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溶洞治理是岩溶地区工程建设中较常遇到的问题,宜万铁路龙麟宫隧道地质条件恶劣、穿越岩溶区、地形复杂,在隧道出口段就揭露一大型溶洞处。介绍溶洞的发育分部情况,并结合溶洞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该隧道溶洞综合治理方案,最后通过精心组织施工,取得预期效果,对岩溶区溶洞治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阿拉坦隧道出口为例,介绍在松散软弱、浅埋地层中的隧道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取得了浅埋段隧道开挖成功.  相似文献   

3.
本篇文章首先对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的施工原理进行概述,从开挖方法、隧道支护、辅助施工三个方面,对浅埋深挖施工技术进行解析,并结合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造成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提出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地面沉降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隧道工程由于开挖断面大,溶洞影响区域大,应充分考虑岩溶的危害,评价其影响程度,才能决定合适的溶洞处理措施。本文就岩溶地段隧道的施工提出了一些新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周山隧道为双向六车道分离式结构型式,最大埋深70 m。隧道工程区为黄土地层,隧道出口段70m范围埋深在5-18m,属超浅埋黄土隧道。隧道开挖跨度达16.12 m,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坍塌并波及地表。洞口段采用大管棚进行超前支护,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及时形成封闭结构。施工效果表明,所采用施工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地层变形,保证超浅埋段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介绍隧道塌方为实例,通过加固未塌方地段,在保证施工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对塌体进行注浆、塌腔进行回填,然后在一步步进行塌方段开挖,最后顺利通过塌方段的细致描述,为以后隧道施工出现类似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下工程的开挖即隧道开挖,会经常出现坍塌现象。其主要原因有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破坏了原有土体的平衡及土质自然密度不足。隧道施工根据埋深情况的不同,采用的处理方法也不同。浅埋隧道坍塌的处理方法可以采用盖挖法和压浆法。深埋隧道坍塌的处理方法可以采用移动支架法和超前压浆法。  相似文献   

8.
地下工程的开挖即隧道开挖,会经常出现坍塌现象.其主要原因有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破坏了原有土体的平衡及土质自然密度不足.隧道施工根据埋深情况的不同,采用的处理方法也不同.浅埋隧道坍塌的处理方法可以采用盖挖法和压浆法.深埋隧道坍塌的处理方法可以采用移动支架法和超前压浆法.  相似文献   

9.
依托兰州地铁一号线的开挖过程,对地表沉降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了兰州地区城市浅埋暗挖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结果表明,隧道地表沉降分为微沉降阶段、快速沉降阶段、沉降缓慢阶段和沉降稳定阶段。在沉降显著发展阶段沉降量达到总沉降量的60%,隧道开挖引起的最大地表沉降为28.7mm。通过对隧道开挖过程的数值模拟验证了地表沉降的四个变化阶段,同时发现了在开挖过程中沉降槽会逐渐变大并且存在漂移现象。  相似文献   

10.
厦门翔安隧道,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条大断面的海底隧道,其陆域段埋深极浅,需下穿一条省道,地表建有众多构造物,施工中采用CRD工法,使隧道顺利安全地渡过陆域浅埋段.目前,海域段软弱围段正应用本工法施工.对陆域段浅埋暗挖段CRD工法,在全强风化地层中的运用进行详细阐述,为相关工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托长沙西北下行联络线罗家一号隧道下穿新建杭长正线曾家岭一号隧道为工程背景,运用理论分析及数值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浅埋条件下超近距离立体交叉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及施工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以位移与衬砌应力增量控制为准则的浅埋条件下超近距离立体交叉隧道近接施工的影响分区标准,确定了浅埋条件下超近距离立体交叉隧道近接施工的影响分区标准,即强影响区、弱影响区以及无影响区,找出了近接施工过程中控制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指导了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地貌区隧道开挖,雨季处理有泥质填充物及孤石的溶洞,给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安全隐患,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处理方案,对隧道掘进能否顺利通过溶洞有着重要的作用。借助贵州X298盘县雨格至普古旅游公路大老地隧道K6+835处溶洞处理的具体情况,总结了中空潜孔钻杆在有泥质填充物及孤石的溶洞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岩溶地质地区形成的各种溶蚀形式中,对隧道工程影响严重的主要为溶洞和暗河。当隧道穿过可溶性岩层时,有的溶洞岩质破碎,容易发生坍塌。有的溶洞位于隧道底部,充填物松软且深,使隧道基底难于处理。本文结合龙家大坡隧道问题,详细介绍了隧底溶洞安全施工工程和为确保安全施工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袁铮 《唐山学院学报》2023,(6):43-47+91
以云南某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探究充填型溶洞的发育机理,通过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隧道开挖过程,对比有、无充填型溶洞情况下围岩的位移变化和应力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充填型溶洞的形成受水文气象、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构造运动等因素影响;(2)在此工程地质条件下,充填型溶洞对隧道围岩的位移和应力场有影响,相较于拱顶和拱腰处的围岩,对拱底处围岩影响更大,拱底处围岩对隧道开挖也更为敏感;(3)隧道围岩的最大主应力呈现左右对称,拱顶、拱腰处的围岩以压应力为主,拱底处围岩以拉应力为主,拱脚部分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以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右行车主洞陆域浅埋段为施工背景,对浅埋暗挖大跨度隧道常用的两种施工方法在强风化地层中的运用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两种工法的适用条件及其优劣,为相关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CRD法,对浅埋偏压公路隧道在不同开挖顺序下进行施工力学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开挖顺序时的围岩位移、应力、初期支护的内力,并进行比较.数值结果表明:隧道开挖按照外侧上部-内侧上部-外侧下部-内测下部的顺序进行时,开挖过程应力、位移较小.边墙与仰拱交界处和拱顶均是施工中应重点关注的部位.  相似文献   

17.
浅埋偏压等典型问题是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常见难题,本文以米拉湾隧道为研究背景,通过采用预加固桩提前加固山体,多种超前支护措施,施工加强围岩监测等多种综合施工方法的综合应用,有效的控制了米拉湾隧道浅埋段的过量变形。施工全程的围岩监测数据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能够达到预期施工效果,可在同类型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隧道所在位置进行地质构造分析,得出其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问题及其优势方位.对隧道内已揭露的溶洞进行成因分析,在此基础上预测各种可能岩溶地质灾害的性质、规模和空间展布,为治理岩溶地质灾害提供定性的理论依据,也为不同类型岩溶地质灾害规模和空间展布的定量探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厦门翔安隧道是目前世界上断面最大的海底隧道,其陆域段埋深极浅,有众多地表构造物,施工中采用双侧壁法,加强超前支护,根据洞内外监控量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使隧道顺利安全地渡过陆域浅埋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介绍了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中超前支护及预加固施工要求,包括超前支护要求以及注浆要求,其次分析了施工技术中隧道开挖方法以及监控量测,最后提出了隧道防排水的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