷山应充分利用道教文化的旅游价值,开发道教旅游产品,一方面可以丰富武夷山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扩大游客对武夷山文化遗产的认识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道教伦理道德的社会教育价值,在旅游过程中强化对游客的环保教育和道德教育,深化旅游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西安市楼观台景区为例,探讨将中国道教文化资源融入到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当中,提出打造具有道教文化特色的“天宫”景区、推动陕西“道教文化旅游”的进程,挖掘陕西旅游资源的潜力,树立道教文化资源新理念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华阴市旅游资源进行分类;采用项目和评价因子量化评价与“三大价值”评价体系相结合的方式对华阴市旅游资源进行了客观、科学的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华阴市以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秀丽奇特的自然景观为特色,优良级旅游资源突出,在观赏、历史文化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价值.整合华阴市旅游资源,突出以道教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以华山为龙头,整合周边地区旅游资源,打造大华山旅游格局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宗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宗教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日益密切,是极具吸引力的文化旅游资源。文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宗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并以石竹山道教文化资源作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石竹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较好。鉴于此,为促进石竹山道教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名山,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五A级旅游区。如何进一步挖掘和开发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对于推动青城山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对青城山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开发利用中尚存的问题,并结合青城山灾后重建,提出一些深度开发利用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三清山是道教名山,被誉为"江南第一仙峰"、"世上无双福地".文章采用RMP分析方法,从资源、市场、产品三方面对三清山道教文化旅游进行实证考察.在发掘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方面的优势和对市场具体的分析的基础上,对三清山的道教文化如何转化为旅游产品以及如何选取市场等方面内容进行探究,提出三清山道教文化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对策,实现三清山道教文化旅游的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9.
武当山在明代时被誉为"道教第一圣山",它山势灵秀、道教文化纯正,道教建筑群规模恢弘、保存完整,自古就是世人朝圣旅游胜地。然而近几年的旅游开发中,武当山旅游无论在品牌名气上还是在景区建设上都落后于少林、峨眉,究其原因主要是旅游品牌的精准定位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经过多番调查,笔者认为武当山旅游开发应当以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主体,扬长避短,重点凸显道教养生文化,集中力量打造道教文化集散地和正宗展示窗口,重振"道教第一圣山"威名。  相似文献   

10.
试析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教是我国特有的民族宗教。道教文化与旅游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道教文化旅游资源遍布于大江南北 ,星罗棋布于名山大川之间 ,开发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在当代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皖北淮河流域是我国道家文化的发源地,丰厚的道家文化历史资源、流行广泛的民间艺术以及自觉的民俗活动共同诠释了本区域道家文化在我国道家文化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道家文化资源和道家文化精神在本区域文化旅游中如果得到合理开发,将有利于构建生态、休闲旅游模式,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整合与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旅游品质,改变皖北旅游业的冷现状。  相似文献   

12.
武术内家拳是中国武术与道教文化体系结合的产物。其技法的原则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从道教文化的角度去审视武术内家拳,进而客观地认识它,充分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13.
流传于福建全境的何氏九仙信仰是以道教九仙文化为基础,综合各地的九仙传说衍化而成的一种民间信仰形式。其文化构成芜杂,但其核心是道教的仙人神话,秉承了道教文化的羽化登仙的思想,祈梦是何氏九仙信仰最具特征的内涵,其盲人形态正是祈梦文化的一种外化形式。传入福建后,烙上闽越巫觋文化特征,以功利为指归,融合了儒释道的思想,成为三教并祀的民间信仰。  相似文献   

14.
现代历史的特殊性与林语堂本人思想情感、文化心理、个性气质等的复杂性,使他不但复归传统与道家文化,而且选择道家文化为其文化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傩、道两者之间互融互补。由于地域与民俗文化的独特性,道教之于傩的影响必然受其制约与再塑造,形成拥有其自身特色的本民族、本地域宗教文化,形成傩文化与道文化传承发展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于道家文化,许多中国现代作家采取的是忽略、否定、批判和贬斥的态度,林语堂可能是少有的例外。他纵其一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讨和翻译道家经典,在其著述中随处可见道家语句,他对道家有着强烈的崇拜之情。林语堂深受道家文化精神的熏染,这包括归于自然和天地大道、柔弱的女性美学、保守主义的价值取向、浪漫优雅的文体风格等方面。当然,林语堂对于道家文化并非一味肯定,而是进行了辩证的理解和现代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经是记录道教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以文字形式留存于世的道经,在客观上为我们保存了珍贵的语言材料。我们以魏晋南北朝时期道经中四个词语为例,对其词汇意义及文化内涵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8.
道家文化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影响深远,其合理的成分对现代成人教育尤有启迪。成人应该通过教育活动获取人生智慧,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成人教育应正确认识自身文化的语境,正视文化传统的代际传承性和历史延续性,理性地借鉴道家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道家文化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影响深远,其合理的成份对现代成人教育尤有启迪。成人应该通过教育活动获取人生智慧,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成人教育应正确认识自身文化的语境,正视文化传统的代际传承性和历史延续性,理性地借鉴道家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武当文化专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武当文化的内涵与渊源、历史与人物、文学与艺术及武当地质四个方面 ,而对武当道教思想、道教音乐、武当考古与文物等方面研究的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