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国民性"一词引入中国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关于国民性话语一直存在着众多争议。因此,厘定"国民性"的有关基本属性是进行国民性研究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
声势浩大的国民性改造思潮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对它的研究已取得不菲的成果.关于改造国民性思潮兴起的历史机制究竟有哪些?该思潮的终极关怀是"国民"还是"国家"?致力于改造国民性的启蒙思想家对中西文化的取舍态度如何?对他们的不同关照或立场又能做出怎样的流派划分?本文将研究中涉及的问题主要概括为如上这些方面,并进行了简要评述,并藉此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该研究的价值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教育与国民性的关系研究已有百年的历史,百年的研究形成了教育养成国民性论、教育改造国民性论、国民性影响教育论和相互作用论等不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有的研究程度。目前对教育与国民性关系研究尚存在国民性概念众说纷纭、研究表层化、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提高认识水平,拓宽研究视角,加强实证研究,运用教育学视角解读教育与国民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马林森的比较教育思想继承了历史-人文主义研究传统,“国民性”是理解其比较教育思想的关键。本文以马林森的代表作《比较教育研究导论》为基础,透过三个方面对其比较教育中“国民性”思想进行了解构,国民性思想提出的背景、国民性的含义及其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马林森的比较教育思想继承了历史-人文主义研究传统,"国民性"是理解其比较教育思想的关键。本文以马林森的代表作《比较教育研究导论》为基础,透过三个方面对其比较教育中"国民性"思想进行了解构,国民性思想提出的背景、国民性的含义及其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和陈寅恪都对国民性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和研究.在技术层面,他们对国民性内涵的把握不尽相同,对中西国民性比较的层次不同,对人事之学的具体评价也不同.但是在研究视角和关于国民性的基本结论方面,他们的思想却惊人的一致:都是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国民性问题,并且抓住了国人注重实用的价值取向这一国民性问题的根本.这既是他们国民性思想的最大特点,也是他们思想最有价值之处.  相似文献   

7.
我国历史上的家族社会结构,派生出伦理差序关系,影响波及后世熟人文化、人情文化和平均分配理念,造成对社会法律公正持怀疑态度。因为传统儒学文化具有显明的现世思想,社会缺乏神性宗教和神性敬畏,实用主义色彩浸染了民众心理。朝代不断地更替,国家心理被动。依赖文化传统,我国延续了悠久的历史文明,形成了民族多元化和思想包融性。认识历史文化对国民性影响之深远,有利于历史文化的批判继承、理解当今社会存在问题的历史根源、国民性之改变和未来社会的文化建构。  相似文献   

8.
曾问吾所著《中国经营西域史》是民国期间关于中国历代经营西域,系统研究新疆历代沿革开发的历史经典之作,向为学术界所推崇。但作者曾问吾之生平,由于种种历史因缘,极少为外界所知,有关地方史志之记载,极为简略,或语焉不详,甚至讹错记载。本文根据有关史志资料和曾氏近亲之记述,对曾氏生平事迹及其《中国经营西域史》予以评述,以回应学界之关注。  相似文献   

9.
鲁迅思想研究是学界长盛不衰的课题,但是随着我国对日本文化逐步深入地了解,我们对为之关联的鲁迅思想必有新的可探索的视角。本文试图从中日文化的角度,剖析鲁迅思想形成的外来因素。特别指出鲁迅的思想在中日交流关系中主要形成了改造国民性意识,拿来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国民性改造思潮是近代中国诸多爱国思潮的一种,其中以邹容的有关思想最为深刻,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邹容也由此成为近代中国倡扬国民性改造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以《革命军》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邹容的国民性认识作了阐释,并指出,在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下,邹容的有关认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形成 ,既有中国近代特殊历史背景的影响 ,也有深刻的思想文化渊源。概括起来 ,其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它是中国近代化运动层层推演的必然产物 ;二、沉重的民族危机 ,使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思维角度发生变化 ,由对社会客体的思考转到对社会主体的探讨 ,即对人的素质的思考 ,对国民性改造的关注 ;三、西方文化的输入与中西文化的冲突 ,为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的不断深化以及对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探索 ,提供了新的参照系统 ;四、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深受日本、欧洲启蒙思想家关于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影响 ;五、中国传统儒家思维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敦煌是我国古代体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作为敦煌的集中反映,敦煌壁画蕴含着丰富的古代体育文化内涵.目前对敦煌壁画的体育研究,采用图像研究和文献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不仅描绘了众多体育项目的历史渊源,而且揭示了古代体育文化的丰富内涵.然而,研究方法多元化还有较大发展空间,研究内容在体育项目古今发展脉络方面较为缺乏.  相似文献   

13.
对外汉字教学发展与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为界,分前后两期评述现当代对外汉字教学与研究发展概况;按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内容,分专题评述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政治参与作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整个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时期。江苏作为国民党政权能够真正掌控的地区之一.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等研究方法,通过丰富的史料,对民国江苏民众团体政治参与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历史考察,大体总结了民国江苏民众团体政治参与的若干特点,大致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15.
人格和认知是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两大基本领域,对二者的研究具有不同的历史传统、内容和方法论取向,二者分属不同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其理论和研究都很少有交叉。尽管许多心理学家为促进其融合做了相当的努力,但这一过程远没有完成。未来的研究如能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取向出发,通过寻求表征人格特质的有效行为指标,则有望促进二者的融合过程。然而,针对人格特质开展的认知实验研究具有脱离传统人格特质研究的生态化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同时引入现场研究和纵向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16.
当下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历史感缺失已日益成为制约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这种历史感的缺失主要表现为:(1)历史知识的缺失;(2)历史意识的缺失;(3)历史情感的缺失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前人关于现代文学性质的诸种说法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新民主主义”说产生的原因、作用及其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18.
方志为“地方百科全书”,其史料价值具有内容丰富、可靠性强和补国史之缺,详国史之加略的特征,对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社会史和自然科学史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民族危机孕育了梁启超自觉的历史教育意识,推动他开拓了近代历史教育的道路。梁启超以“新民”和提供“国民资治通鉴”为目的,以近代报刊为推行历史教育的主要手段,将丰富的历史内容和近代观念传达给国人,以期实现救亡图存的目标。这种历史教育思想孕育着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雏形,顺应了中国社会与中国史学走向近代的要求。虽然它还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也显示了很高的社会价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