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纯理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基础中发展起来的,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属于阐释性研究。它由态度、介入和级差三部分组成,关注的是语篇中的评价资源,包括语篇中可协商的各种态度及这些态度评价的来源。评价理论为我们阐释语篇的人际意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以评价理论为框架对《葛底斯堡演说》语篇进行分析,旨在发掘其评价资源及实现人际意义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赵勋 《华章》2014,(27)
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话语的人际意义的突破性理论体系。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语篇中表达态度的语言资源。本文试图运用评价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从其核心子系统--态度系统的视角对政治新闻语篇进行分析,揭示政治新闻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呼吁读者对政治新闻进行批判性解读。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马丁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评价理论(即评价系统),它既是对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中人际意义的拓展,也是一个用于研究语篇中评价资源的新兴理论框架。本文尝试运用一个研究语篇中评价资源的新兴理论框架--评价理论的态度子系统,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政治演讲中的开场白语篇进行研究。本文将分析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政治演讲开场白中各种态度意义的表现特点以及其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框架下,态度系统与人际意义的表达和阐释是密不可分的,评价在人际意义扩展模式中更注重的是语义的东西,但语义的理解又离不开词汇资源,评价研究中的态度系统正是关注一些表达评价的词语。本文以英国著名小说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小说《印度之行》为语料,通过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解读小说篇章,说明篇章理解需要依靠词汇语境资源,并得出词汇作为衔接手段对小说语篇连贯的表达既是语言层面的也是心理层面的,从而进一步揭示态度系统对小说篇章理解的有效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然 《考试周刊》2012,(3):57-58
评价是人际意义的一个核心问题,对语篇的人际意义研究都必须考虑评价。评价系统的恰当使用对语篇连贯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为依托,着重讨论态度、介入和评价维度在此文中的应用,解答作者如何利用新的词汇—语法功能手段与读者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璐  陈炽 《文教资料》2010,(10):42-45
本文以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中的态度系统为基础.以傅莹和陈冲在西方媒体上的两篇撰文为语篇分析素材.分析作者运用的态度资源及其交际的效果。通过语篇分析。探讨了评论性语篇中各个语步所使用的评价资源。并初步总结出了评价者在社论语篇中所搭建的韵律模式。发现了评论性语篇中的人际意义主要体现在作者对于社会事件的态度评价上。通过情感、判断、鉴别三种手段来共同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人际意义被认为是交际对话中话语双方的一种关系,是说话者对这种关系的态度或入侵,评价理论最初是由语言学家马丁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评价理论包括三大子系统: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本文以马丁的评价理论为基本框架,选取奥委会主席罗格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演讲致辞为研究语篇,对演讲语篇进行态度资源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8.
英语旅游手册是其国人对外宣传旅游产品的媒介之一,并对旅游消费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的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和评价.本文通过对英语旅游手册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英语旅游手册的语篇表达着人际情感意义,负载着人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理论的新发展,评价理论重点研究的是语篇中的态度资源。本文以评价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如何利用评价资源判断作者的态度、观点及立场,更好地理解原文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高老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曹一平 《考试周刊》2012,(49):190-192
本文尝试应用评价系统中的态度资源来分析英语足球评论语篇中的人际意义的构建,藉以找出态度资源在英语足球评论语篇中的分布特征,并揭示足球评论员是如何应用态度资源来构建人际意义的。经研究发现,在整个态度系统中,评论员在构建人际意义时,判定资源使用的最多,其次是鉴赏资源,最少的是情感资源,而且,研究得知,英语足球评论的评论员在文章中通过表达自己的价值立场来把语篇构建得更为主观,以便联盟读者接受其立场;而评论员引用他人的价值立场是为了使得语篇更客观,以便与读者保持团结一致。  相似文献   

11.
刘鸽 《文教资料》2011,(23):8-10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表达各种态度的语言资源。诗歌《春夜喜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语类,同其他语篇一样,也是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元功能的结合体。本文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从评价理论的视角对《春夜喜雨》及其英译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旨在论证该理论对诗歌语篇的解释力度,以及探讨在翻译过程中转换原文中评价意义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陈嵩赟 《海外英语》2011,(11):323-325,327
评价理论植根于系统功能语法,是对人际功能的深化和拓展。介入、态度和级差是评价理论下的三个子系统。该文试图应用该理论来探讨分析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拉登之死发表的电视讲话中的评价性手段及其对演讲者立场、观点和态度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系统功能语法所倡导的三大语言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的延伸理论.这一理论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由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组成,文章尝试运用评价理论作为分析研究的工具,对奥巴马和麦凯恩的总统竞选的第一场辩论进行描述,比较和分析,以探求演讲者是如何构建他们的新一届领导人形象以及如何通过语言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评价系统理论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的新拓展,关注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的情感强度等。本文选取奥巴马2012年竞选美国总统连任获胜演说作为语料,尝试运用评价系统理论的态度系统来分析演说中的评价资源,探讨奥巴马是如何在其演说中运用评价手段和方式,表明说话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从而达到其人际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看,指称变换应属于衔接手段,有明显的语篇功能,但其同时也具有较强的人际功能。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为理论框架,探讨在英语新闻语篇中指称变换如何体现人际意义,结果表明话语指称变换作为衔接手段,不仅可以使语篇在形式和内容上保持连贯,也能很好地从个人的和互动的两个方面体现人际意义,使读者接受作者的评价,从而有助于新闻语篇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对外交流的发展,高校网络媒体上的英文语篇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高校英文网站上的教授英文简介是高校向世界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促进高校国际交流的主要平台。评价理论是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探讨语篇中评价资源以揭示语篇人际意义实现手段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为了研究中美高校英文网站教授简介语篇中评价资源的分布,作者自建语料库,并在评价理论框架下对评价资源在态度、判断、级差三个子系统中的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先意向"是意向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以塞尔在其语言哲学中对"在先意向"的研究为基础,可以进一步假设"在先态度"的存在。而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与马丁的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可验证这一假设,并通过语篇分析证明这一假设在语篇分析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为分析框架,以外媒对华国庆报道为例,对新闻报道语篇的人际意义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新闻记者通过策略性地使用各种态度资源及其子类,在遵循新闻报道语旨、满足其语场需求的同时表达了丰富的人际意义。这些态度资源既有效地联盟了读者,又隐蔽地呈现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和立场,成功地操纵了读者。  相似文献   

19.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是阐释人际意义的系统,主要包括态度、介入和级差三大次系统。基于评价理论框架,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阅读语篇进行评价性意义分析发现,评价理论有助于准确快速把握语篇中心思想,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对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态度系统理论看英语新闻的主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系统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属阐释性研究。从评价系统理论的角度,基于评价系统的次系统——态度系统,从其下的"感情"、"判断"和"鉴赏"三个子体系着手,对节选的BBC英语新闻使用的语言进行分析,可揭示新闻报道中的主观性态度,从而求证态度子系统理论在分析英语新闻语篇方面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