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信息     
天津市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协议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天津市市长戴相龙、教育部部长周济于近日分别代表天津市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在天津签订协议,决定在天津市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根据协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试验和探索: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探索和完善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学校人事分配制度,以及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助学体系。创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探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有利…  相似文献   

2.
2005年8月,市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决定,在天津共建全国第一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双方签署五项共建协议,起讫时间为2005年8月至2010年8月。五年中,天津对职业教育试验区建设作了缜密的发展规划,举全市之力在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改革试验成果。《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及实施情况研究》,较全面地将市政府与教育部在天津共建全国第一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规划过程与实施情况做出了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启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以来,把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主要途径。目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天津模式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在全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育改革进程中一直承担着积极开拓创新的角色,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天津市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了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工学结合发展模式,这一模式被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称为"天津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探索与实践为深入落实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育改革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动态     
教育部召开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和培训现场会,江西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广西筹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信息数据库,天津与教育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重庆积极构建城校互动资源共享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曾经,天津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源地.而今,天津又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永久赛场,还是我国惟一一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为什么是天津?很多人追问.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部先后与天津、四川、河南、广西、三峡库区等地共建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对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为职业教育的改革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是,这些探索微观的多,宏观的少,还没有在制度上有所突破.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应该在转变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调整职业学校布局结构以及提高财政投入有效性等方面作出探索和尝试,如果职业教育在大的宏观发展上没有大的转变,就难以有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龙德毅 《职业技术》2006,(10):14-17
天津市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于2005年9月10日,共同签订了《关于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意见》;2006年3月28日,在天津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又联合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建设在天津全面启动.专程来津出席会议的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讲话中指出,天津"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职业教育天津模式."  相似文献   

9.
不断深化试验区建设内涵 经过4年的试验与探索,全国第一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取得初步成果:一是坚持以行业办学为主的体制,不断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二是以重大项目为纽带,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三是着力探索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天津市职业教育发展特色.四是精心组织两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初步形成有利于大赛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于2005年9月10日共同签订了《关于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意见》;2006年3月28日,在天津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又联合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建设在天津全面启动。专程来津出席会议的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讲话中指出,天津“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职业教育天津模式”。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以来,教育部先后与天津、四川、重庆、湖北、河南5个省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建立教育改革试验区.其中3个试验区是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另外两个试验区中职业教育也是重要的改革试验内容.  相似文献   

12.
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后,以德国双元制为典型代表的现代学徒制在西方各国得到了重生,并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其典型特征包括:国家战略层面的制度管理,多元参与的利益相关者机制,以企业为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徒为主的双重身份,统一规范的教育培训标准和与国家职业资格体系的融通等。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可以在深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改革及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借鉴现代学徒制。  相似文献   

13.
工学结合:高职教育的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智美 《江西教育》2005,(23):17-18
2005年8月19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天津召开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指出:“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实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  相似文献   

14.
高晓东 《考试周刊》2011,(72):197-199
作者通过对江苏省近十所具有代表性的职业院校及企业进行调研,发现"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确实给职业教育带来了生机活力,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工学交替已成为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成为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良好途经,从根本上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以工代学"苗头的出现,将学生当做低廉的劳动力。职业院校加强对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认识与制度管理,用行动来切实贯彻"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职业教育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角度对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探索,总结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历史演变,综述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实践创新,阐明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并概括了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前瞻,以期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中不断深化人才培养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龙德毅 《职业技术》2006,(20):14-17
在中国职教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的学术报告中,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龙德毅以东道主的身份带着天津多年以来对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探索经验,总结了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历史演变,对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实践创新进行了综述,阐明了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文章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生动而科学地为新时期职教工作者如何在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下创新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部委     
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加强农村劳动力技术培训;进一步推动劳务输出工作;职业教育面向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出台。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论述了建设国家教育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意义,着重探讨了教育改革试验区职业教育改革试验的主要内容,并对如何做好教育改革试验区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细解"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作为近两年来职业教育在概念上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日渐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部继2005年8月在天津召开工学结合座谈会后,2006年3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2006年10月25日,为期两天的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在青岛闭幕.伴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半工半读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2006年中国职业教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河南省、教育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签订以后,以职业教育攻坚计划、试验区实施方案和河南省中长期教育规划为代表,河南职业教育的制度创新蓬勃发展并具有鲜明的特征。攻坚计划为试验区建设奠定基础,试验区实施方案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指导文本,以河南省中长期教育规划为代表的远期规划也在职业教育制度创新上积极尝试,而三年来的职教实践则检验和校正着制度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