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择业期间焦虑水平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调查.方法:采用自编"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310名毕业生择业期问焦虑水平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及其在性别、学历、专业、生源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择业焦虑和应对方武在学历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择业焦虑与积极应对方武成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成正相关 .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现高校毕业生出现择业焦虑的客观原因及主观原因,包括社会、家庭、学校及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心理状态问题:接着针对学生出现的择业焦虑采取了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机制,阐述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及其实施方法,分析了其实施方法对于缓解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的原理所在,说明了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机制可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的择业焦虑.帮助其正确面对择业问题.本文认为,焦虑心理在高校毕业生进行择业是不可避免的,适度的焦虑心理可使学生将压力转变为动力.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因此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各大高校都适当采取团体心理辅导机制,以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情绪,正确面对择业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些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产生焦虑、自卑、嫉妒、攻击性的心理障碍,有损于身心健康,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高校和学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一定的对策,消除毕业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顺利完成择业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高校毕业生的自尊、应对方式和择业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运用自尊量表( SE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择业效能感量表(CDMSE-SF)对河南省不同高校的178名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择业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性别、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无显著差异;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与自尊呈正相关(r=0.487,p<0.01),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364,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165,p<0.05);高校毕业生的自尊(t=0.39,p<0.01)、积极应对(t=0.44,p<0.01)可以正向预测择业效能,而消极应对(t=0.22,p<0.05)可以负向预测择业效能;自尊在应对方式与择业效能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12, P<0.01;β=-0.13,P<0.01)。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沉重的就业压力,其择业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程度不一的焦虑。因此,在高校就业指导中,有必要重视对毕业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合理情绪方法,缓解毕业生择业焦虑问题,以助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专业类别毕业生的择业焦虑差异。方法:随机抽取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自编问卷调查。结果:不同专业类别毕业生择业焦虑的表现差异不显著,但在择业焦虑问卷和焦虑源分问卷上得分差异显著。结论:不同专业类别毕业生在求职技能、职业能力、一般能力和就业环境等4个因子方面的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高职院校应届农村毕业生择业焦虑的现状、成因及对策,以SAS焦虑自评量表和自编问卷为工具,随机抽取5所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447人,调查发现:影响农村毕业生择业焦虑的主要因素是就业环境、职业预期、求职技能,其余依次为职业能力、求职资源、一般能力。据此,提出五点应对策略:加强对农村毕业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择业心理辅导、社会-家庭支持和社会实践与实习指导,以缓解农村毕业生的择业焦虑。  相似文献   

8.
笔者分析了造成当前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包括就业竞争压力、缺乏就业支持、自信心不足、对就业前景担忧等,探讨了帮助毕业生克服择业焦虑的教育对策,并对团体心理辅导帮助毕业生克服择业焦虑的心理教育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旭 《华章》2011,(20)
对山西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了解在我们的就业环境和学历水平下同学们的择业价值观以及由此引发的焦虑.方法:对山西大学200名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根据前人研究编制的自制量表调查择业价值观,焦虑用从“状态——特制量表”取出的状态焦虑量表的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同学们普遍对个人发展和晋升空间大,收入较高,符合个人兴趣比较看重,由此引发的焦虑水平普遍为中度焦虑,其次为轻度,最少的是重度.结论:山西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择业价值观与焦虑的关系不显著,大多学生处在正常焦虑水平,对就业保持必要的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误区剖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部分大学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求职过程中存在种种行为误区,导致其不能成功就业。揭示主要误区表现,探究其成因,并提出应对策略,有助于指导毕业生顺利择业、就业。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焦虑心理及调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大学生中处于弱势地位,其就业受到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容易产生择业焦虑。引起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焦虑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的就业环境和用人制度,消除择业焦虑要使大学生认清形势,客观地评价自己,掌握就业技巧,积极面对挫折,保持良好心态,主要参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择业心态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和国际通用量表SCL-90,对武汉交通职业学院2005届的专科毕业生进行有关择业心态的问卷调查,力求把握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职业理想、择业方向、择业标准、择业方式、择业情绪、择业准备和对就业形势的认识,以履在择业、就业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本课题研究者分析了产生诸多择业心理特征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产生困惑,有的甚至导致自卑、焦虑等心理障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针对这些心理障碍,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形式,帮助毕业生进行心理调适,为其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心态与就业心理指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毕业生择业心态的特点表现为:有自主择业的意识,但不善于利用择业的自主权;有竞争的渴望,但又缺乏竞争的勇气;择业观有理想化的倾向,期望值较高;在择业过程中,有明显的依赖心理,并把择业的难易、成功与否归因于客观因素;有公平竞争的意识,但对竞争机制的公平性仍有怀疑;从整体上看,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情绪稳定,但有些人情绪波动较大。因此,有关部门应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从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抽出抑郁和焦虑两个因子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另外采用自编的择业效能感问卷,以389名高校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目的是考察高校应届毕业生择业效能感与抑郁及焦虑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抑郁和焦虑水平得分在1.0029--2.8211之间.说明高校应届毕业生拥有较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被试在择业效感问卷上的得分总体情况是:5维度效能感均值在3.2632—3.6949之间,说明其拥有中等偏上的择业效能感。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抑郁和焦虑与择业效能呈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政策下得以产生,在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竞争加剧的情况下逐渐凸显其重要性。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看来,虽大多数高校设有就业指导中心及其信息网,但存在问题较多。本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与择业效能感的状况及其关系.方法:采用《毕业生就业压力问卷》和《择业效能感问卷》对沧州师范学院465名2011届专科毕业生进行测试.结果:(1)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较大;不同性别、来源的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存在显著差异.(2)专科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较高;不同性别、来源、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3)专科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与就业压力呈显著负相关,择业效能感对就业压力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可以通过调整专科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来缓解其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更是一个全社会都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对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5届毕业生的调查,分析了高职生的择业行为及其意向,并提出加强就业指导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大学毕业生就业新特点及其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后,随着“人才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世界性的高新技术人才的争夺将会日趋激烈,作为高级人力资源主要来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将会发生重大变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会呈现了些新的特点,针对毕业生就业形势出现的新变化,高等院校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的择业竞争力,使他们在激烈的择业竞争中能够顺利地实现就业与创业。  相似文献   

20.
利用自行设计的毕业生择业行为及就业状况调查问卷,从毕业生择业结果、择业途径、择业意向及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等方面,对广州市属高校2010届毕业生择业行为及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