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对371名中医院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旨在探讨中医院校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医院校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呈中等水平,在学校归属感总分和情感—精神归属感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身份归属感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学校归属感总分及各维度均与学校环境、师资教学和学生管理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这三个因素对学校归属感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学校环境预测力最大.  相似文献   

2.
学校归属感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质量的反映,积极的学校归属感将引导大学生拥有健康向上的学校生活.在学校归属感的形成过程中,有些因素可以提高学校归属感的水平,有些因素则会阻碍学校归属感水平的提高.高等院校的多校区办学模式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管理体制改革并力推动下形成的,这种办学模式在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塑造过程中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通过"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网络调查平台,对我国48所高校、共计59372名大学生进行了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学校归属感产生直接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学校归属感不产生直接影响;院校声誉对学生学校归属感产生正向影响。为此,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构建和谐校园;加大校园支持力度,提高学生满意度;增加学生社会实践机会,培养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4.
学校归属感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质量的反映,积极的学校归属感将引导大学生拥有健康向上的学校生活。在学校归属感的形成过程中,有些因素可以提高学校归属感的水平,有些因素则会阻碍学校归属感水平的提高。高等院校的多校区办学模式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管理体制改革并力推动下形成的,这种办学模式在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塑造过程中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李维  史秋衡 《教育科学》2021,37(4):82-89
探索学校归属感对师范专业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提升师范专业大学生专业准备的程度.采用学校归属感量表、学习投入量表以及专业承诺量表对310名师范专业大学生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否考虑专业承诺,学校归属感对师范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均有较强的直接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正向的;在学校归属感影响师范专业大学生学习投入的过程中,专业承诺能够充当部分中介作用.针对此,学校应重视帮助师范专业大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特点以及未来工作的价值,在课程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和发挥空间,构建短期与长期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这些管理措施来提升师范专业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以及专业承诺水平,进而提升师范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让学生在一个认同的、有归属感的学校生活和学习,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各种因素进行探究,以便找到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学生的困惑。环境、成长、规范、关系和情感因素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程度较大,是组成学校归属感的主要因素。学生的家庭背景、经历等会影响学生对学校归属感的强度。一般来讲女生的学校归属感比男生的要强。担任学生干部或参加社团活动都会增强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因此,学校要开展一些针对性活动,教师要多关怀和帮助学生,多利用网络途径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从而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7.
学校归属感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研究者通过对其定义、问题及原因等进行了大量探讨.已有研究通过各种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表明学校归属感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论证严谨有力,但仍存在不足的地方,未来可以从多学科角度对学校归属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法,对随机抽取的330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学校归属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并对培养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提高其生活满意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归属感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它是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但大学生的归属感有其特定的含义.当前,应当从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着手,重视大学生归属感的培养;从学生与学校的互动关系出发,从营造氛围、班级建设、文化构建等方面,促进当前大学生归属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王涛 《华章》2011,(24)
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对中职生学校归属感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是影响职业教育质量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倾注情感关怀是构建中职生学校归属感的基础,保持课堂亲和力是构建中职生学校归属感的法宝,注重课堂激励是构建中职生学校归属感的助推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构建中职生学校归属感的杠杆.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市部分高校本科生为研究样本,对大学生学习中的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绪投入情况进行了调查,对不同性别、生源地、年级、专业学生的学习投入差异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学生对专业喜爱程度、对学校认可程度等因素与学习投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针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差异性等情况,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对学校归属感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校园归属感能够促进大学生积极健康成长,对大学自身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调查发现,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院校,A学院在校大学生在总体上有相对强的校园归属感和校园责任感,大部分学生能够把自己看成学校的一员,愿意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和责任.但校园归属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校园满意度不高影响着大学生的校园归属感,因此应加大校园软硬件设施特别是校园人文关怀建设的力度,来增强大学生的校园归属感.  相似文献   

13.
网络成瘾对人的身心健康、社交、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影响很深,尤其对青少年影响更大.大学生网络成瘾除客观环境原因外,大学生自身特点也是不容忽略的因素.文章在分析和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内、外因的基础上,提出预防重于矫正的思路,强调具有网络成瘟倾向的大学生找到家的归属感是预防网络成癌的关键所在,并从学校,同伴群体(学生)、家庭三方面着手探讨建立高校预防系统.  相似文献   

14.
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学校的认同、依恋、寄托与卷入,是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它包括身份归属感、情感归属感和精神归属感.高校自考管理部门应围绕这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实现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学校育人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辽宁省内九所高职院校28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运用Spssl 6.0 forwindows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考察了高职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加强高职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建议:加强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给学生更多的精神关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习环境和教学条件建设,以人为本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及学生自身认同集体等。  相似文献   

16.
受到大学生自身因素和学校外在条件的影响,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培养出现困境。在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路径选择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是落脚点,提升学生幸福感、获得感是起始点,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是中介点,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力是着力点。四点协同发力,真正培养出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伟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目前学者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多从学校适应概念、测量指标、测量工具、影响因素等角度着手。对于大学生学校适应影响因素的研究由单因素向多因素发展,由外部因素向内部因素再向内外部因素交互作用发展。但相关研究也存在学校适应的概念、指标和测量工具未统一、影响因素研究视角缺乏综合性、研究对象过于笼统等不足。因此,今后的研究可从继续加强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从综合角度出发全面系统研究影响因素、将研究对象细分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大学生归属感构建的角度出发,分析高校奖惩管理对大学生归属感形成的影响,并就如何推进高校奖惩管理来促进大学生归属感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形式对4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社团参与对学校归属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人际关系困扰对学校归属感有负向预测作用;社团参与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校归属感之间起中介作用,人际关系困扰在社团参与和学校归属感之间起中介作用;社团参与、人际关系困扰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校归属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是指大学生能够并愿意把自己看成所在大学的一员,对自己所在大学表现出认同、喜欢、依恋,愿意在该学校学习、生活,并希望自己能被学校及老师同学接纳的一种心理感受。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发展都会发挥重大作用。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形成主要与学校知名度及学校环境、学校的教学及管理和学生在校的人际关系有关。因此,高校要提高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就应改善学生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着力完善教学设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谐学校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