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越飞越高     
我国探月计划“嫦娥工程”已经启动。3~5年内,我国将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并实现在月球软着陆。中国探月计划将分三步走,可以用“绕、落、回”三个字概括。“绕”指的是在2007年之前发射一颗重约2吨的月球卫星,绕月工作一年。获取一些科学数据,包括拍摄月球表面的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的资源含量和分布,探测月球表面土壤厚度以及监测地月空环境。“落”是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就广泛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我国实现人造卫星上天、载人太空飞行之后,又把探测月球的任务提上日程,正式启动了“嫦娥工程”。我国实施的“嫦娥工程”,还只是无人探测月球计划,至于载人登月将是下一步的事情。“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绕”,是指发射月球卫星,绕月探测;第二阶段“落”,是指发射月球车在月面软着陆探测;第三阶段“回”,是指发射探测器到月球上考察后采样,返回地球。“嫦娥”探月正是为“嫦娥”登月开辟道路。探月和登月,是航天技术的一个里程碑。正因为如此,美我国选用长征三号甲…  相似文献   

3.
月亮,这个宇宙中离地球最近的天然星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本世纪,“嫦娥”故乡中国加快探索月球的步伐,我国“嫦娥奔月”工程“绕”“落”“回”三阶段目标的实施时间表已确定,在这份时间表中,第一期绕月工程将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第二期工程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使其降落在月球上并进行探测和自动观察,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与物理参数;第三期工程目标是研制和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月表采样器、机器人操作机械臂等,采集关键性样品返回地球,对着陆区进行考察,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选址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2月探月工程启动以来,工程的每一步进展都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全国人民翘首企盼中国首次探月成功。距离地球38万千米的月球蕴藏有丰富的资源,也是人类探测深层太空的前哨和中间站。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对月球的探测作为航天领域的一个重要工程。我国的探月工程名为“嫦娥计划”,分为“绕、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分“绕、落、回”三步走,即发射首颗探月卫星,围绕月球进行探测;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展开巡视探测;采回月壤样品。2007年,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迈出了探月计划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资讯     
"嫦娥一号"奔月先绕地五圈发射时间年内确定(本刊讯)“嫦娥一号”卫星将在发射升空后先围着地球转5圈,然后才飞向月球。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7月26日在“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公众开放日活动中称,我国绕月探测计划目前进展顺利,“嫦娥一号”的具体发射时间将于年底前确定。栾恩杰介绍说,“嫦娥一号”卫星在发射升空后要先围绕地球用5天的时间转5圈,第一个阶段是绕3圈,每圈16小时,第二阶段是用24小时绕一圈,第3个阶段是用48小时绕一圈,这是因为“嫦娥一号”需要三次加力才能离开绕地轨道。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成立(本刊讯)近…  相似文献   

7.
国家航天局宣布,我国今年将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嫦娥工程”.据介绍,“嫦娥工程”分为“环绕、降落、返回”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将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环月飞行,进行遥感探测;第二阶段,探测器将在月球“软着陆”;第三阶段,将超越神话中的嫦娥,不仅上得去,还要顺利返回.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火箭总指挥龙乐豪院士曾表示,中国已具备探月基本条件,使用长三甲火箭作为运载工具,将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稍作改进,一旦立项,我国有望在三年内发射探月卫星,完成第一阶段目标我国探月卫星有望三年内发射!本刊资料室  相似文献   

8.
据国家航天局发布的消息,从2004年起,我国将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环绕、降落、返回”三个阶段实施。这三个阶段是:①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环月飞行,进行遥感探测;②探测器在月球“软着路”;③完成预定任务后,顺利返回。  相似文献   

9.
《物理教学探讨》2008,26(1):F0003-F0003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嫦娥一号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嫦娥一号工作寿命1年,计划绕月飞行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国家、地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期工程的目标是发射围绕月球飞行的卫星,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的环境;第二期工程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月球;第三期工程实现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  相似文献   

11.
科教大观     
《神州学人》2003,(10):32-33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进展顺利技术攻关有重大突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8月3日透露,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进展顺利,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经过精密的计算和论证,目前已经基本确定了月球探测卫星的运行轨道,解决了卫星运行途中的控制问题及卫星本身的电源、结构、温度控制等系统的相关技术问题。此外,在月球表面进行探测的紫外线敏感器也已经设计完成,同时月球探测卫星双自由度定向天线的样机也已经完成了研制。试验表明,该天线能够满足卫星测控及数据传输的全部要求。据专家介绍,中国的探月工程虽然起步…  相似文献   

12.
新华网上海电:我国自行研制的月面巡视探测器,近日在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亮相,月面巡视探测器通常被称为“月球车”,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实现第二步“落”的重要部件.国防科丁委昨天发布消息,承担探月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目前已经投入生产,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科研人员对长征三号甲火箭进行了多项可靠性的设计工作,以提高其运载可靠性.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已经开始初样研制,“嫦娥探月”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嫦娥一号”卫星在今年发射探月,2012年我国的月球探测器将登陆月球表面.随之携带的“月球年”机器人也将开始探索之旅.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奖励》2006,(7):76-76
“嫦娥一号”卫星将在发射升空后先围着地球转5圈,然后才飞向月球。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7月26日在“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公众开放日活动中称.我国绕月探测计划目前进展顺利.“嫦娥一号”的具体发射时间将于年底前确定。  相似文献   

14.
科教大观     
《神州学人》2003,(9):32-33
中国探月技术攻关获重大进展“嫦娥”加速奔月中国月球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日前透露,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1号工程的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进展,工作进度表已经编制完成,一切工作正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但“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究竟何时能上天奔月,欧阳院士表示现在还难以确定。 (据《光明日报》)中国已攻克“东方红四号”卫星研制所有关键技术7月2日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消息:代表中国空间技术最新水平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东方红四号”研制工程进展顺利,卫星所有关键技术均已攻克,并在整星工程阶段得到验…  相似文献   

15.
刘宝团  郝萍 《新高考》2008,(5):37-39
焦点一:嫦娥绕月 背景材料:2007年lO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11月26日,“嫦娥一号”传回第一幅月图,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它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6.
1.图中参加活动的同学有32名,另外,因为你也被邀请参加了呀,所以正确的回答人数应该是33人。2.我国的绕月探测工程将实现这5项工程目标:研制和发射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掌握绕月探测基本技术;首次开展月球科学探测;初步构建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二OO六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我国的登月计划也逐渐浮出水面。航天专家欧阳自远预测,在未来15年至20年内,中国将会有在月球建设基地的打算。探月阶段根据中国已经确定的探月工程的计划,整个探月工程分三个阶段,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2007年4月“嫦娥一号”顺利升空以后,2009年至2015年,中国将进入嫦娥二期工程,届时将进行两到三次的软着陆巡勘察,为建立月球基地收集基本数据资料。2017年“嫦娥工程三期”将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器采集月嚷和岩石的样本,并塔乘返…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亲自批准了中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绕月探测工程(也称"嫦娥工程")项目的立项.2004年2月25日,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对外宣布正式启动绕月探测工程.随即,国家成立了有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财政部、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参加的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并正式任命了工程的总指挥、总设计师和首席科学家,即经常在新闻媒体所报道的"嫦娥工程三巨头".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1月,中国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在短期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由此,我国月球探测计划开始“浮出水面”。在制定计划时,航天专家普遍达成共识:虽然我们起步较晚,但我国的  相似文献   

20.
写作任务:2003年3月,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中国将正式启动月球探测计划,与此同时,航天局向全国征集“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这次标志征集收到了102649-作品,设计者中年龄最大的70岁,年龄最小的12岁。根据组委会要求,每一份作品都有400字左右的设计说明。下面这个标志就是这一千多个作品中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