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2003年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时提出"要办一流的学校,就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出色的教育家。要像宣传劳动模范、宣传科学家那样宣传教育家、宣传优秀教师"后,温家宝总理先后七次提出"要教育家办学",特别是将"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写入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呼唤"教育家群"的崛起。那么,什么是教育家?教育家又该怎样成长呢?本文就这个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时代造就教育家,新时期呼唤教育家.2003年温家宝总理在教师节接见教师代表时讲:"要办一流学校,就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出色的教育家.要像宣传劳动模范、宣传科学家那样宣传教育家、宣传优秀教师,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响应温总理的号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编写了<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传略>(以下简称<传略>).  相似文献   

3.
2004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看望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时,语气殷切地说:要办一流的学校,就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出色的教育家。要像宣传劳动模范,宣传科学家那样宣传教育家,宣传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4.
2003年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教师代表时说:"要办一流的学校,就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有一批一流的教育家.要像宣传劳动模范、宣传科学家那样宣传教育家、宣传优秀教师,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又特别提出:"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5.
2004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看望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时,语气殷切地说:要办一流的学校,就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出色的教育家.要像宣传劳动模范,宣传科学家那样宣传教育家,宣传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6.
王军 《江苏教育》2007,(17):6-7
在2007年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当前我国“要提倡教育家办学”。近年来,温总理已经多次强调“教育家”这一概念了。2003年9月9日,在考察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时他就说“要办一流的学校,就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出色的教育家”、“要像宣传劳动模范、宣传科学家那样宣传教育家”。2006年初,他在“两会”上再次强调“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7.
顾明远 《辅导员》2010,(22):1-1
关于教育家的提出,近年来我思考颇多。一方面中国教育快速发展,素质教育、新课程理念全面推行,需要教育家的引领;另一方面,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深入实施,为教育家的成长创造了机遇;其三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为己任,开拓进取,发奋工作,正在追求教育家的风格和品质。温家宝总理早在2003年就提出"要办一流的学校,就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出色的教育家。"此后,在多种场合表达了他对教育家的期盼。  相似文献   

8.
关于教育家的提出,近年来我思考颇多。一方面中国教育快速发展,素质教育、新课程理念全面推行,需要教育家的引领;另一方面,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深入实施,为教育家的成长创造了机遇;其三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为己任,开拓进取,发奋工作,正在追求教育家的风格和品质。温家宝总理早在2003年就提出要办一流的学校,就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出色的教育家。此后,在多种场合表达了他对教育家的期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顺应社会对教育家的呼唤,当代中国出现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教育专家。这些教育专家出现的背景和成长的规律是什么,是很多学者都在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五位语文学科教育专家成长经历的审视,从时代和学科的角度探讨了教育家成长的社会土壤和基本规律,最后指出,当今中国的文化转型和教育改革是教育家成长的社会环境,而语文教师在成长为教育家的过程中,有其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具体过程体现为从语文教学走向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丁有宽老师继2003年8月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丁有宽与读写结合法》专著之后的第10本专著《教育家成长丛书——丁有宽与读写导练》今年元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25万字。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丛书题词:“要像宣传劳动模范,宣传科学家那样宣传教育家、宣传优秀教师,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国务委员陈至立为丛书作序,指出:《教育家成长丛书》的作者是我国教育界的杰出人物,丛书凝聚了作者多年的心血,又反映了他的成功实践;既有深刻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又有丰富多采的经验总结;既体现了他的智…  相似文献   

11.
一、一流大学要有现代化的一流校园 一流的校园,归根结底就是一流的教育环境.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提出的,教育环境就是简化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青少年任其自然成长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系统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一、一流大学要有现代化的一流校园   一流的校园,归根结底就是一流的教育环境.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提出的,教育环境就是简化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青少年任其自然成长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系统环境.   ……  相似文献   

13.
王湛 《今日教育》2013,(4):22-25
"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已经成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成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教育家办学"上升为国家意志,一些地方开始推出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有影响的教育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进行总结研究和宣传,有关教育家成长的研讨会、论坛也渐渐多了起来。但是,这些工作还只能说是  相似文献   

14.
一、一流大学要有现代化的一流校园 一流的校园,归根结底就是一流的教育环境。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提出的,教育环境就是简化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青少年任其自然成长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系统环境。一流校园有调节和同化的职责,可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家庭背景、不  相似文献   

15.
有人曾经作过这样的发问:何谓教育家?谁可称为教育家?中国有没有在世的教育家?对此,好像没有人来作明确的回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有大批的正在成长的教育家。应该说。高万祥老师就是被视为有着教育大情怀和大智慧的正在成长的教育家。长期以来,他在语文的诗意世界里守护着一颗“教学大心”,勇于创新超越,不拘泥于规矩和权威,对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和课程改革投注以生命的激情和理性的智慧,把自己的一颗“教学大心”交给课堂,把人格的自由发展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曹锡康 《上海教育》2009,(24):46-47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提倡教育家办学”,并指出“要像宣传劳动模范,宣传科学家那样宣传教育家”。最近教育部有关领导也明确指出:“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要求有更多的教育家办教育,呼吁学校校长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人民教育家。”让校长成为教育家,既是政府的“提倡”,也是社会的期盼、时代的呼唤。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教育的内涵发展呼唤一批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开阔的国际视野、厚实的专业素养、卓越的领导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名校长队伍。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2013,(7):F0004-F0004,F0002,F0003
为总结、推广语文特级教师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发挥特级教师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培养、打造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家,经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决定,2010年4月,成立特级教师教学研究中心。中心成立以来,始终将“创新教育思想,争当语文教育家”、“教育理论与实践要符合语文教育规律”、“教育理论与实践要考虑到中国国情”、“教育理论与实践要有推广价值”等,作为特级教师教学研究中心的发展目标,发挥锐意探索的精神,为全国小语会的学术研究决策做好参谋,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高端学术论坛。  相似文献   

18.
袁振国 《江苏教育》2007,(17):10-13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发问:“中国当代有没有教育家?”有的发问就更加明确地暗示中国当代没有教育家:“中国何时能产生教育家?”2003年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教师代表时说:“要像宣传劳动模范、宣传科学家那样宣传教育家、宣传优秀教师。”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特别提出:“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可见,在总理的心目中,教育家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宣传不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国家要富强,民族要发展,必须要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出自一流的学校,一流的学校不仅要有一流的教师,还要有一流的教育管理者,一流的校长,一流的教育家!河南省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校长.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优秀教师、河南省跨世纪优秀青年高阿莉,就是在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的校长——  相似文献   

20.
策划人语:"要办一流的学校就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要有一批出色的教育家。"自2003年教师节温家宝总理首次提出这一理念起,"教育家办学"的思想讨论和行动研究就风起云涌,方兴未艾。基于这样的现实基础,由四川省教育学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