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自1998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进行调整,十几年来地质类专业变动较大,各高校所办地质类专业也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不仅办学标准难以统一,而且专业内涵也各不相同,与国际接轨更是困难。2012年本科专业新目录公布,对地质类专业又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未来一段时间内地质类专业设置和办学方向将会相对固定,推动专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则成为今后地质类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基于此,本文在讨论目前地质类专业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于如何充分发挥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引领各高校推进地质类专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举措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介绍我国4次专业调整沿革的同时,分析了第4次专业调整中工科地质类专业设置的利弊,并在此基础上,对工科地质类专业设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发展简史,强调在石油地质专业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创新实践了地质工程专业"共基础、分方向"的培养模式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了高等石油地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山东煤炭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科技大学从2006年开始在包括煤矿地质专业在内的6个煤炭主体专业中实施"定单式"培养。教育部启动"卓越计划"以后,学校更加明确了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6个煤矿主体专业均陆续进入了教育部"卓越计划",文章结合地质工程(煤矿地质)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阐述了学校在校企联合培养煤矿地质卓越工程师方面的具体措施,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详细分析地质类专业基本特点、历史沿革与办学现状、学科和行业发展对地质类专业的要求、地质类专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的背景、原则和依据、主要思考点,介绍了"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作为由传统地学院校转型而来的多科性院校,在发展新的学科专业的同时保持并发展地学类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类本科专业教育对打造地学类专业的办学特色、在专业建设上实施品牌战略、理顺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以及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建议重塑地质专业精神、加强野外地质实践教学环节以及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努力打造西部地区资源、环境、地质基础研究的知识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7.
由于地质专业为国家照顾专业,通常在硕士研究生录取中享受降分录取的照顾政策,因此吸引了大量低就业率、低就业待遇专业的学生报考地质专业。但是,如何把这些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成高层次地质专业人才已成为现阶段地质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针对地质跨专业研究生普遍缺乏地质学基础理论、地质实践技能和地质思维的特点,提出通过多种途径补充地质基础知识、提高地质实践技能以及严把硕士学位论文关等措施,借此实现地质跨专业研究生与地质类专业研究生的同等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煤炭类高职矿山地质是实践性较强,但又需要有扎实理论支撑的专业,在目前"人才培养模式"众说纷纭的情况下,探索适合矿山地质专业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必要和有意义的。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浅析,分析了矿山地质专业特征,探索和实践了符合煤炭类高职矿山地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便更好地培养矿山地质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9.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质专业教学团队与地勘行业单位紧密合作,分析了地质专业典型项目和基本工作任务,以实际地质工作项目为载体,以培养典型地质工程项目应知应会知识能力为内容,构建了理论与实训课程体系,建立了地质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满足地矿单位第一线生产管理需要的高技能地质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难就业一直是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高职院校的女学生作为大学生的特殊群体其就业问题就尤为突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地质、矿业、有色、煤田、冶金等行业严重缩水,继而对地质类人才的需求也急剧下降,地质类专业女生就业就更雪上加霜。本文以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地质专业女生的就业情况为例,通过对地质类专业女生难就业问题的探析,指出高职院校地质类专业女生难就业的原因,且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根本大计。本文分析了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源质量、科学兴趣、培养质量、培养模式等问题,提出在“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前提下,不断完善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最终,在保证我国地质工程人才市场的前提下,逐步拓展学生的就业领域,提升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后劲,真正做到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三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郭雪军 《高教论坛》2012,(5):33-35,41
国内很多理工类高校错误地解读了创办文科的目标,导致这些文科专业不得不依附于原有的理工科。理工类高校的文科专业要发展,必须摆脱理工科的牵制,获得自主的地位。自主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高校管理者对新上的文科专业依然沿用理工科的教学与科研评价体系,要克服这样的障碍。必须改为同行对比。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自主发展的契机在于发展特色文科,管理者宜采用间接干预的手段,引进师资与培养师资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安全科学与工程是我校“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学科之一,安全工程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对于推进双一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安全管理所面临的共性难题,结合我校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验课程体系设置,重点阐述了实验室在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室整体规划、仪器设备配置以及实验室安全管理四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创新虚实结合的实验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实验室设施,改善实验环境、强化安全防护装备,健全风险评估与安全准入相协同的管理制度,显著提升了实验室服务教学科研的水平。结果表明,实验室的建设只有与专业背景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与实验课程体系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体现专业特色,发挥实验室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是高校参与国家科技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方面。以麻省理工学院、伍斯特工学院、爵硕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工科院校,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形成了特征各异的培养理念与培养路径。在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方面,中国高等工程教育需要博采众长,重点实施体验式教育。  相似文献   

15.
加强学生工程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是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地质工程专业的特点,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个中心、三个层次、四个训练"的新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教学与科研、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建立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相互渗透的多维度、课内外结合的新型教学组织模式,为地质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工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涉及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等许多要素。我国工科大学生却普遍存在着科学素质缺失的现象,这不仅会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成长,而且也会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工科院校必须针对工科生的专业背景和特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及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有机整合,建构适合工科人才培养特点的科学素质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7.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已经逐渐被高校采纳,在此背景下对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类的专业英语教学必须做出改革和调整。本文以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学科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为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前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尚待提高,实验教学方面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本文通过深圳大学开展的"综合性、设计性、探索研究性"实验教学改革,以《MSK调制解调实验》为例,阐述了三性实验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英语阅读能力是反映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以华东交通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试卷测试方法探讨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相比,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能力稍低于大纲内的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0.
工程地质勘查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结合我院实际探讨了工程地质勘查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指出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全球需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构建工程地质勘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教学方式,高职技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