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语集解>应该是曹魏正始中期何晏为吏部尚书时主持完成的一部著作.现在可见<论语集解>的最早的本子是敦煌文书中的卷子,宋监本则是传世文献中最古的版本.宋代流行的<论语集解>一般都是注疏合一的本子,主要有岳珂刻<论语集解附音义>十卷、廖莹中世綵堂刻<论语集解义疏>十卷(与皇侃义疏合刊)等.明毛晋汲古阁刻印的何晏等人的<论语集解>,是依据宋廖氏本影钞的.清人乾隆时期传入保存于日本的单疏本和义疏本,对于考察<论语集解>的古貌具有重要价值.阮元的<十三经注疏>校勘本,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校勘本.  相似文献   

2.
<论语>的英译本以西方的表达方式和广征博引西方典故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西方读者的喜爱,其译本对西方人了解中华文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儒家经典西译史上有着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四川营山太蓬山透明岩东西两壁上,发现摩崖佛教刻经3种5方。包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3方,《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和《法华经》各1方,3方《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和《法华经》均为鸠摩罗什译本。这些佛教刻经的镌刻时间为唐宋时期,其中《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为唐代。  相似文献   

4.
村上春树是以1979年的中篇小说<且听风吟>走上日本文坛的,创作于1987年的<挪威的森林>是日本迄今为止最为畅销的长篇小说,创下了发行量1500万册的天文数字,成为与大江健三郎、安部公房和吉本芭娜娜齐名的著名小说家,且有强劲居升的势头.小说在世界各地也赢得了广泛的影响.<挪威的森林>在中国有两种较好的译本,一种是大陆的林少华译本,另一种则是台湾的赖传珠译本.  相似文献   

5.
读阜阳双古堆一号木牍与《孔子家语》相关章题余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阜阳双古堆汉墓木牍章题虽然有些与今本<家语>可以对应,但实际上它们与<说苑>更为接近,而<家语>则存在不少重组、改动痕迹.<家语>由于在材料来源上与<说苑>等书接近,故其中孔子言论往往出于依托,并非尽是实录,今本<家语>确是经孔安国整理才成书,并非王肃向壁虚造.<汉志>二十七卷本系民间所传,与经孔安国整理定型的今本<家语>属不同版本.从出土文献看,早期<家语>在篇章形态上应该与今本<家语>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国语>与<左传>是两部先秦重要史著,却也羼入程度不同的虚拟内容,其中既有民间传说,更有作者蓄意造作的早期小说或小说成分.本文从人物长话、造作预言、鬼神异梦、悖逆情理和互相抵梧、所写内容不可获知等几个角度辨析两书的虚拟成分,以及这些成分构成的文体.  相似文献   

7.
论谢安否定《语林》之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安之所以否定<语林>,并不是因为<语林>记载不实,而是另有原因:<语林>直呼谢安的姓名而严重失礼;裴启有利用谢安自我炒作的嫌疑;<语林>赞扬了谢安的仇敌王珣的作品.这些综合因素无疑会引起谢安的强烈不满.谢安指责<语林>记载不实,其实仅仅是他报复裴启的一个借口.  相似文献   

8.
俄藏本和印度出版的西夏文《慈悲道场忏罪法》叙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已有成果,对俄藏本西夏文<慈悲道场忏罪法>初次系统进行了考证性专题叙录.同时还对印度出版的同名经卷作了考证.通过叙考,探究其版本关系,以期最终足本复原该经.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总日>集部诗文评类存目之元代部分有徐骏<诗文轨范>,且称其为元人,徐骏实为明前中期人.<四库存目丛书>所收<诗文轨范>之"文章缘流"多与<文章辨体序说>相近,应是抄取吴讷之说.其中又有部分内容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相近,当是<存日丛书>所据北大图书馆藏清初钞本已为后人增改.反之.<文章辨体序说>与<文体明辨序说>钞自<诗文轨范>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0.
晚清《三字经》英译本及耶教仿本《解元三字经》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字经>乃中国蒙学要籍,版本繁多,除明清注释本、增补本及近代辑刊本,晚清西方基督新教传教士、汉学家来华时亦曾留下多种可观的西译本及中文<三字经>仿作本,既能反映当年汉学家翻译中国典籍的热忱,亦可从其所依据版本,反映当时流行的蒙学<三字经>读本.文章就香港图书馆所得见的四种英译本,及传教士麦都思(WalterHenry Medhurst,1796-1857)模仿<三字经>三言韵语而撰写基督教教义的耶教仿本,概述其翻译缘起、所据版本、翻译格式及仿本版式,而其中麦都恩仿本<解元三字经>作者伪托"欧适子",耐人寻味,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国后,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然而<共产党宣言>中文第一版本在中国大地却迟迟没有找到,周恩来总理生前不无遗憾地说:"这是马列'老祖宗'在我们中国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找不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病啊!"直到1986年这第一个中文版译本才在山东省广饶县刘集村被发现并公诸于世.  相似文献   

12.
<论语>中的人际传播 整部<论语>共有20篇,512章,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很大一部分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语,另一部分记录的是孔子和其他人的对话.人际传播在其中表现得较为突出,面对面的问答在整部<论语>中较为常见.下面,从人际传播的传播者、传播的内容、传播方式、传播的场所来阐述<论语>中的人际传播.  相似文献   

13.
宋代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将<论语>作为治理天下的武器.<论语>中不但蕴含着治国兴邦之法,更蕴含着为人成事之道.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惊现上虞市档案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虞市档案馆收藏一本由陈望道1920年春所译,1920年8月由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 这本<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是平装本,小32开,封面是水红色,中央印有大幅马克思半身坐像,肖像上端依次印有四排字: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共产党宣言;马格斯、安格尔斯合著;陈望道译.  相似文献   

15.
看到这个题目,请君不要误会,好像我是受了当下"读经热"的激励,赶时髦似的读起经来.不,不是这样的.事实上,我还是中学生时,就对历史以及"老古董"的书有了点兴趣,其中包括<论语>、<孟子>之类.  相似文献   

16.
<论语>是儒家集团的"经中之经",但这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在编纂上却处处"硬伤",充满漏洞:前后诸多重复之处,篇与篇之间缺乏必要的逻辑关系,各篇内容也驳杂不纯.两千年来,无数次大大小小的修订都没人敢对这些"硬伤"作出修补. <论语>的编纂"硬伤"应给现代编辑带来莫大的启示:以一种敬畏的态度对待作者,尊重作者的原稿,编辑中切忌自以为是,随心所欲.  相似文献   

17.
<孟子>书引孔子语22次,其中8处可与<论语>对阅,而8处之中,有4处(5词)与孔子原意不合,当属误解.前人不知,每以<孟子>之说解<论语>,致使<论语>之文亦始终不能得其正解,可谓"以讹传讹","恶性循环".今特举出,以资治二书及孔、孟思想者鉴.  相似文献   

18.
作者所在的"日本藏西夏文献整理研究出版"课题组通过调查表明,位于日本大阪市的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共收藏有4件西夏文献资料,而与本项目合作者之一的西夏学者荒川慎太郎博士曾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并于2003年发表了题为"关于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所藏中西亮先生的西夏文藏品:<圣胜慧彼岸到功德宝集颂>残片"的研究论文.本文对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编译介绍.  相似文献   

19.
对以黑水城西夏文献为主的俄、英、中所藏相关文献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梳理了各机构对所藏文献的整理与刊布及研究的简要情况.世界各地现存的西夏文献以俄罗斯所藏为大宗,且90%以上为西夏文佛经,此外还有文学作品、语言文字、法典兵书、类书史书、汉文典籍的西夏文译本等多方面的著作,对于这些珍贵文献的深入研究,将会把西夏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诗疑>一书集中体现了王柏对<诗经>的疑辨思想.本文认为今传本<诗疑>是将原本属于<诗辨说>的<诗十辨>以及其他材料,并结合王柏文集或著作中各种论<诗>语编辑而成.其成书时间大概在元代中后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