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原创诗学是建立在“基础文类”上的诗学,中国诗学的“基础文类”应用抒情诗,最早从文学角度研究抒情诗的是汉代关于楚辞的评价和《毛诗序》,这是中国古代的原创诗学。原创诗学的主要贡献在三个方面:1、确认诗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2、关注文学的艺术形式。3、从的角度研究诗歌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近3000年的发展历程中,西方诗歌形成丰富多彩的文体样式,相对而言,史诗、抒情诗、自由诗和现代诗对后世影响较大,众多学者对它们的艺术特征及精神品格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与阐释,从中提炼出各自的诗性特质。比如,“史诗”是用叙述、想象和韵律摹仿严肃行为的整一性艺术;“抒情诗”是通过音律、节奏、沉思及想象表达强烈情感的艺术;“自由诗”是虽无固定形式却有更高要求,虽可灵活多变却须自成一格的新体诗;“现代诗”则是具有实验性、体验性、开放性特征的诗性语言艺术。整体来看,西方诗歌以汪洋恣肆的风采,尽情发挥了各民族语言的诗性潜质,西方诗学则以正反合螺旋上升的演进方式,给文学发展提供了绵延不断的动力。中国新诗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尚未将外来诗学资源与本民族语言的诗性潜能整合起来,还需总结经验与教训,在不断探索中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3.
王夫之的诗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诗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抒情诗,情景关系在其诗论中占据了中心的位置。王夫之从中国古典诗学只强调“触物以起情”的单向联系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强调了情与景之间互相触发和互相依存关系,从而将“神于诗者,妙合无垠”作为诗歌意境美的最高要求。他对情景关系的论述大大超越了前人的理论,从而将中国古典抒情诗创作规律的美学研究推向了高峰。  相似文献   

4.
梁宗岱的诗学思想是以中西古今的诗学理论为渊源,对其艺术养分吸收融汇并以自己的艺术审美期待对其改造,误读和重新阐释的结果。以作者——作品——读者为重心,从创作美学的角度,站在中西文化观念的高度,以西方理论阐释中国传统诗学内涵,并在中西对比中反观、建构传统诗论的“现代化”和西方诗学理论的“中国化”,显示出向诗歌艺术本质探讨的现实努力。  相似文献   

5.
古典诗歌的叙事处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叙事诗的冷遇 本文所论及的对象是中国古典诗歌。谈到中国古典诗歌,总体的印象是,它的形式体系中,最发达和最有成果的部分是抒情诗,或者说,“抒情”作为诗歌的美学传统和信仰,作为诗歌的艺术特质与价值核心始终没有被动摇过。而叙事诗,被有些诗学理论又称为史诗的诗歌形态,就在这种立场上,从未被作为一种专门的诗歌形式而从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诗歌是抒情诗。西方诗学认为抒情诗表现诗人封闭的内心世界,诗人无须从外境出发去寻找诗的源泉。中国诗学认为抒情诗的源泉是外在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生活。诗情是由外境触发的,诗人的想象也离不开外景,诗人创作必须从现实生活出发。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学理论中的“诗学”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重视、日渐完善的一门新兴学问,随之而纵深研究的“剧学”以及“诗学”与“剧学”融会贯通的“剧诗学”是尚待建构的多元性、边缘性、前瞻性,充满活力与挑战性的文学理论新学科。因为“戏剧体诗歌”即“剧诗”文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文学艺术理论的基石,富有几千年诗歌与戏剧文学传统的华夏民族,自古迄今创造了数量巨大的“剧诗”文学作品;如今又与西方“诗歌体戏剧”即“诗剧”文学汇流在一起,形成了声势浩大、美不胜收的表演、造型、语言、综合性“剧诗学”主潮,日趋活跃在当今诗歌、戏剧、电影、电视、网络文学之  相似文献   

8.
缺类现象涉及到文学的起源、发展与变异。史诗是西方重要的文类,对于中国汉民族是否存在史诗,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缺类现象为中西诗歌文类的比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中西史诗文类的衍变反映了中西文明起源、诗学思想和神话等方面的不同差异。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化(文学)的关系层面,分析了三十年代现代诗与六朝文章晚唐诗词的联系———在感觉联串与想象驰骋中营造孤寂愁怨的意象。文章进而从中西诗学的交汇与选择,历史文化心理的同构与回响两个角度,分析了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何以在六朝文晚唐诗中寻找“资源”的内在原因。最后,论文从后殖民文学的书写策略,论述这类“现代”与“古典”相联系的文学现象的深层意义在于:对传统诗学资源的重新确认与“控制”。在对于传统文学资源的确证与命名中,既对抗着外来的、“他者”的文学话语霸权,又失却了现代派诗歌应有的超验性与哲理要义  相似文献   

10.
方东树是桐城派最为重要的诗论家之一,其诗论在沿袭桐城派文论道文并重思想的同时,亦体现了重“文”,追求审美价值的走向。其中,他秉承古典诗学以妙论诗的传统,主张“用意高妙”,强调诗歌之美以善为内核,强调了诗教的美育作用;主张“兴象高妙”,进一步从诗歌文学形象这个艺术本质特征的角度,赋予了“妙”字的诗学审美内涵;主张“文法高妙”,在体现以文论诗这个桐城派诗论传统特色之中,亦表述有关诗歌章法、词句等方面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11.
王闿运的复古思想,多数时候是被视为逆潮流的,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完全如此.他强调诗中所抒之情要摆脱儒家诗教的束缚,重视文之绮丽,不惟与同时的其他复古流派相比更能代表文学发展的方向,即与其后的新派诗相比,在对文学本质特征的认识上,也是大有过之的.王闿运对作为诗歌本质特征的抒情和审美要素的自觉追求,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走在时代前列的.相对于六朝时期的文学自觉,明清人对六朝诗抒情和审美特征的再认识也可以说是一个文学再自觉的过程,而它的终结点和最高点就是王闿运.  相似文献   

12.
图形与背景理论是认知文体学中的重要内容,任何知觉场都由图形和背景两部分组成,被感知的区域称为"图形",被忽略的部分称为"背景",两者不可同时被感知。随着认知诗学的发展,图形与背景理论不仅可以对语法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也可以对文学文本进行探究。把图形-背景理论应用于中国经典诗词的研究,探讨图形-背景之间的基本关系对经典诗词意境的形成以及读者在理解诗词意境焦点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为诗歌的研究和赏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从传世文献看 ,孔子论《诗》是站在文化的立场 ,运用引譬连类的方法加以推演 ,揭示其礼乐文化意义 ,以指导学《诗》者提高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子夏虽然接受了孔子的礼乐文化思想 ,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认识的差距 ,其论 .《诗》则偏重于站在政治的立场 ,从诗反映社会政治和为社会政治服务的角度来揭示诗义 ,其基本方法是以“美刺”说诗 ,以期发挥《诗》的政教作用。比较传世文献与上博楚竹书《诗论》对具体作品的评论 ,楚竹书《诗论》的立场和方法与孔子较为一致 ,竹书整理者定名为《孔子诗论》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端离不开庞德(Ezra Pound,1885~1972)及其创立的意象派和东方诗学。意象派的诞生和理论开始了庞德对现代派诗歌的征途。而随后对东方诗美学思想的吸收和运用使其诗艺日臻成熟,从而形成了庞德特有的跨文化诗学。意象派和东方诗学的创立充分体现了庞德的现代性,并对美国现代主义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终其一生,庞德创立了一个“庞德时代”,特别是就其诗学理论而言。  相似文献   

15.
要解决比较诗学史上重要课题中国有无史诗,相当重要的是从史诗的定义与所指来囿别区分。由于文学文体的替变,中国史诗逐渐消亡,这与中国文明从古代宗教核心向人文主义观念转型有关。《诗经》中关于英雄大禹的诗歌其实就是中国式的史诗,本文从甲骨文字中的有关记载与诗歌艺术的结合中,认为中国史诗从文体与观念上与西方古代史诗有所不同。从比较诗学的角度看,不同文明有自己不同的史诗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16.
游潜的诗学批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诗主妙悟,是对严羽诗学的继承与发展;二是肯定宋诗,表现出对扬唐抑宋诗学的反思;三是多方品评明诗,为盲目崇古风尚中的理性批评;四是注重诗学征考,倡扬了基于才与学的考证诗学。游潜的诗学批评,既有对复古诗学的继承,也有对复古诗学的反思,为嘉靖前期诗学风尚的代表,体现了此期诗学批评承前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艾米莉·狄金森25岁始退隐在家,弃绝社交,在非凡的孤独中埋头创作。狄金森一生创作了1775首诗。诗歌涉度到爱情、自然、宗教、死亡与永生、现代科技、诗歌理论等,已被公认为标志着美国诗歌新纪元的里程碑。她的很多诗歌充满了悲情意识,这种悲情意识源于她自身的性格悲剧。  相似文献   

18.
查良铮在解放后选取浪漫主义诗歌进行汉译,确实有迎合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的因素。不过,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他试图利用外国文学为中国新诗发展提供优秀的、可借鉴的资源。在他的翻译选材、翻译策略、语言使用上,无不体现出他试图革新我国主流诗学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奠定了新时期以前当代诗学的基本格局,即对五四以来主体诗学的清理与当代客体诗学的开启。诗人情感与表达方式的清理是核心,艾青与何其芳是典型的例证,"何其芳现象"是这种转变的标志。《讲话》以后,诗歌转为新诗人的农民内容与民歌形式的民歌体新诗,民歌体叙事诗成为客体诗学开启的标志,构成当代诗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近代宋诗派中坚人物何绍基的诗学理论独树一帜,这也体现在他的论诗诗中.其论诗诗主要涉及诗学的本源论、功能论、灵感论、风格论、批评论.何氏认为忧悯之情是最为根本的诗情,醉酒、饥饿等生理状态更容易激发诗人创作的灵感状态,这些都是新意迭出之见.其论诗诗的写作虽然体现出一种宽容圆通的思维特点,但也难免一定程度的保守和片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