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情境素材建议”作为独立模块进行呈现,彰显了对“情境素材”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对“情境素材建议”在“2022年版课标”中的地位和作用、呈现数量、不同维度下具体内容的特点和价值进行分析,以及与“2011年版课标”和“2017年版课标”的比较分析,研究认为,情境素材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建议和启示包括:情境素材使用要与化学教学内容相融合,挖掘素材承载的学生必备核心素养;从真实情境素材中寻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开展项目式学习;深入挖掘情境素材的潜在教学价值,促进课堂质量的提升;准确把握同一素材在不同主题或学段中的价值,注重跨学科素材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终把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作为重中之重,《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倡导情境化教学”,并新增“情境素材建议”,足见课标对情境创设在物理课程教学中作用的重视程度.鉴于此,本文拟重新回顾情境教学的历史和理论基础,分析物理课标中涉及“情境”的内容,讨论中学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必要性,进而提出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建议,以期供一线物理教师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关于“认识负数”这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较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发生了较大变化。2011年版课标的相关描述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量。而在新课标中,明确把“认识负数”移到了第四学段(初中),但在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综合与实践”板块中增加了与负数相关的“主题活动1:如何表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该内容的教学要求是:在真实情境中,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与工程实践”作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引入的重要内容,使得工程教育的关注度也随之增高.本研究以摩尔等人建构的工程教育框架为研究工具,对比分析新旧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部分的工程教育元素.从整体数量来看,新课标中工程教育元素达成全覆盖,总频次近乎达到旧课标的3倍;聚焦主题内容分析来看,新课标中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主题侧重于部分工程指标的调整变化,新增的跨学科实践主题则几乎囊括了全部工程教育元素,并重点突出实践活动.基于此提出多维渗透工程元素,注重科工整合实践等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的颁布与实施,必然带来地理课堂教学的变化.如能深入理解《2011版课标》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课标》)的区别和联系,领会《2011版课标》的修订意图,把握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必然能更好地改进课堂教学.本文以“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为例,探究新旧课标的变化,探索课堂教学应对策略.一、“地球和地球仪”内容总体变化1.新旧课标内容对比“地球和地球仪”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之一,对其它地理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不论是《2011版课标》还是《实验稿课标》都很重视.因此,从位置的安排上来说,它都被作为地理学科的开篇,排列在课标的首要位置,这样从远到近、从大到小的安排顺应学生认识知识的特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那么新旧课标对于该部分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表1进行如下对比.  相似文献   

6.
本轮新课标修订的重要变化之一是对课程内容作了结构化调整。本文从新旧课标课程内容的对比分析出发,具体分析了“数与代数”领域的两个学习主题——数与运算、数量关系,阐述了各学段“数与代数”的内容要求及学业要求,并针对数概念、数运算、数量关系的教学提出针对性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划分的四大学习领域之一,是落实学科育人和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对《2001版课标》《2011版课标》和《2022版课标》中“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实例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从实例的变化特征、情境特征、类型特征进行量化分析,从实例的诠释性、价值性、功能性进行质性分析,最后基于实例质与量的变革提出对数学教材建设、数学教学实践和数学教学评价三个维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情境”是新时期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完整理解“情境”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前提。基于中西方学界对“情境”的不同认识,分析指出完整理解语文课程中的“情境”应在新课标整体框架下进行,在与2011年版课标的比较中理解其发展,重新梳理“情境”类型与含义。教学实施时,应确立语文课程“情境性”理念,统整课程内容,设计统整的、系列的学习情境,优化评价情境。  相似文献   

9.
栾长伟 《辽宁教育》2022,(21):17-21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相对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有了较大变化,新增了四分位数、百分位数、组内离差平方和等新知识的同时,也对简单随机抽样等知识的能力要求层次进一步提高,这种变化对教师是一种挑战。笔者对新课标与“2011年版课标”中“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进行对比,对新增加的内容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人教版2004年(旧教材)和2019年(新教材)发行的地理教材中“产业区位因素”为例,采用统计法和SEC一致性分析模式,从图像系统的数量、类型与课标的契合度等三个方面对比研究,发现新教材图像系统的数量与密度均减少,但质量提升。图像类型方面,地图与景观图的占比在新旧教材中始终最高,漫画占比均最小。通过计算得到新旧教材的P和P0,比较发现新教材图像系统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的一致性高于旧教材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2003版课标”)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2022年教育部公布了新课标,与旧课标相比,新课标对尺规作图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因此相应地在修订初中数学教材时,也要对相关内容做适当的调整与修订.目前初中数学教材正在修订,笔者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与新课标尺规作图相关内容为例,对照新课标,结合自身研读课标、研读教材的体会,提出了初中数学教材中新课标尺规作图相关内容修订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提出物理课程的目标要求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要实现课堂教学与课标要求的有效对接,需将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转变到以知识为基础和中介、以思维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正确轨道上来.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类型分析与层级划分;在林崇德教授关于思维型课堂教学四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构建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并以“密度”的教学为例,对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的实施策略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3.
对新旧版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教学建议”进行要点对比,分析新版课标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细节变化,归纳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变化趋势:初中生物学课程正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健康及认知发展特点,提高对实践能力的重视度,强调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间的融合度。  相似文献   

14.
建模观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基于此课标,以“内容分布、问题情境、问题表述、建模过程要素呈现”四个维度为框架,对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建模的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并对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陆军 《物理教师》2013,(12):11-13,15
2011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简称《课标》)中频繁提到“科学方法”,凸显了科学方法在新课标中的重要性,科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科学方法在《课标》中的定位以及如何把握科学方法教育两个方面论述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相似文献   

16.
李泽钦 《教学考试》2023,(49):64-67
<正>自2021年广东卷物理自主命题以来,经历了两年过渡期,迎来了新课标新教材下的首年命题。如何立足新课标新教材,落实高考改革的“四层”“四翼”,来实现高考评价体系所要求的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目标?本文以2023年高考广东卷物理第11题为例进行分析,提出教学启示以期为新时期的物理实验教学提供参考。本文依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第四章第四节明确提出的高中物理学生必做的21个实验内容,再对比旧课标(2003年版)选出了如下几个不同的实验见表1。表中实验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对比旧课标,新课标的实验内容为新增或实验内容的表述要求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该内容历年来都是高考热点,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拓展了初中所学化学知识,而且为接下来的元素化合物学习打下了基础,对学生的化学观念建构有很大帮助。2017年版课标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素养为本”的教学,可通过真实问题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PBL教学较好地响应了新课标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课程内容部分的“实验探究”主题分析,对2022年版《课标》实验教学变革进行了探讨:比较了2022年版《课标》和2011年版《课标》的学生必做实验,分析必做实验内容的变化对教学的影响,反映了2022年版《课标》对“教什么”问题的回答;探讨了核心素养对学业要求的统领作用,分析了测量类和探究类实验育人功能的侧重点,并以案例的方式给出具体实验学业要求的分析范式,反映了2022年版《课标》对“教到什么程度”问题的回答;根据教学建议分析了2022年版《课标》给出的实验教学建议和案例,挖掘了2022年版《课标》理念在实验教学中的体现,反映了2022年版《课标》对“怎么教”问题的回答.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标准”以素养为纲,遴选最能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内容,进行结构化组织,重塑课程内容结构,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载体.本文对新旧课标的“课程内容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总结得出新课标在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上的突破与创新.第一,立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调整课程内容主题;第二,渗透我国古代和现代科技成就,培养爱国情怀;第三,加强实验探究,凸显实验的育人功能;第四,加强跨学科实践,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这些变化都指向一个中心,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学科本位向教育本位转型.  相似文献   

20.
1前言学生必做实验又叫分组实验或学生实验,它有别于演示实验,将学生分成2~4人一组,需要学生到实验室亲自完成实验.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后学生必做实验为21个,与2003版课标的要求相比大幅增加,也多于现在考试说明(全国卷)的要求.分析学生必做实验的变化及其对实验教学的影响,可以帮助教师更好、更快地适应新课标的变化,有利于新课标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笔者对比了2003版和2017版普通高中物理新课标中的学生必做实验,分析了2017版课标中学生必做实验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针对落实新课标发挥实验教学重要作用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