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幼儿园时候的我啊,非常喜欢画画,每次幼儿园老师说要上画画课的时候我都非常非常地开心,因为全班同学会以最快的速度把他们的图画纸放在我的座位上,他们希望我帮忙构图、描边,他们会指定说这个图的左上角画一只怪兽或者右上角画一只恐龙等等。每次我被同学指派任务的时候,我都非常开心。因为我从小运动就很烂,功课也不行,而同学都用行动告诉我说,你非常会画画,所以会画画这一点就变成我人  相似文献   

2.
这节课教学何其芳的《秋天》,这是我非常喜爱的一首诗.课堂上我充满激情地朗读诗歌,让学生闭上眼睛尽情地想象诗中那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我读书的声音刚停,教室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了。我还没来得及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他们已经叽叽喳喳地说开了。  相似文献   

3.
老师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祖国的花朵,人们都说老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对!我将来就要做一名这样的工程师。假如我是老师,我要把我学到的知识全部传授给我的学生, 让他们学会更多本领,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假如我是老师,我会到上不了学的山区,教那里贫困的孩子学知识,让他们长大了也有作为,走出贫困,致富家园。这样, 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就会快乐地茁壮成长。我也会非常自豪,  相似文献   

4.
张营 《学前教育》2007,(5):33-33
《蚯蚓的故事》一文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一段描述:我们还谈到生物学家如何使用工具和进行非常、非常近距离的观察。在我带领孩子们进行自然探险之前,我要让他们接触、了解和使用必要的工具。我为他们提供手持透镜。我们讨论了透镜是干什么用的.让他们练习使用透镜稳定地观察图片。我也试图让孩子们逐渐建立这样的观念:我们要寻找生物,所以我们必须小心仔细.保证不伤害我们发现的生物。  相似文献   

5.
<正>在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地进行以多元形式来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策略研究,努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分享快乐、收获精彩的阵地,同时也让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爱上语文,逐渐地乐说会写。一、趣字为先,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一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自然就会产生阅读和表达的愿望。我非常注重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我会顺应学生的心理规律,一开始就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不对他们做任何限制,让他们敞开心扉,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口":喜  相似文献   

6.
我就是喜欢聊天,谁也别想让我改变!但是,随着我的近视一点点加深,老爸老妈就一点一点地“剥削”我上网的时间。起初是给我用一整天,后来是一个下午,再后来是他们在家的时间,最后是……最后是一个星期10分钟!你说可不可怜?当然,他们是不会知道我上网聊天的,因为本人很机智。假如让他们知道了,那本人的上网时间就会被他们“剥削”光。哎,为了聊天,我只好采用“不正当”手段了。每当他们快推开房门时,我就会神速地关闭聊天系统,再打开一些他们允许进入的地方,比如看《作文大王》网站上的作文、进入“彩虹网”去玩打字练习等…  相似文献   

7.
我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可以说从小到大.他们对我学习上的具体帮助是非常有限的,但是我依然发自内心地敬重他们,我认为他们的言传身教,教会我很多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我是一个很幸运的小孩,因为学习对我来说显得相当容易。因此,当我长大成人,并且为人父母的时候,我就很自然地以为只要我满怀信心地教我的两个孩子如何学习,不厌其烦地解答他们提出的所有问题,并且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做一些既有趣又寓教于乐的游戏,那么他们也会像我一样对学习感到非常轻松,并且也会像我一样对所学过的东西心领神会,牢记于心。  相似文献   

9.
清水无香 《成长》2006,(3):13-14
我在本市的一所大专教语文。学生们都愿意上我的课,特别是爱听我国讲际形势,讲中国与日本、美国的恩怨。学生很少有喜欢上课的,但学生都非常喜欢我,他们特别愿意上我的课。为什么?因为我敢于讲真话。我给他们讲民族大义,让他们懂得我们民族所遭受的苦难,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10.
一次我上公开课,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的“统计”。在巩固练习时,我让学生们看多媒体动画,统计马路上来来往往的各种车的数量。动画演示一步一步地进行着,当让学生用笔记录的时候,却因键盘上的空格键非常灵敏,我按它时下手重了一点,就跳过了一步,显示出最后的统计结果。无奈之下,我不得不重新让学生们从头看起。开始做记录了,我看到有两三个学生直愣愣地坐着,光看屏幕不记录。我连忙提示他们做记录,他们冲我笑笑却不动笔。我感到好奇,就走近他们。一个学生非常神气地拿着记录纸给我看,我这才发现纸上已经打好了一个个钩。原来,这几个小家伙记下…  相似文献   

11.
法国一所高校在中国建立了校区,每学期会有几百名法国学生来中国校区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交换。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体验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每年会招募中国学生免费学习所有的课程。我给法国学生上适应中国文化的课程,了解到项目和课程设置很有意思,便推荐了学生参加。有一天,我接到法方电话,说我推荐的中国学生Alice中途退出了项目,请我了解原因。我非常惊讶。这个项目的筛选非常严格,要经过  相似文献   

12.
早上第一节课,我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一进门,发现学生们都在专心致志地看电视,竟然没有几个同学发现我的出现。上课铃已经打过了,肯定他们也没有听到。什么让他们如此投入呢?从电视里传出的解说词中,我知道他们正在看埃及金字塔考古的现场报道。怎么办?让他们继续看下去?那我的课还上不上?现在打断他们,一则他们不会愿意,再则,即使我强迫他们勉强愿意了,他们也会身在教室,“心”在“金字塔”,这节课的效果也不会好。另外,说不定还会  相似文献   

13.
因为种种原因,我需要接一个“二手班”,听到这个消息,我很为难。这个班以前的班主任和学生关系非常好,我接手后肯定会有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学生和我的关系会有一定的隔阂。如何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我。是让我非常头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2002年9月调入农村小学,现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面对着农村孩子,头真疼,一是农村孩子方言较重;二是他们的语基础知识较差。不仅如此,在学习上他们还有很大的惰性,而且课堂纪律非常散漫。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在教学过程中的每节课都注意创设导人情境,也就是说上课伊始该怎么做,才能恰到好处地引出课题,抓住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高潮,这是我在备教材、教学必定反复推敲的。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任教的政治课上,学生与我逐渐建立一种类似朋友的师生关系。课上,围绕任何一个话题,他们都畅所欲言,每节课结束时,学生们都有一种余兴未尽的感觉。渐渐地,我发现他们的想法有时会让我很难回答,解决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只靠利用课间的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为正确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订做了一个信箱,取名为《知心朋友》,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相似文献   

16.
燕子姐姐:我班上的同学特别喜欢买门口小摊上的东西,老师说了好多遍不要去买,他们还是会偷偷去,还让我给他们保密。我想告诉老师以便制止他们,又怕他们以后孤立我,说我爱打“小报告”。燕子姐姐,你帮我出个主意吧。玉山县双明小学六(5)班周淇周淇同学:姐姐在心里为你喝彩,因为你是一个特别为同学着想的人。我的意见是:首先,你应该为同学保密,但同时,你又要让他们意识到小摊的东西往往不卫生、不安全,使他们自觉地不再去买。那么想什么办法呢?你呀,可以给班主任提个建议,开一个主题班会,专门围绕花钱买小摊上商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独行侠 《成长》2007,(7):26-27
很小的时候,我就不愿意别人碰我的玩具,别人一拿我的玩具,我就紧张,生怕他们弄坏了。上小学后,看到同学们热火朝天地交换图书和各种各样的小玩意,有时有点心动,但真的要我去交换,我还是不愿意让同学分享。反正别人碰我的东西,我就别扭。 现在上中学了,我偶尔会跟同学交换书看,但在学习上,我还是很不愿意跟同学分享学习经验。碰到同学问我问题,我觉得他们上课不听讲,现在反而要来浪费我的时间,所以对他们爱理不理。时间久了,同学们开始叫我“小气鬼”,他们热闹地谈论什么,我一去就散了,有好东西也不让我看。我现在很孤独,我很想改变,又不知从何做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安宁 《成长》2006,(3):32-33
大学毕业那天,有很多师弟来送我,背着帮我收拾行李的小美,他们悄声对我说:“放心吧,师兄,我们会帮你照顾好小美的,一年后让她毫发无损地飞到你身边。”看着小美微微上翘的嘴角,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让他们亲身去感受,用他们的心灵去体会、去研究,学习才能真正成为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学生才能真正达到乐学、会学、勤学的境界。在这方面,我在上生活课的时候感受颇多。记得上“我爱秋天”这一课时,我想与其在教室枯燥地说秋天,不如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秋天。在秋风里,  相似文献   

20.
爱过的痕迹     
我不知道父母为什么会在一起,就像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生下我一样,大脑中关于他们的就只有无尽的争吵、打架、摔东西。他们像仇人一样互相厌恶,憎恨,我只能蜷缩在墙角里,恐惧地看着这一切。我试图去找出他们爱过的痕迹,哪怕一点点也好,可没找到。上帝为了弥补让他们结合在一起的错误,终于在我六岁那年让他们分开,当所有的人对我投去同情的眼光时,我只是漠然地看着母亲转身离去。我没有哭,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很多余,想不通无爱的两个人之间是如何产生我这个所谓的“爱的结晶”的。是一种延续香火的义务?在我幼小的心中,这是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