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学界必须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除少数不得不保留者之外——就如鸦片只能药用——其余统统丢进“销烟池”。评比是学术的鸦片!这决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而是我们学界的真实写照。当前,制约中国学术发展的最大瓶颈,是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我国第一部研究区域性鸦片问题和禁烟运动的专著《云南鸦片问题与禁烟运动(1840—1940)》经秦和平先生历十年寒暑著述完成,并由四川民族出版社新近出版。该书资料取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地方史志、田野调查及当事人回忆等材料,对旧中国云南省泛滥了一百年的鸦片毒品问题的历史渊源、对云南乃至全国的祸害以及人们为摆脱毒息所作的努力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全书共计31万字,分“种植吸食篇”及“禁烟篇”两大部分。上篇就鸦片在中国的历史溯源、鸦片在云南的制作概况、清代云南地方种植鸦片的历史述略、民…  相似文献   

3.
《新闻天地》2011,(8):34-35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奋力抗英而闻‘名中外,成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为后人称颂。但也是因为禁烟和抗英,使林则徐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遭受了5年悲壮的流放生活。  相似文献   

4.
由于共同受到中英禁烟条约十年期限的制约,清末民初的禁烟运动实为一个连续的过程。但毕竟改朝换代,清末禁烟运动与民初禁烟运动又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本文着眼于民初的禁烟运动,力图勾勒其从高涨走向低落以至逆转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5.
清朝的禁烟一般即指禁鸦片。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1901年1月29日),清廷实行“新政”,试图挽救不断衰败的国运,禁烟是“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三十二年八月初三日,清廷谕令政务处妥议章程,定限10年,肃清国内的鸦片吸食及罂粟种植,可视为禁烟运动的发端。这场延至民初的禁烟运动,被称为近代第二次禁烟运动。禁烟运动涉及禁吸、禁卖、禁种、禁运多个层面,颁布禁烟章程条例,设立禁烟大臣,组建禁烟总局、总会,严格官吏禁烟政绩考核,参与“万国禁烟会”等国际间禁烟活动,责成各地督抚按期完成禁烟任务。禁烟客观上取得了一些成果,诸如广泛宣传了鸦片危害,摧毁了大量种植罂粟,关停了大量烟馆烟店,特别是参与国际禁烟活动,大大减少了鸦片的输入。兹选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军机处、民政部、度支部、外务部、资政院、宗人府、禁烟总局等全宗中相关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档案与史学》1998,(5):4-6
禁烟运动在中国由来已久,其复杂程度也非能一言尽之,我馆曾编有《清未民初的禁烟运动和万国禁烟会》一书,可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增合 《历史档案》2006,5(4):63-71
清末禁烟时期,鸦片专卖作为筹款和稽核吸食的要策被朝臣和各省督抚所重视。作为掌控中央财政大权的中枢机构,度支部基本上主张维持土产鸦片(土药)统税制度,反对各省推行专卖的要求。各省极力推崇专卖做法,希望藉此暗中抵制中央主办的鸦片统税制度。京师地区受控于度支部,运作空  相似文献   

8.
道光年间鸦片走私猖獗,大臣们纷纷上奏支持禁烟,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揭开了禁烟运动的序幕。本文拟对道光皇帝应允林则徐开展禁烟运动的原因进行初步考察,以史鉴今,以期对今天禁毒工作的开展有益。  相似文献   

9.
民初禁烟运动中,社团活动较为频繁,甚至有时决定着禁烟成效的好坏。1917—1919年发生于江苏、广东、江西、浙江四省的"存土案",就是中国近代禁烟史上发生的一次影响广泛的禁烟事件。  相似文献   

10.
出于自身利益,英国政府对中国的鸦片问题十分关注,专门指派外交官、传教士等在华英国人考察。他们考察后认为,由于晚清政府无力禁烟,致使鸦片迅速国产化,罂粟种植在全国普及,但以西南为甚,鸦片产量巨大,而且一直在增加。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鸦片在中国长期蔓延,每年至少有2500万人在吸食鸦片。鸦片流毒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外国干涉,政府禁烟无力,本土鸦片种植以及国民思想状况等都是导致鸦片泛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鸦片,一种有着鲜艳美丽花朵的植物提炼物.由它兴起的那一场波澜,构成了中国百年屈辱的开端,但同时也掀开了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序幕.虽然清政府从雍正时起就开始禁炯,而且此后禁烟的力度一次比一次大,尤其足嘉庆以后,鸦片已成为绝对禁止进口的物品,可是实际的情况却是,鸦片不仅屡禁不止,反而却是越禁越多.  相似文献   

13.
张亚东 《兰台世界》2016,(24):107-110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禁烟禁毒运动清除了危害民族达百余年的烟毒之患,使中国获得了"无毒国"的美誉。近些年来,学术界对这次运动的研究不断深入,无论在总的禁毒历程方面,还是在专题性禁毒方面以及区域性禁毒斗争方面都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但是,在研究领域、研究模式和资料运用方面禁烟禁毒运动研究仍然有待深入,需要不断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阿生 《湖北档案》2007,(5):35-38
严禁鸦片烟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发布了《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具体工作。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以后,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禁烟禁毒的群众运动。武汉市的禁烟禁毒运动,遵照中央和中南局的指示精神和全国的统一行动部署,  相似文献   

15.
全面抗战时期日伪势力在江苏境内的毒化活动,是抗战结束后江苏省开展禁烟运动的重要缘起。江苏省政府实行断禁政策,贯彻“勤教”与“严绳”并重的施禁主旨,加强社会宣传,动员民众参与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内战的爆发,江苏省对禁烟事业逐步丧失热情,加上政府自身的腐败堕落,最终不可避免走向失败。战后江苏省禁烟的成败,与当时的社会形势与政局变化密切相关,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后人深思。  相似文献   

16.
自从60年代电影《林则徐》放映以来,琦善就被当做林则徐的对立面人物、投降派的代表钉在国人心中的“耻辱柱”上;电影《鸦片战争》放映以来,琦善的银幕形象得到了一些改观。那么,他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相似文献   

17.
马寅初(1882-1982),字元善,浙江省嵊县人,中国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教育家,现代统计科学的倡导.我们对马寅初的人口学与经济学理论比较的熟悉,而对马寅初在禁烟方面取得的成就却很少有人提及.本仅就马寅初与浙江的禁烟运动展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晚清以来浙江深受鸦片毒害,在省内不仅有超过20万人吸食鸦片,而且还有超过40万亩的鸦片种植面积。辛亥革命时期,浙江军政府积极开展禁烟运动,不仅在省内厉行禁烟,而且在外交方面维护国家利益,顶住英国的压力,最终使浙江成为中国最早禁绝鸦片的省份。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从1840年8月至翌年2月,清政府曾同英国政府分别在天津大沽和广东穿鼻进行了两次谈判。清政府的代表是琦善,英国政府的代表是义律。在广州谈判中,1841年1月21日义律宣称与琦善签订了一个停战协定。这一协定,后来被称为《穿鼻草约》。长期以来,由于材料缺乏,人们难以披露真象,对上述说法信而不疑。但是,琦善与义律究竟有没有签订《穿鼻草约》?英国档案馆所藏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交涉文书,汇集了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中华国民拒毒会为例,对中华国民拒毒会成立之前的民间拒毒运动及拒毒会领导的拒毒运动进行考察,指出民间组织对近代禁烟事业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