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闻一多,是中国新诗艺苑中的巨匠,又是中国新诗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本世纪20年代的诗歌论评,诸如《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诗歌节奏研究》、《〈冬夜〉评论》、《〈女神〉这时代精神》、《〈女神〉之地方色彩》、《泰戈尔批评》、《诗的格律》、《文艺与爱国》、《先拉飞主义》等,都是极有影响极有份量的文字。这些,连同他与友人、家人的通信中所发表的关于新诗的见解,对我国初期浪漫主义新诗及其诗歌理论建设,无疑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闻一多于1923年6月10日的《创造周报》第五号上,发表了诗学论文《〈女神〉之地方色彩》,提出了一个有见地的论点:新文艺应当是“中西艺术结婚后的宁馨儿。”闻一多所提出的这一问题,直接触及到了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关键环节,然而它在当时没有引  相似文献   

3.
潘世圣同志根据郭沫若《创造十年》中的有关回忆,向我们介绍了一九二二年八月五日在上海“一品香”旅社举行的《女神》出版周年纪念会,但他认为“关于这次纪念会的经过和情形”除了郭老之外,“未有他人留下更为详细的记载”,①却与事实不符。首先,关于这次聚会的发起情形,除了郭老的回亿,郁达夫在当时就专门写过一篇题为《〈女神〉的生日》的文章,发表在聚会前三天的《时事新报·学灯》上,郁达夫  相似文献   

4.
王海艳 《现代语文》2006,(3):120-120
《一个观念》见于闻一多的诗集《死水》,它最初发表于1927年6月23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一直以来这首诗都被看作是闻一多爱国诗篇的代表作,这样解释未尝不可。但我个人认为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闻一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讴歌及立志于坚守、拥抱这种东方文化的决心,并且从中折射出了诗人的性格哲学。闻一多曾在《〈女神〉之地方色彩》一文中将自己的爱国之情与郭沫若的相比较,他说道:“《女神》之作者爱中国,只因他是他的祖国,”而“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他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这种“可敬爱的文化”在《一个观念》这…  相似文献   

5.
再论《封神演义》因袭《西游记》—与徐朔方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朔方同志《再论〈水浒〉和〈金瓶梅〉不是个人创作》(载《徐州师院学报》1986年第1期)一文,在论述中涉及拙作《〈西游记〉〈封神演义〉“因袭”说证实》.认为拙作仅以二书“各五首赞词的对勘为依据,不足以包括它们之间的所有复杂关系”,结果是“偏而不全的取证  相似文献   

6.
《〈字诂〉考识》一书疏通了《字诂》难理解的词语,对《字诂》的解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字诂〉考识》作了分析:一是《〈字诂〉考识》的特点;二是《〈字诂〉考识》的意义;三是《〈字诂〉考识》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陆琦 《文教资料》2011,(30):51-52
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中,主要人物孔子的言行贯穿始终。教师应打破编者选文的逻辑顺序,立足原典,“散”而能“合”,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发现真实的孔子。这理应成为《〈论语〉〈孟子〉选读》重要的教学定位之一。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和《〈通用规范汉字表〉说明》里没有废止《简化字总表》的说法,也没有“表外字不再类推”的内容。由教育部语信司组编的《〈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一书宣布废止《简化字总表》并提出“表外字不再类推”的论断。《〈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是辅导材料,不是政府文件,它没有权力宣布废止《简化字总表》。《简化字总表》没有废,也废不了,"表外字不再类推"必然造成汉字文本繁简混用,严重影响汉语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最近看到两篇内容相似的短文:《中学语文教学》一九八一年第十一期《〈天方夜谭〉小释》和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青年报》的《〈天方夜谭〉避讳》,都说“谭”是避唐武宗李炎的讳,后者还认为“后  相似文献   

10.
最近,福建人民出版社推出“《资本论》研究丛书”第六、七册——《〈资本论〉辩证法探索》(上册)和《评介国外部分学者对〈资本论〉的研究》。作者均为我校学者、教师。《评介国外部分学者对〈资本论〉的研究》是由陈征教授和严正、林述舜同志合著的。马克思的《资本论》诞生一百多年来。国外经济学家对它毁誉不一,资产阶级学者对《资本  相似文献   

11.
许建平著《敦煌文献丛考》已于2005年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该论文集是作者18年来从事敦煌学研究的成果,该书共收集了21篇文章。其中有关《尚书》残卷研究的有《敦煌本〈尚书〉叙录》、《BD14681〈尚书〉残卷考辨》、《敦煌出土〈尚书〉写卷研究的过去与未来》等4篇文章,有关《诗经》研究的有《敦煌〈诗经〉卷子研读札记二则》、《跋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诗经〉写卷》等4篇文章,有关《礼记音》研究的有《唐写本〈礼记音〉著作时代考》、《唐写本〈礼记音〉所见方音考》等4篇文章,有关《刘子》残卷研究的有《敦煌遗书〈刘子〉残卷校证》…  相似文献   

12.
《语丛一》与《语丛三》在内容上有密切联系 ,可以合在一起分为《〈语丛一、三〉上篇》、《〈语丛一、三〉下篇》。然而从版本学上考查 ,《语丛一》与《语丛三》绝不是一册 ,至少是两册。因此 ,考虑到《语丛一》、《语丛三》在内容上的联系 ,以版本学为依据 ,《语丛一、三》可编连为《〈语丛一〉上》、《〈语丛三〉上》、《〈语丛一〉下》、《〈语丛三〉下》四篇 ,两两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论语〉选读》纳入高考内容后的教学方向,认为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文言教学思想。结合2009高考试题的导向信息,作三方面的探究:一是教师需传达出《〈论语〉选读》的平常理,二是让学生唱出《〈论语〉选读》的多彩音,三是师生今读《〈论语〉选读》的辩证性。  相似文献   

14.
仅仅从与五四时代精神的关系视角和层面上解读和定住《凤凰涅槃》及一部《女神》,在这方面,以往的研究已积累了十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约定俗成的阐释模式。然而,对于《女神》是否还诗意地蕴藏着某种超越时代(五四)而可能向所有时代开放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文章从象征的、浪漫的诗性方位细读文本,从《凤凰涅槃》到《女神》,开掘其“诗意的栖居”的陌生的方面,重估其审美超越价值。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自云:“自从《女神》以后,我已经不再是‘诗人’了.自然,我还出过好几个诗集”.尽管郭沫若后来的诗歌技巧较高,但他仍认为《女神》是“最够味的”,因为那是感情高潮时候的产品.《女神》之前,中国诗坛上已有胡适、周作人、沈尹默、刘半农、俞平伯等人的诗作,但《女神》却后来居上.《女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评论界、诗歌界交口赞誉.周扬曾赞扬道:“郭沫若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是第一个可称得起伟大的诗人.他是伟大的‘五四’启蒙时代的诗歌方面的代表者,新中国的预言诗人”《女神》“是号角,是  相似文献   

16.
大就好吗     
如今,文化、出版也和商厦、商都、商城来比“大”了,动不动就是宏大的文化工程,听来十分吓人。 比如说,一个大工程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施蛰存  相似文献   

17.
<正> 鲁迅的十六本杂文集,除《且介亭杂文未编》、《集外集拾遗》外,都撰写了《序言》(或称《题记》、《前记》、《小引》《题辞》)或《后记》(或称《附记》),计有《序言》十四篇,《后记》六篇(即《写在〈坟〉后面》、《〈华盖集〉后记》、《〈伪自由书〉后记》、《〈准风月谈〉后记》、《〈且介亭杂文〉附记》、《〈且介  相似文献   

18.
本刊(小学版)1963年第五期发表的《育苗人》,宣扬了资产阶级的“爱的教育”思想,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带来了十分有害的影响。这一期刊出了本刊编辑部写的《〈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的错误》一文,同时还发表了一批对《育苗人》、《斯霞和孩子》的批判的文章。希望全省教育工作者和读者们进一步开展批判和讨论,清除它们的恶劣影响。近几年来,我们还发表了一些观点错误的文章,将陆续加以批判。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教学语法新编》(庄文中〈在《动词谓语句》的第五种句式“主语+‘动+补’中,讲到“谓语由‘动+补’的动词短语充当。”举“⑥树叶‖绿〈得可爱〉。(巴金《鸟的天堂》)为例。该书将谓语“绿〈得可爱〉”理解为“动+补”的动词短语充当,是错误的。一、这样讲,就与该书紧接着的一节《形容词谓语句》中的(三)主语+“形+补”的例“⑦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朱自清《春》)(?)矛盾,使人无所适从。二、“树叶‖绿〈得可爱〉。”句中的“绿”应是形容词,不是动词。“绿”的后边没有动态助词,也不能加动态助词“着、了、过”。“绿”后没有趋向动词,也没有带宾语,“绿”没有动词的特点。“绿”前可以加程度副词“更”、“越发”等把“绿”看作形容词才是正确的。“树叶  相似文献   

20.
张玉彩 《作文》2024,(12):21-22
<正>《〈论语〉十二章》选自《论语译注》,十二章分别出自《学而》《为政》《雍也》《述而》《子罕》《子张》,内容涉及孔子及其弟子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为人处事等个人修养。《〈论语〉十二章》蕴含着丰富而精深的哲理思考,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可以说“章章金句,字字珠玑”。如何从青少年生活的角度将儒家的思想观点融入现实生活?在教学《〈论语〉十二章》时,我以青少年生活的任务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思想含量和当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