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主题句、连动句、兼语句和流水句是汉语中的几种特殊句式,在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表现突出,占很大比重。这些句式是进行汉英翻译时的难点。以《红楼梦》的有关句子为例,结合这些句式的结构特点,讨论宪益译文中的得失问题。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前80回和后40回的作者是否为一人,在红学界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从语法句式结构这一新的视角着眼,我们发现现代汉语中的差比句式“X比YW”是经过长时期的历史演变,在《红楼梦》时代成为一种成熟句式的。在新旧句式通过激烈竞争完成交替的明清之际,作为同时代的人,由于对新句大的接受和使用的不同步,必然会在语言运用上表现出差异。据此,我们考察了古今汉语表示差别比较的新旧句式在《红楼梦》中的使用情况,并用统计的方法显现了前80回和后40回整体语言风格和人物语言风格存在的差异,从而否定了《红楼梦》作者为一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第三十五回与第四十五回分别三次出现“你想什么吃?回来好给你送来的。”“想什么吃,只管告诉我,我有本事叫凤丫头弄来了咱们吃。”“你想什么吃,你告诉我,我明儿一早回老太太,岂不比老婆子们说的明白?”《红楼梦》的语言表达以北京方言为基础,我考察了同一时期的《恨海》《聊斋志异》以及现代的京味作家作品《四世同堂》《皇城根》,均未发现同类句式。这一小句“你想什么吃?”其表意指向具有二重性:一方面,问愿望(“你想……?”),另一方面又有特指(“什么”),表达方式在今天多用“你想吃什么?”来代替。但通过矩阵分析,又不是所有的“想NV”的句式都能用“想VN”来替代,更进—步说,并不是所有的“想VN”都能转换成“想NV”。这里从表意指向的二重性,联系其语表和语值来考察两句的动词入句规约。  相似文献   

4.
非独立句式"那还用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那还用说”以及相关的一类非独立句为例,对汉语中这一特殊语言现象进行描写、分析。这种句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只有在“刺激-反应”的语境下,即必须有发话方先提出信息的情况下,应答方受到刺激后才能给以“那还用说”的回应。通过对这一句式的特殊性的描写以及对双语转换、语内变换的分析, 进一步证明了语用等值是翻译中的最高原则。  相似文献   

5.
前加特定形式词的“一x,就y”句式后项否定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0.1“一x,就y”句式已有过一些研究。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一句式的后项似乎多以肯定式的面貌出现,论著中的举例也大多如此。是这一句式本身确实有此局限,还是我们对其观察不足、描写不够呢?本文打算探讨“一x,就y”句式后项为否定式的现象。 0.2邢福义先生曾写过《前加特定形式词的“一x,就y”句式》一文,指出“一x,就y”是这个句式的独用形式,它显示“行为紧  相似文献   

6.
“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中写到的十二个贵族女子的统称,她们是《红楼梦》中描写的重要人物的一部分。在曹雪芹笔下,金陵群钗几乎无一能逃脱红消香断、花落春残的结局,作把她们统统归入到“薄命司”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楼梦》堪称为一部以创造女子典型称的悲剧作品。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讨论汉语中的“动 出”句 ,所谓“动 出”句 ,就是句中有由动词和趋向补语“出”所组成的动补结构的句子。本文进行共时的分析 ,将这一类型的句子划分为三大类型 ,对各种句式进行详尽描写 ,并分析构成不同类型的原因———谓语动词的性质和语义特征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中写到的十二个贵族女子的统称,她们是《红楼梦》中描写的重要人物的一部分。在曹雪芹笔下.金陵群钗几乎无一能逃脱红消香断、花落春残的结局,作者把她们统统归入到“薄命司”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楼梦》堪称为一部以创造女子典型著称的悲剧作品。  相似文献   

9.
"红学"勿反《红楼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学”、“脂学、“探佚学”之“学术风气”是“反《红楼梦》”的“红学”研究。俞平伯先生晚年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对自己青年时期的“反《红楼梦》”研究进行了深层反思和痛心地忏悔。《红楼梦》研究应该更新观念,努力进取,走出误区,开拓红学研究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有没有”正反问句的产生有一个历史过程,并在逐渐深入到我们的书面语和口语中。本文描写分析了“有没有”正反问句答句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并指出“有没有VP”有可能最早产生于《红楼梦》时代。在此基础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语言接触、传媒诱导、语言内部要素互动、语言的经济原则以及人的社会类推心理,并对其答句形式的发展趋势做了预见。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评语内容是由习作本文、习作活动、习作主体组成的动态系统 ,因而评语写作角度应着眼于此系统的各构成要素 ,实现评语的个性化 ,表现在评价的用语上 ,应该是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  相似文献   

12.
师范生语素质教育应从语言教育和学教育两个层面实施。语言教育,首先是语言积累,包括字的积累、词汇的积累、妙语锦言的积累、精美诗的积累。学教育是较语言教育更高一个层次的语教育。  相似文献   

13.
对21世纪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关注,最重要的是对社会主义的沉思。只有通过不断的沉思和反省,才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得出具有划时代的社会主义新思想,使社会主义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三个代表”思想是在21世纪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历史沉思的科学结晶,是站在更高更广阔的视野下对社会主义命运和前途的把握。“三个代表”思想意蕴的社会主义价值是非常深远的,它不仅意蕴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兴旺,而且昭示着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  相似文献   

14.
“汪洋恣肆”是《庄子》散文的基本风格。从思想内容来看,主要表现在思想的开放性和超前性,题材的广泛性与奇异性,从艺术形式来看,主要表现在文章体裁的开拓创新,章法的变化莫测,语言的幽默辛辣,铺张扬厉,“汪洋恣肆”实际是对儒家伦理的一种强力冲击,是对文学体裁,章法,语言的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5.
美国教育界和外语界制订的《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即:Communication(交际),Cultures(文化),Connections(贯连),Comparisons(比较)和Communities(社区),简称为"5C"外语教育目标。"5C"外语教育目标对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数学概念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首先掌握好概念的符号语言;其次,运用变式有利于概念的明确、巩固;最后对概念能进行“再创造”方式的教学及了解概念间的逻辑。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以来,西方学界有关儿向语的研究超出了儿向口头语的范围,已经发展到了动作语的层次。本文在对儿向动作语最新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阐述了儿向语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评价了儿向动作语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该研究会对儿童早期语言发展、母语教学和外语教学有重大的启示,对双语、双方言儿童如何顺利度过语言"沉默期"这一语言发展的特殊时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还指出,对汉语普通话环境下儿向动作语的研究有利于全面观察人类语言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更深入地了解语言输入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形成性考核,素以单一的作业册的形式向各试点学校发行。由于师生见面时间有限,教师批改作业后很难及时反馈给学生,并且单一的纸笔式练习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针对这一情况,中央电大于2005年3月启动了“宏微观经济学”等六门课程的基于网络的课程形成性考核试点项目。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能否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实现信息的及时反馈,改进远程教与学的质量呢?本文应用院校研究的方法,对基于网络的课程形成性考核的评阅率、评阅的及时性、评阅的方式与质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民间叙事文学中 ,禁忌往往得到比较充分的反映 ,禁忌本身及恪守禁忌的人大多成为被嘲讽的对象 ,说明一些禁忌民俗正在走向末路。这类民间叙事文学对禁忌民俗的式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一个侧面颂扬了广大民众蔑视迷信的科学的生活态度以及制造嘲讽话语的智慧。语言禁忌之所以引起这类文本的特别关注 ,主要是语言禁忌的目标太大所致  相似文献   

20.
欧美手语语言学研究始于1960年代.本文梳理了以欧美主要国家为代表的手语研究的(主要)历史进程,从音位、形态、句法、手语习得以及神经语言学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手语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并分析了手语与有声语言的独特之处,以及手语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