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考场作文中,决定它分数高低的,往往是文章的语言。如果作文立意不错,构思也巧,可是语言平平,甚至苍白无力,无论如何是得不到高分的。反之,形象化、个性化的语言却能让阅卷者耳目一新、为之一振。好的作文一定要有好的语言表达。让学生的语言多一些魅力,为文章添几分文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巧用各种修辞,为语言增添情趣美,加强表达效果。鲁迅说:“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可见,修辞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用得好,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贫瘠为丰满、化粗略为细腻的效果。运用比喻,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运用拟人,…  相似文献   

2.
“有文采”即讲究作文语言的艺术性,做到意蕴深刻,形象生动。这不仅是作文发展等级的一个要求,而且是高考作文加分的一个要素。因此,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从古至今,语言苍白,呆板枯燥的文章是根本没有市场的,而那些文质兼美,选语精工的文章无不受到读者的青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努力使自己的作文文采斐然,鲜活亮丽,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语言有文采呢?如果从下列几方面加以练习,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巧用修辞“修辞是作文的魔水”,是加强文章表达效果最恰当的语言形式。其中比喻能化平淡为生动,…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写文章应该讲究文采,如果语言不生动形象,文章就缺乏美感,使读者感到单调、乏味,我们自己也达不到写作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使语言生动起来,富有文采呢?同学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方法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是造就语言生动的重要方法。比如:比喻、夸张、比拟、排比这些修辞手法运用得好,就可以使文章具体、鲜明,使语言丰富多彩。请看以下几个摘自学生习作的句子:(1)小时候,我不识字,我读着妈妈。(2)这小子又特好吃,年满15岁的他虽说身高1米60,但体重却直逼日本“相扑”…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用“文质兼美”来作为衡量一篇优秀作文的标准,其中“质美”指内容之美,“文美”则指语言之美,也就是富有文采,包括字词的锤炼、修辞的运用、句式的选择等等。古人云:“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这就更加强调了文采的重要性。那么,考场作文的语言怎样才能“出彩”呢?以下几招不妨一试:出招之一:多用修辞修辞是语言艺术的花朵,比喻拟人可使语言生动形象,富于美感;排比对偶可使语言富有气势和节奏……在作文中有意识地多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美化语言,增加文采。例如,湖北省中考要求针对两段老师给学生的评语自选角度作文,一篇满…  相似文献   

5.
林雪晖 《课外阅读》2010,(11):197-197
写文章,要求“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作文语言枯涩、词汇贫乏,读来让人感觉味同嚼蜡,更谈不上有感染力。怎样才能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让文章的语言光彩夺目,摇曳多姿呢?  相似文献   

6.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小远”。一篇好的文章,如果没有好的语言作为载体,那么即使有好的立意和构思,也不能给人以形象的直感,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部分也明确提出要“有文采”。因此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对于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十分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文采飞扬,让作文亮起来呢?  相似文献   

7.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篇好的文章,如果没有好的语言作为载体,那么即使有好的立意和构思,也不能给人以形象的直感,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部分也明确提出要“有文采”。因此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对于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十分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文采飞扬,让作文亮起来呢?一、重视拟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考场作文若能有一个简洁、醒目、动人、出彩的标题,使自己的作文题目一枝独秀,打动阅卷老师的“芳心”,产生让人眼睛一亮的效果,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有文采”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一层的语言标准:在作文中,如果写景状物,绘形绘色;写人叙事,生动传神;议事言理,生动风趣;在语言上广采博学.遣词造句力求神韵,广用修辞,文笔飞扬多姿,那么通篇就会文采洋溢,处处精彩:  相似文献   

9.
古人讲:“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写文章应该讲究文采。如果语言干瘪,不生动,不形象,缺乏美感,就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文章的语言更生动呢?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选用含义具体而富有形象感的词语在丰富的词汇中,有相当一些词的含义是比较具体、形象的。运用这些词,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具体感受,使内容表达得更加鲜明、生动。如下面两句话:  相似文献   

10.
李侠 《快乐阅读》2011,(17):86-87
高考作文要想得高分,就一定要有文采。那么,作文如何才能有文采呢?一、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一)比喻。丰富精妙的比喻,就好像《天方夜谭》里的神灯一样,具有无比神奇的艺术力量,它可以使深奥变得浅显,抽象变得具体,直露变得含蓄。用在散文中,能使语言更生动更形象;  相似文献   

11.
一篇耐人咀嚼的好文章,除了要“俊秀其内”,还要“金玉其外”,即通过语言“包装”让文章变得生动形象,从而使人读后产生新感觉,获得新体验,触发新感悟。那么,怎样才能让作文的语言魅力四射,使文章文采飞扬昵?  相似文献   

12.
修辞能修饰文辞,使语言得到调整、修饰和美化,从而使语句生动形象,使观点鞭辟入里,使文章富有文采、气势恢宏。中学生如能巧用各种修辞方法,定能写出文采飞扬的好文章。如何“巧用”呢?我们试试下述作法:一、妙用比喻,文采飞扬比喻是一种很“古老”的修辞手法,但常用常新,常新常美。南朝时期的文论家刘勰说:“喻巧而理至。”恰当的比喻,不仅能把人物和景物摹状得栩栩如生,还能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使复杂的道理形象化。如2001年高考中的一位考生就是这样阐述“诚信”的:诚信不是盛开的腊梅,芳香四溢,不是山间的清泉…  相似文献   

13.
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具有缜密的结构,丰富的内容,更要有斐然的文采。抛开结构与内容,如何使文章富有文采呢?修辞可以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恰当的修辞会使语言文采斐然。因此本文想要讲的是初中生如何利用修辞来增加文章的文采,将作文提升一个档次。  相似文献   

14.
行文流畅、生动形象、文采斐然的文章,往往能够使人眼前一亮。朱自清先生认为:“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可见文章的语言不能光满足于把思想感情说得清楚明白,还要说得生动活泼富有文采。只有洋溢着个性,闪烁着光彩的语言的文章,才能让人耳目一新、玩味再三,才能凭借语言上的韵味和魅力脱颖而出。如果语言不美,缺乏文采,读者连阅读的兴趣也没有,哪里还谈得上艺术欣赏呢!  相似文献   

15.
文学的魅力靠的是语言,作文中生动、形象、鲜明、新颖的语言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如何在考试作文中使自己的语言靓起来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六点:一.活用课本,展现语言的个性美;二.妙用修辞,彰显语言的文采美;三.巧妙改编,凸现语言的幽默美;四.整散结合,打造语言的音韵美;五.巧借幽默,增添文章的情趣美;六.融入思考,散发语言的哲理美。  相似文献   

16.
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部分明确提出要“有文采”。因此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对于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十分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文采飞扬呢? 一、重视拟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考场作文若能有好的标题,便能打动阅  相似文献   

17.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其特点是利用事物或道理之间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说明道理、刻画形象、抒发感情,或用具体的事物喻抽象的事物,或用特殊的事物来比一般的事物,使抽象的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的形象充满情趣,从而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如果将这种修辞方法运用于写作中,就能增加文章的意趣美、语言美,让读者过目不忘。一、比喻为题,使平白的语言情趣化。一个立意高、选词新、炼字响的标题,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紧紧吸引着读者。写文章如果能以比喻为题,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信息,就不仅能立意高远,而且符合选词新、炼…  相似文献   

18.
议论文最忌讳的是空洞乏味的议论和标语口号式的说教,或者干巴巴的几条筋,让人难以卒读。议论文的语言要洒脱、形象、鲜活、生动,富有文采。议论文的文采,不是简单的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语言的活化、句式的活用。一篇文章的思想和文辞是相互依存的,美的文辞就是思想的光辉。议论文的文采是富有思辩性的哲理美与富有文学性的形象美的完美结合。那么怎样才能使议论文的语言流光溢彩呢?一、巧用文学意象,化抽象为具体鲜活的意象有着比抽象的概念更为丰富的内涵,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概念(理念)在形象的诠释中加大思想情感的容量;让“推理”“…  相似文献   

19.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采对于文章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阅读文采飞扬的文章,如徜徉姹紫嫣红的花圃;又如置身幽兰深谷之中。作为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探得通幽的曲径呢?一、指导学生恰当运用修辞,方能使文章华丽修辞最易使语言生动、形象鲜明,表意丰沛,从而使文章  相似文献   

20.
中考作文"有文采"标准:"词汇丰富,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意蕴丰富","文采"是作文"发展等级"重要标准。近年来,各地都不约而同地加大了作文评分标准中语言的比重。"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灵动的词语、飞扬的文采、诗意的语言能够给文章增添无穷的魅力。那么,如何让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呢?不妨看看2011年中专满分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