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月十九日上午,奉节县东方红小学前的闹巴池边,有个四、五岁的男孩独自在那儿玩耍。孩子小,无人照管,不慎掉入了池中。“快,救命呀!谁的小孩掉进池子里了……”紧急的呼救声被东方红小学的十三、四岁的刘本军同学听见了。他应声奔向闹巴池,一看,啊!一个小孩正在池中一沉一浮地挣扎。霎  相似文献   
2.
《中学教学语法新编》(庄文中〈在《动词谓语句》的第五种句式“主语+‘动+补’中,讲到“谓语由‘动+补’的动词短语充当。”举“⑥树叶‖绿〈得可爱〉。(巴金《鸟的天堂》)为例。该书将谓语“绿〈得可爱〉”理解为“动+补”的动词短语充当,是错误的。一、这样讲,就与该书紧接着的一节《形容词谓语句》中的(三)主语+“形+补”的例“⑦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朱自清《春》)(?)矛盾,使人无所适从。二、“树叶‖绿〈得可爱〉。”句中的“绿”应是形容词,不是动词。“绿”的后边没有动态助词,也不能加动态助词“着、了、过”。“绿”后没有趋向动词,也没有带宾语,“绿”没有动词的特点。“绿”前可以加程度副词“更”、“越发”等把“绿”看作形容词才是正确的。“树叶  相似文献   
3.
一、给学生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以动力我们知道,只有当学生对数学具有强烈的学习心向时,他们才能在学习中表现出高度自觉而主动的态度,才能认真地注意所学的内容,热烈地追求和探索所学的知识,才能以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认知的内驱力,给学生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以动力。  相似文献   
4.
人老退休以后,怎样来度过晚年,怎样才更有意义和幸福呢?奉节师范学校退休校长陈汉书同志用自己的行动作了回答。老陈今年66岁。1934年入党,是江姐丈夫彭咏晤烈士的战友。1978年因患高血压病离职退休。当时医生嘱咐他不能劳累,不能远行,不能多用脑。可是退休以后,老陈从不肯休息。他不辞劳苦,先后到万县、射洪、上海、北京等地进行调查,撰写革命回忆录。他带病写了《川东游击纵队》、《彭咏晤烈士的事迹》等回忆录40多万字,有的已在  相似文献   
5.
《治学的秘诀》(初中语文六册)中二、三段有病句,三段较多。 1、“试验反复进行着,终于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这句中有两个毛病。一、“理想效果”这个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定语“理想”后边要带结构助词“的”。加不加“的”同定语所属词类和音节数目有  相似文献   
6.
现代大学教育的本身要求将德育贯穿于各个专业学科教育的实践之中,按照现代大学教育的功能来讲它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自觉性原则。尽管道德教育和知识传递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关怀方式,但现代教育学认为人的行为方式无一不受到道德的制约,更何况大学在实施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还有知识创新的功能,正是在这种行为知识的一致上把德育与各专业的学科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了。我国大学德育教育自觉性的丢失一方面在于把大学德育教育与各学科专业知识的教育的对立性理解,一方面在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教育观念主要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进而使大学德育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必须在两个互不联系的专门领域内进行,进而丢失了大学专业学科教育的德育功能。澄清这种对立性理解和消解传统观念对现代大学教育的束缚已成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行”解     
《童区寄传》“行牧且荛”中的“行”,课本注为:“从事,做.”笔者认为这样不妥.先看“牧”.《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牧①放牧牲畜.”《辞海》“牧①放饲牲畜.”这里“牧”都是被解作动词用.结合课文应解为“放牛”.“荛”,动词,打柴.“且”作连词,表示“牧”与“荛”之间的并列关系,可译为“一边……一边……”.由此可知,课本“行”的注解是讲不通的.《中华大字典》释“行”“⑤适也.见【广韵】.《辞海》“适(?)⑤正(?)”作副词用.表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坚持以人为本,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责任。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同时,更加深入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劳动竞赛活动,努力搭建促进各类人才成长发展的平台,营造全员学习、创先争优、人人成才的良好氛围,多渠道培养造就管理、技术、操作等各类人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不要秘诀的秘诀》中这样写道:“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抓一阵子又放了,这就是‘或作或辍,一暴十寒’的状态,必须注意克服。”这句话是有毛病的。作者邓拓同志在此话之前,引用明代学者吴梦祥  相似文献   
10.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高中语文三册《训俭示康》)课本将“鄙吝”理解为两个词,分别注为:“鄙;没有见过世面”。“吝。舍不得花钱。”还有《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文言文选读》(第一册)的注释也与课本相同。这样注释并不恰当。“鄙吝”不是两个词,而是一个词。早在司马光之前的占书中就把“鄙齐”当一个词来使用。《后汉书·黄宪传》:“同郡陈蕃周举常相谓曰:‘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存乎心。”又见《世说新语·德行》。《晋书·周礼传》:“其鄙吝如此,故士卒莫为之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素鄙吝者,欲其观古人贵义轻财。”司马光以后的人也是把“鄙吝”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