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5 毫秒
1.
成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要理清中国共产党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逻辑进路,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回答三个问题:一是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的历史逻辑;二是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政策的理论逻辑;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的实践逻辑.新时代办好职业教育,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通过探寻其中的逻辑进路,可以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的项目化改革的实践,体现了项目化课程改革对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作用,以工作任务为逻辑起点的项目教学,经过实践,也适用于专业基础课,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学教育》2015,(5):5-10
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不仅需要在思想层面上澄清改革的理念性问题,绘制改革蓝图,还需要在行动层面上明确改革的操作性问题,实现改革蓝图。在现实的教育改革中,教育专家充当"思想者"来绘制改革蓝图,遵从的是"理论逻辑";而学校教师则扮演"行动者"来实现蓝图,遵从的是"实践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当前教育改革遭遇困境不是因为"思想者"绘制的蓝图不完美,也不是因为"行动者"的执行能力欠缺,而是犯了以"理论逻辑"代替"实践逻辑"的错误,"思"与"行"断裂,忽视了教育实践的自在逻辑。  相似文献   

4.
实践导向课程是职业教育的主流,针对目前实践导向课程存在的缺陷,提出添加"学科梳理"模块,构建"实践导向主体+学科梳理"的课程新结构,形成实践逻辑和学科逻辑共生的课程逻辑,为课程改革推进清除障碍。  相似文献   

5.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前沿性、世界性、历史性难题,是“破”与“立”的辩证关系体。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在历史、理论、实践、技术逻辑的系统交织中理性推进,是厚植教育评价功能和目的认知的迭代演进,承载以人为本和教育公平理论的评价自觉,合乎教育实践和评价实践需要的共同构筑,以及立足思维变革与智慧运行前沿的技术重塑。基于历史、理论、实践、技术四重逻辑管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理性逻辑,对于理解和促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学习力、利用力及创新力是人的核心素养部分,也是逻辑素质核心组成部分,这些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较好得到提高.我国逻辑素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的起步与普及远落后于世界上部分国家,潜心在初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寻找提升逻辑能力教育的落脚点,并进行化学教育教学实践改革尝试,显得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教育实践逻辑受到惯习、意图、时间、场域的限制,新课程改革只有关注到教师实践逻辑的层面,才能在深入检讨中逐步克服遇到的困难.惯习是教师在历史文化浸染中接受的教育观念,意图代表着教师自觉的教育价值追求,时间制约着教师的教育现念和教育行为,与作为教师实践空间限制的场域,共同影响着教师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8.
戴宁淑 《天中学刊》2012,27(2):125-127
传统的逻辑教学以及"吸收"、"取代"之争对逻辑教学内容的改革都是一元化的,它们都未能改善大学逻辑教学的处境。在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背景下,改革实践使得高校逻辑教学呈现分层次、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探析这一趋势的形成与表现,有助于逻辑教学改革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探索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化,对改革的健康发展及有序推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鼓励以及现实层面改革试点的实践,都为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奠定了基础.但是基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发现改革面临规制性层面法律制度的缺失与模糊、规范性层面配套标准的滞后与不足、文化—认知性层面价值追求的离散与冲突等制度化困境,究其根源在于"单一所有制办学"制度逻辑与"混合所有制办学"制度逻辑的冲突与博弈.因此,推动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走向制度化,首先要通过规制性、规范性以及文化—认知性制度要素的重构来突破制度环境的制约,然后建构新兴制度逻辑的"合法性",实现制度逻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高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最本质特征、最鲜明特色,是制度逻辑、政治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要围绕党管办学方向、党管改革发展、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等原则,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各领域各环节,着力完善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要以党的全面领导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