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思想教育。而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活动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才能真正内化。  相似文献   

2.
"无痕德育"是思想品德课教育的一种理想境界。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需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追求"无痕德育"的境界,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感染下,在活动的体验中,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无痕"的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3.
张有军 《教书育人》2013,(22):31-32
目前,学生在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过程中总感到枯燥无趣而且难以理解,要改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课堂效率不高的局面,必须满足学生成功需要,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课堂才能充满活力,学生思想品德在主动的探究中获得内化提升。  相似文献   

4.
正一、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理解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就是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生活情境,将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入思想品德课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主动探究社会现实,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生活和自我成长。生活化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课老师在教学中回归生活,开放课堂,唤醒学生主体参与的自觉意识,将社会现象和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需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追求"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感染下,在活动的体验中,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思想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6.
思想品德课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人格发展的大量研究表明:只有在积极的活动中才能促进人格健康发展。思想品德课强调的是体验和感悟。那么,如何让学生,尤其是刚刚由幼儿园过渡过来的低年级学生能够在思想品德课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呢?要使低年级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思想品德棵的教学活动中,而又要保证教育形式与教育目标不脱节,推行游戏化学习应该不失为一种良策。  相似文献   

7.
杨守学 《湖北教育》2005,(12):38-39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进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陶冶性情、升华人格、发展能力、提高觉悟是思想品德新课程反复强调的教学理念,是顺应课改新形式的教学方式。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呢?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教学重理论灌输,轻情感培养,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受教育者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造就了一个个在课堂上和生活中表现截然不同的”两面人”。为了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就必须坚持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心灵出发在课堂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把学生学习的背景生活化,打通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选取学生在生活中所关注的话题,激励学生要在体验中生活,生活中体验,并且在生活体验中发展自己.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中实现体验学习的策略可以归纳为“生活—教学—生活”循环中的不同体验.教师要将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认识、发展能力,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选取学生在生活中所关注的话题,激励学生要在体验中生活,生活中体验,并且在生活体验中发展自己。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中实现体验学习的策略可以归纳为"生活—教学—生活"循环中的不同体验。教师要将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认识、发展能力,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自身的行为体验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其思想,因此思想品德课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各种行为活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小学品德课担负着教育学生辨是非、明善恶、识美丑和懂爱憎等的德育任务。如果离开了情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2.
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思想品德课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通过有效途径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是摆在每个政治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促进学生道德践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情感教学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积极化的过程。热爱学生必须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和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发展的品德要求和自主选择。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依赖情感的力量,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把知识教学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在思想品德课中注重情感教育,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思想品德课体验教学的含义和思想品德课体验教学实施的重要意义,对思想品德课体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提问能力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思想品德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时代性、社会性,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必须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支持。因此,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课程领导力的作用,有效整合和运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主动体验,才能更好地丰富教学内容,提升价值情感,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的学科育人价值。本文就思想品德课整合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体验、提高教学实效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课是对初中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它不仅在学科德育工作中,而且在整个德育工作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准确把握本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和挖掘新教材的德育资源,把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与情感体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本人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依据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感恩父母教育进行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17.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自身的行为体验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其思想,因此思想品德课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各种行为活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18.
思想品德课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人格发展的大量研究表明:只有在积极的活动中才能促进人格健康发展.思想品德课强调的是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19.
“人文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它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思想品德课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只有切实抓好教学过程、教学环境建设和教师素质三个环节,才能促进学生自身人文精神的建构,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有些老师认为思想品德课内容空洞,课堂难以生动;也有不少学生反映上思想品德课“味同嚼蜡”。难道思想品德课就注定“了无生趣”吗?当然不是。根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体验,要想让思想品德课生动有趣,学生乐学爱学,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三种“气质”——正气、朝气、灵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