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与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基本相同,只是多了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教学小数乘法的法则时,不必过多地要求学生计算,应把重点放在使学生懂得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和道理上。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乘法,所以现行教材用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它们的积也扩大同数倍”、“如果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它们的积就扩大a×b倍”,来说明小数乘法的算理依据和小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小数乘以小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和积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对于小数乘法中,先把两个因数转化为整数求得的积,要再缩小原来两个因数共扩大的倍数,才能求得原式的积,学生理解有困难,是学习的难点,由于“两个因数分别扩大a倍、b倍,积就要扩大a×b倍”这一积的变化规律教材里未出现过,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可以让学生先根据13×21=273,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积:130×2100,1300×210,1300×2100,  相似文献   

3.
小数乘法教学的几个问题沈长生一、在“小数乘法”一节开头安排的准备题,揭示了一个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但在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中,常需用到两个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对此应如何处理?1、补充以下积的变化规律:4×2=840×20=800400×2...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第九册“小数乘法”例5是在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基础上学习小数乘以小数的方法,然后通过小数与整数相乘和小数与小数相乘归纳出小数乘法的法则。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对例1~例4的算理已经理解并且比较熟悉的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比较、综合、概括的方法理解、归纳、概括小数乘以小数的方法和概括小数乘法的法则。1.下面各题与(1)式比较,因数  相似文献   

5.
问题:计算8.88×1.25=?(北京市智力竞赛题)这是一道含有同码小数的乘法巧算题。特点是:已知乘式里的一个因数是各位都是由数码(数字)8组成的同8小数(即同码小数),另一个因数是1.25。要求它们的积是多少。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一般同码小数分解成同1小数的规律,并记住1.25×8=10、1.25×0.8=1、1.25×0.08=0.1。规律:同码小数=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位数分别和它相同的同1小数×那个数码。例如,8.88=1.11×8。解题方法:先运用规律写出同8小数的因数分解式,再运用乘法结合律简化计算。或者直接把8.88按数位拆分,或者把1.25改写成分数,再简化计算。…  相似文献   

6.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通过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和小数乘以小数三方面的内容来进行教学的。小数乘法法则和整数乘法法则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应用知识的迁移规律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 一、要讲清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道理和方法。 讲清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道理是正确掌握小数乘法法则的关键。教学时要利用准备题让学生了解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同时运用教材中各例题的虚线方框里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理。如教学例1时,可根据虚线方框里的计算过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得出计算法则:1.被乘数1.3变为13发生了什么变化? 2.乘数5有没有变化? 3.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68、69页"小数和整数相乘"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3题。教材简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法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小数乘法的初  相似文献   

8.
正判断一道小数乘法的对错,同学们通常采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重新计算的方法进行,这种方法计算量相对比较大。其实,判断小数乘法对错的方法还有很多,有的方法不仅速度快,而且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面就向大家推荐几种判断方法:一、小数位数判断法。就是根据积的小数位数是否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相等,进行判断的方法。如,下面这道题的结果对吗?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通用五年制课本七册中,小数的乘法法则,是按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小数乘以小数三个步骤,通过六道例题来进行教学的.实践证明,按这样的步骤和方法教学,很容易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很容易误认为小数乘法中,小数点必须对齐;二是推理过程中既有顺向思维,又有逆向思维,还用上了学生暂时还不熟悉的积的变化规律,教师难于讲清道理,学生也不容易理解.为教好这一部分知识,我提出两点建议.1.由旧引新,讲清小数乘法法则的来源首先,必须为教学作些铺垫.如,复习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切实学好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等知识.其次,应让学生运用一个因数变化引起积也变化的规律,去计算  相似文献   

10.
【教材解读】“小数乘法和除法”属于新课标中“数与代数”的范畴。教材中小数乘法的意义包括两种情况:小数乘以整数,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一个数乘以小数,则是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对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由于新课标中已明确指出不再区分被乘数和乘数,每种情况的意义也都有两种表述方法,而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完全相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是应用因数扩大倍数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和被除数、除数的同时扩大相同倍数而商不变的性质把小数乘除法转化为整数乘除法来计算的。正确地计算整数乘除法是学好小数乘除法的…  相似文献   

11.
第九册内容有: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简易方程。 一、小数的纳法和除法 小数和整数有密切地联系,要把整数运算知识迁移到小数运算中来。从整数乘、除法到小数乘、除法,数的范围扩大了,小数乘法的意义有了扩展。要加强口算,注意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 小数乘法 小数乘以整数 首先复习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应补充一些口算。例1通过用加法计算和乘法计算,说明小数乘法的意义。这部分知识可引导学生自己列式,观察得出小数乘法的意义。然后启发学生想一想、议…  相似文献   

12.
本段教材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会用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它来解答应用题。教材开始是计算被乘数是一位小数,乘数是一位整数的问题,接着是计算被乘数是两位小数,乘数是一位整数的问题,再出现了用两位小数乘以两位整数的应用题,及带小数乘以三位整数的计算问题,逐步巩固、扩大已获得的知识,并使学生知道乘积小数末尾的零,根据小数聚法,要把它消去。计算这些题的原理是:把被乘数扩大10倍(或100倍),使它变成整数,依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乘积,再概据“因数的变化而引起积的变化”的关系将乘得的积,相应地缩小同样的倍数,即为原有的积。通过以上各题的计算,得出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先把被乘数当做整数来进行计算,然后把得出的积加上小数点,被乘数有几位小数,积也有几位小数。并运用“把小数改成分数,以分数乘以整数”的算法,来验证上述小数乘以整数的法则所得结果的正确性。本段教材可以分为两个课时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 1.记忆:①记住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②记住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保留整数或几位小数所表示的精确度;③记住小数乘法的珠算法则;④记住除数是整数及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⑤记住循环小数、循环节、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的定义及比较循环小数大小的方法。 2.理解:①理解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都扩大(缩小)10倍、100倍、……所引起的积的变化规律;②懂得在近似值里小数末尾的零不能随意去掉的理由;③理解“当被乘数大于0时,乘数比1小,乘得的积就比  相似文献   

14.
一导入.学生口算一些分数与小数互化以及小数乘法式题,口述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法则(板书).二、探究.教师出示下面一组题,让学生看箭头、想结果、找规律:  相似文献   

15.
小数乘法(见人教版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9册)这一节内容,包括小数乘以整数,一个数乘以小数,积的近似值,连乘、乘加、乘减,以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等内容,共安排了8个例题。前4个例题主要是讲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一般来说,要使学生学会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不太困难,但如果只限于要求学生死记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教材在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和小数乘法分配律以后,在第92页练习中安排了三道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即"一个数与1相乘,积与原数相等;一个数与比1大的数相乘,积大于原数;一个数与比1小的数相乘,积小于原数"。  相似文献   

17.
教学实录一、回顾"转化"思想方法,点燃探索欲望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如何学习小数乘法的吗?生1: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生2:先把两个因数扩大一定的倍数,算出结果后再缩小相应的倍数。师:好,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下。(播放课件)师小结:我们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而解决小数乘法的计算问题。也就是把新学的知识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进而解决新的问题。师:从今天起,我们要开始研究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教学实录 一、回顾"转化"思想方法,点燃探索欲望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如何学习小数乘法的吗? 生1: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生2:先把两个因数扩大一定的倍数,算出结果后再缩小相应的倍数. 师:好,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下.  相似文献   

19.
读了7-8期上的《谁是谁非?》一文,笔者认为,出现像“判断对错:0.125×0.24的积有5位小数”这样的题目而引发争论,纯粹是人为惹的祸。翻阅了1998年版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教材(人教版)第九册第5页第12题:“判断: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是4,积的小数位数也一定是4。”此题编者的意图是为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当时也引发了一线教师的争论。正是因为此题的影响,后来才人为地编出如“0.125×0.24的积  相似文献   

20.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必须对齐,可是,计算小数乘法时小数点为什么不对齐呢? 这是因为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的实质是相同数位对齐。因为不同数位上的数不能直接进行相加减。而计算小数乘法时,我们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各个因数相应的扩大,使之从小数转化为整数,先按整数乘法乘起来,最后再处理积中的小数点问题。因此,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小数点可以不对齐,只要求“向右看齐”(即末位对齐)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