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们的故事     
<正>世界的不同角落里,有不同的人,不同的言语,不同的内心,不同的故事。这是一群真实的我们,这是一些真实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普遍现象。跨文化交际内容比较宽泛和丰富,它既存在于不同人群、不同种族之间,又存在于不同国别之间。大量中外影视作品可以反映出这一点,不仅体现为国别不同、文化不同,还体现为受众的反应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受电影的程度是有差别的。文章分析了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时空倒置是意识流小说家常用的一种技法。然而,不同的作家在使用这一技法时却有很大不同。本文将以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威廉·福克纳这两位意识流小说大师为例来讨论他们在使用这一技法时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存在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行为规范、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下。这许多的不同使得两种语言存在着许多的差异,这些差异又直接影响了人际间的交往。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这两种语言进行比较,找出其不同之处,以消除交际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又到一年之夏,又逢毕业之时。这一次,我们搭乘这辆毕业号列车,悉心收集一张张青春的毕业面孔,他们以不同的年龄,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心情,为你讲述着不同的毕业感悟。  相似文献   

6.
六种颜色词的英汉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文化都有普遍性与特殊性两个方面,不同的语言也是如此。这篇文章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重点讨论了这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不同的文化特征。在颜色词的应用上,英语与汉语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人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因此人们对于颜色词的使用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只有了解了这一点,人们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从而在文化交流中得心应手,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7.
中西方诗学中都有意象这一概念和范畴。但意象作为一个生成性范畴,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文化土壤及不同的艺术思维模式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中西方的意象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意象的生成过程中,与之最相关的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模式,而这恰好也最能够表明中西方对意象认识的不同。本文试图从意象的生成过程这一独特视角来阐释中西方意象观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品读庄子     
阅读庄子不仅仅是阅读《庄子》这本书,更是阅读庄子这个人。《庄子》这本书和庄子这个人在不同阅读语境里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而品读庄子便是从《庄子》这本书里和庄子这个人当中分化出的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9.
王昭君的故事是无数文人墨客创作的题材,乃至成为一个文学母题。王昭君艺术形象的背后,潜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有关王昭君的诗歌中,由于思想观念和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不同作者对这一艺术形象有不同的评价诠释,这使得不同时代诗歌中王昭君的形象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隧道,我站在这端,你站在那端,会看到什么不同的结果呢?我看你那端,我看到的是出口,而你看到的是入口;你看我这端,你看到的是出口,而我看到的是入口。同是一端,为什么会看到不同的结果呢?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同一事物,你看的位置不同、方向不同、立场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会不同。  相似文献   

11.
刘烨 《中国德育》2011,(9):48-49
教育是什么?教育如何做?这是教育的两个基本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和践行,会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近日,本刊记者就这两个问题采访了辽宁省铁岭市教育局局长高景铎。  相似文献   

12.
一、读所见师:今天我们要来重读一首诗。什么叫重读?就是已经读过的诗,现在再来读一读,这就叫重读。为什么要重读呢?因为同样一首诗,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龄,读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收获。今天我们重读的这首诗叫做———生:《夜书所见》。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生齐读)  相似文献   

13.
春天花开     
春来了,花儿开放。 "春天花开"四个字都是平声字。古今南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们念这四个字虽然具体读音不同,即声调调值不同,如山东话这四个字读起来像普通话的上声,宁波话这四个字读起来像普通话的去声,但这四个字都是同一腔调,即同一声调调类。基于这一点,人们读古诗文就有可能辨明平仄。 平声字,包括清音和浊音的平声字(相当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全面铺开以来,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这一理念在越来越多的课堂上得以体现。这是一种挖掘学生主体意识的可喜现  相似文献   

15.
对存有个体差异的不同年级的学生,要结合喜欢实现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是教师的天职,这是育人这道所必须。本文的指相关举措确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是两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用这两种方法计算出的税前净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与传统教材的解释不同,本文通过剖析这两种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不同构成,用数学推导的方法来解释这个差额,并给出这两种方法下税前净利的转化模型。  相似文献   

17.
母乳面面观     
《母婴世界》2014,(7):40-41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营养品”,这是被公认的真理。在不同阶段,母乳的成分也有所不同。根据阶段性的不同,母乳可分为:初乳、过渡乳、成熟乳以及晚乳。这期我们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这几种母乳。  相似文献   

18.
皮亚杰认知建构主义与维果斯基社会建构主义是具有不同思想倾向的建构主义,作为学习理论,他们对学习活动的认识各有自己不同的理解。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建构主义理论在学习观上的分析,比较,希望能更好的将这两种不同侧重点的理论运用于教学、教育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文体有其各自的目的功能和语体特点,自然也有其不同的教学价值。如何基于文体特征,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笔者以为,可从文体和学情两个维度考量文本,依次思考这一类、这一篇、这一组、这一课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教材中涉及溴的有机反应很多,但溴的状态和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现象不同,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有机反应历程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