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对台广播,是对台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根据中央的宣传部署,紧贴台海形势的发展,宏观上审时度势,把握大局,微观上加强选题策划和节目设置,改进军事宣传文风,增强对台广播实效。对台广播的现状及其文风特点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开播于1958年8月24日,这一天是震惊中外的"炮击金门"的第二天。可以说,我们电台从一开始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河南濮阳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率本着"新闻立台,评论强台"宗旨,充分发挥广播评论的短、快优势,更好地彰显广播媒体的思想性、权威性,增强了新闻广播宣传的舆论力量。广播宣传是靠声音传达思想的,广播声音一瞬即逝,听众来不及仔细琢磨,因此,广播评论在文风、表现手法、语言等方面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何写好符合广播特点要求的评论,也就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视听界》1986,(6)
多年来,我们把人物新闻报道(主要是先进人物的报道)作为提高广播宣传质量,增强新闻指导性、可听性的  相似文献   

4.
孙浩 《新闻传播》2012,(4):166+168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商签多项经济合作协议,两岸的交流交往达到了空前规模,适应这种情况,对台广播的舆论导向也从"政治驳异"转向了"文化认同",广播文化类报道在对台宣传中起到的作用大大增强,本文旨在从广播音响报道这一基本新闻形式的属性和功能入手,分析对台文化报道在目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和广播新闻节目一样,广播专题节目是广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广播专题节目的生命力,增强可听性,已成为县级台开办专题节目应着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周涛 《记者摇篮》2010,(5):47-48
广播是一门听觉艺术,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是广播的基本功能,而可听性是其最重要的基本要求,好的广播新闻应当有很强的可听性,能够让人产生继续听下去的愿望。那么如何才能增强广播新闻的可听性呢?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增强广播新闻的可听性。  相似文献   

7.
对台宣传“入脑、入耳、入心”是对台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指针。当前两岸关系步入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的和平发展轨道.对台宣传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面对对台宣传的语境、语态和表达方式发生的相应变化,广播节目必须贴近岛内民众心态的脉搏起伏,努力探索对台宣传的观念表达,创新发展对台宣传的形式技巧。  相似文献   

8.
林椰 《视听纵横》2010,(3):116-117
广播是通过"有声语言"来传递信息的,听众是通过耳朵来获取信息的。正因如此,"可听性"成为衡量一档广播节目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而广播对农节目和其他类型的广播节目相比,它的"可听性"所包含的内容则更广,既包括节目形式活泼多样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与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宣传思想战线队伍提出的高标准和严要求[1]。 本文通过探讨广播连线报道的特点及如何才能做好广播连线报道的角度,阐述广播新闻者要不断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增强"四力"的要求,才能真正做好广播连线报道,发挥出连线报道作为广播媒体新闻报道的最大优势与特有魅力。  相似文献   

10.
何志平 《新闻前哨》2004,(10):63-63
科普广播作品和一般科普作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可听性。然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科普广播作品往往是科学性、知识性有余,可听性不足。努力增加科普广播作品的可听性是科普广播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增强科普广播作品可听性的方  相似文献   

11.
广播言论既然是言论,当然和其他言论一样,有其共同点。比如说,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提供给人们正确的思想、观点、主张;要具备一般议论文所必须具备的论点、论据、论证的三要素。但是,广播是靠声音传达思想的,它闻于声不同于报刊的见于字。这个特殊的宣传手段,决定了广播言论在内容、文风、表现手法、语言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立风格。  相似文献   

12.
郑钦 《中国广播》2007,(9):11-14
对台湾广播是人民广播事业中一个特殊的对象性广播,它既担负着宣传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重要使命,又是沟通两年同胞亲情,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和桥梁。在这个看不见的空中舞台上,几代广播人一直在积极地探索初中。200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觉成了首次对台广播效果大型入岛调查,对台湾本土听众的结构、需求和接受心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使对台广播节目有了更准确清晰的定位,并推动了对台广播理论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祖国大陆对台广播的思维正在由宣传型向传播型转变,遵守传播规律,重视台湾同胞对母体文化的身份认同,尊重台湾同胞的诉求需要和接受习惯.以各种传播方式逐渐提高对台广播的实效,已经成为各地涉台广播机构的共识。本期“特别策划”推出这组来自各地涉台广播机构相关人员的文章,是对台广播理论和实践的一次公开梳理和展示,对其他传播对象的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所谓可听性,是指广播新闻吸引听众的能力。听众对广播新闻的注意,当然主要取决于新闻内容;但广播新闻工作者如果不注意在节目形式上进行适当处理,照般照抄报纸新闻稿的写作、处理方法,就会抹煞广播的特性,降低节目的可听性。增强可听性,首先应发挥广播新闻节目“声音”的优势,以声取胜,先声夺人。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  相似文献   

14.
王志刚 《中国广播》2013,(11):74-76
提升广播报道质量、增强广播传播效果,是一篇大文章。在强调渠道制胜的同时,也不能放弃内容为王的追求。增强广播传播效果,广播记者要在快、新、实、短、美等五方面取得新共识,精耕细作,增强可听性,提高收听率。  相似文献   

15.
广播媒体报道军事新闻具有独特的优势,即较强的时效性、权威性和可听性。在我国,广播军事报道历来是国家电台整个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适应和平时期对军事报道的新要求,广播军事报道在改革的道路上已经迈出可喜的步伐。 广播军事报道历史的简要回顾 我国广播军事报道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应运而生的,它和人民广播事业同步,至今已有近60年的光荣历史。战争年代的广播军事报道,完全是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服务的,它除了及时发布中央军委的重要指令和有关战事动态的新闻之外,还担负  相似文献   

16.
实践证明,微信就像一张连接听众的传播网,为广播传播互动打开了一扇窗。尤其对广播评论来说,微信的进入,一改以往"本台评论、本台短评、编后话"等比较单一的式样,随之而来的是丰富多彩的"草根评论、官方微言、网络时评、微辩论、微广播、微声音"等新形态。微信不仅改变了广播评论的生产流程,也带来了广播评论传统文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何国庭 《新闻窗》2010,(3):61-62
新时期,传媒竞争更加激烈,广播媒体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占领相对稳固的受众市场,成为广播人思考的问题。这种思考与探索的直接结果,表现为广播内容上的丰富多彩,形式上的全面创新以及传播上的速度加快。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广播,只有强化其可听性,才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可听性是广播宣传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8.
报刊新闻讲究“可读性”,电视新闻注重“可看性”,同样道理,广播新闻也要有“可听性”。可听性主要取决于新闻内容(新闻事实)和新闻形式(报道方法)。新闻价值越高,可听性自然就越强。而同样的新闻事实,可听性的强弱就决定于新闻报道的方法。这就要求广播新闻一方面写作上精当、形象,娓娓道来;另一方面则应注重广播新闻所用声音载体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9.
王涛 《记者摇篮》2014,(9):25-26
当前,在各种新闻媒介中,经济新闻的数量并不少,经济新闻的贴近性和可听性也在不断增强。但是,真正受听众欢迎的、可听性强、听众离不开、听不够的实用性经济新闻却并不多见,很多经济报道高高在上,听着枯燥、晦涩,一点儿都不亲民。这个问题确实需要经济广播频率的采编人员认真思索,不断研究。那么,如何增强广播新闻的亲民味道和风格,让听众听得懂、用得上呢?一、时效、快捷可以充分体现当今经济新闻传播与报道的亲民风格  相似文献   

20.
音响是广播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加节目的可听性,增强宣传效果。广播工作者要掌握广播音响的运用技巧,在节目采制前做好充分策划、准备,采制过程中注意穿插得当,音响的使用会使节目质量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