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童区寄传》“行牧且荛”一句,课本注为:“行,从事,做。且,连词,连接同时做的两个动作。”把“行”字解释为动词“从事,做”,我认为值得商榷。 首先,从这句话的结构形式看,既然课本注释承认“且”是连接谓语成分的连词,并承认它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牧”和“荛”是“同时做的两个动作”,那么“牧”  相似文献   

2.
童区寄者,柳州荛牧儿也。《文言语法》:表示提示和停顿的语气词“者”字,其中一种用法是用在判断句的主语之后,这种句子一般是不用“是”义诸动词的,此句即例。《古汉语虚词》:“者”字作为语气词,表提示。其中一种用于判断句,主语用“者”提示,谓语用“也”终结,而不用系词。这句可译为“一个名寄的儿童是郴州砍柴草和牧牛羊的小孩”。《古汉语虚词》:“也”有时用“……者,……也”的格式。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墟所卖之。《文言语法》:“布”在此句中是名词作副词用。有些名词和名词语用如副词的,或者表示操作的工具和方法,这类用法可以加“以”字来解释它。这句的“布囊其口”可译为“以布囊罩其口”。(评笺)“布”是名词,在此用作状语,表示动词谓语“囊”的工具。“囊”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罩”的意思,“蒙”的意思,“掩”的意思皆可。寄伪儿啼,……力上下,得绝,《文言语法》:“力”是名词,在此作副词用。“力上下”可译为“用力地一上一下”。《文言词语汇释》:“力”是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上下”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柝tuo析xi折zhe拆chai[附坼]柝,即①。《说文》:“行夜所击木。”《段注》注为“从②者,盖虚其中一则易响,今占敲梆是也。”也就是古。代巡夜打更用的梆子。它的古文字作③,其中④表示房屋,⑤本是干戈之类的武器,此处代表用来打击的工具;⑥代表被打击的对象是木制而能发声的物体。由于篆文把③屋里的“木”提出来作为偏旁,又把⑤稍加变化,写成⑦,而⑧又俗作“斥”,所以后来人们就干脆从简写成“拆”。例如《木兰诗》中就有“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农”的句子。析,古文字作⑨,表示用刀斧一类的东西去劈或削、砍树木,本是动词,…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课本几经修订,注释亦反复订正,然而纰漏仍旧不少。现就1991年来才使用的(必修)课本中有误的注释,择要辨正如下。一、音义误释.例如: 1.“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⑤)中的“适”字,课本注释为“适合、依照”。音义均注错.“适(適)”有两个音项:一读“shǐ”;二读“dí”,“适”当“适合”讲读“shì”。可这儿该读“dí”,顺从的意思。《玉篇·辵部》:“適,从也.”《汉语大字典》音项(二):“dí,义项①:随从,顺从”又正引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的这句诗和余冠英的注:“適,顺从。”  相似文献   

5.
《鸿门宴》中有“道芷阳间行”一句,目前一些注本的解释,我觉得是欠妥贴的。《中等师范学校语文课本·文选和写作·第五册》和《五年制中学高中课本·语文·第二册》《鸿门宴》一课,对“道芷阳问行”的注释是:“[道]取道”。又师范课本“练习”三和中学课本“思考练习”五说:“古汉语中,名词还有一种特殊的用法,就是用来修饰动词,作动词的状语。如‘道芷阳间行’里的‘间’,原意是小道,这里却用作动词‘行’的状语,表示动作的处所。‘问行’就是‘从小道走’。”一些影响较大的著作如《古代汉语》(王力主编)、《古代散选》(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对“道芷阳间行”句的注释,也大体如此,如:  相似文献   

6.
在文言文里,语气词“其”的判定并不难,但要找个恰当的口语词来对译,却颇费周折。试看教材上的几个例子。用来加强反问语气的:①其何能胜?(《冯婉贞》)〖课本注释:那怎么能取胜?〗②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③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用来表示推测的:④其必曰……(《岳阳楼记》)〖课本注释:那一定要说……〗⑤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⑥先生其此类乎?(《中山狼传》) 以上①、④两句中的“其”,课本均译为“那”。  相似文献   

7.
怎样读才对?     
今年《幼儿教育》第五期发表的《四声歌》共十首,其中有三处不妥: 1.第三首中第二句“我吹一只号”的“号”,在普通话里有两种读音:①作名词时读“h(?)o”。②作动词时为“h(?)o”。显然,这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课本对蒲松龄《狼》中的“隧”一词作了这样的注释:“这里作动词,钻洞的意思。”(初语一册237页)显然,课本把“隧”看作是“名词用如动词”了。笔者认为,这个“隧”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而是名词作状语。  相似文献   

9.
画蛇深足的解词《高中语文词语集粹》第四册《内蒙访古》一文有个词条: 屏障:象屏风那样用来作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1页。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条释文有两个毛病: 1.句子不通。“作遮挡”是“用来”的目的,“遮挡”本是动词,这里是名物化用法,而“着”,助词,只能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因此,“用来作遮挡着”一语明显不顺。2.违反逻辑。“屏障”既如释文括注所言,谓“多指山岭、岛屿等”,那么,“山岭、岛屿”等谁能“用来作遮挡的东西”? 《集释》在“编写说明”中说“本书的词语释义,参考了《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等书”,经查《现汉》,对“屏障”的解释是: ①象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②遮挡着。义项①是名词义,②是动词义。《内蒙访古》一文的“屏障”用的是名词义。《集释》参考了《现汉》,却补上一个“用来”,顿使语意变化,实属画蛇添足。  相似文献   

10.
高一课本《师说》“君子不齿”中的“不齿”,注释为“不屑一提,意思是看不起.”此有补充说明的必要。“齿”,《辞海》释:“④并列.《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孔颖达疏:齿是年之别名,人以年齿相次列:以爵位相次列亦名为齿.”《辞海》释“不齿”:“②不能同列,不与同列.表示极端鄙视.《汉书·陈胜项籍传赞》引贾谊《过秦论》:‘陈涉之位,不齿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颜师古注‘齿,谓齐列如齿. ’《诗·鄘风·蝃(?)  相似文献   

11.
《论积贮疏》中“请卖爵子”的“请”字,在课本中没有注释。一些同志把它注为“表敬副词,难以译出”。我认为这种解法不当,提出不成熟的看法与读者商榷。“请”作表敬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前,表示一方对一方谦敬的请教或请求,如“颜渊曰:‘请问其目’……”(《论语·颜渊》)句中的“请”,是表示请教的表敬副词;  相似文献   

12.
四省市编六年制小语课本(试行本)一册第十六课《大雁》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一群大雁往南飞,……”“往”字在这里应读成“wàng”,而教材却错注成“waǎng”。“往”是个多音字。读“wǎng”时,当去、到讲①作动词用,如:往返、来往。②作介词用,跟处所词组合,用在动词后。如:车开往北京;信寄往大连。③副词“往往”也读作“wǎng”。“往”作介词用时,组成的介词结构只有用在  相似文献   

13.
《赤壁之战》有“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句。课本注为“有的(向着)那边,有的(向着)这边。”显然,“有”字未作交代。“有”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按《辞海》“有”通“友”。友,亲善也,是动词。此句可译为“有的亲善那边,有的亲善这边。”文言“有”字是个使用较频繁而又易为人们忽视的字。高中第二册文言课文中,“有”字出现105次。课本只注释了三个而且都是“通又”的重复注释。笔者以为,“有”为动词,作谓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有“发生”、“产生”、“得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李愬雪夜入蔡州》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进城梯而下之.”课本的注释是:“(李进城)用梯子引下他来.”根据课本的注释,我们可以推导出句中的“梯”和“下”的解释,即“梯”译成“用梯子”,实际上是看成名词用作状语,“下之”译成“引下他”,实际上是看作一般动宾关系.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梯”应译成“搭梯子”,是名词用作动词;“下之”应译成“使他下来”,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全句是两个动词共戴一个主语的连谓式单句.用符号表示是这样:进诚梯而下之.  相似文献   

15.
一、“相如谓秦王曰:‘……且秦疆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其中“一介之使”,课本和《历代名篇选读》都注释为:一个使臣;介,通个。查《辞海》“介”:通个;通芥。又查“一介”:①犹—个。②介,通芥,草芥。也形容轻微。我认为,“一介之使”的“介”不是“个”而是“芥”,引申为“轻微”。因此“一介之使”应译为“一微小(指职位)的使臣”。理由是:首先,“之”在古文中可作代词、助词和动词。这里显然  相似文献   

16.
说“一轮”     
鲁迅《祝福》中描写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一轮”,课本注解“转动一下”。把“轮”做“轮转”解,这是有根据的,如《吕氏春秋》中《仲夏纪·大乐》;“天地车轮”,便是一例。《越谚》有释:“轮”作“(?)”,解为“(音)轮,思也。又,(?)-(?)”。章太炎的《新方言》有注:“(?)”也作“仑”,浙江方言令人自省曰:肚里仑一仑,或叫(?)-(?)。(?),即“校”,音ji(?)o(较),如常言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几个句子存在着一定问题,兹摘录出来加以评改,供有关老师作参考。1.清晨,林中谁最快乐?是可爱的小鸟,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唱歌,一边梳理蓬松的羽毛。(第二册《“红领巾”真好》)说小鸟一边唱歌,一边梳理蓬松的羽毛,是不合逻辑的。“一边……一边……”是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如“他一边散步,一边嘴里哼着小曲儿”。然而,小鸟“唱歌”与梳理羽毛是无法同时进行的,因为无论是“唱”还是“梳”都必须用嘴。其实,这里应该用另一对关联词语“一会儿…  相似文献   

18.
在古汉语中,“为(w(?)i)人……”中的“为人”是什么意思,一般语法书和古文选本大部未作解释。有的同志把“为人洁白晳”(《陌上桑》)中的“为人”解释为“其人品”(见《中学语文教学》85年第1期龚识《“为人洁白晳”的“为人”》)。我认为不妥。在“为(w(?)i)人……”中,“为”是动词,相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在教授新编高中语文课本过程中,发现古诗文中有的注释可以商榷.现提出几条肤浅意见,就教于教材编者与各位同仁.(1)《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课本注:“质,砧.”应解为“质”通“锧”;“锧”,砧也(《高中语文》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2)《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请完璧归赵.”课本注:“请,动词,仅表示歉逊的语气.”我们以为欠当.首先,“歉”是别词,应为“谦”;“请”原是动词,在此是一个谦敬副词,而非动词(教材版本同上).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的“落英”该当何解?课本注为“落花”,查有关选本也注为“落花”。《辞海》注:①落花。②初开的花。可见课本及选本之注是取了“落英”义项中的第一义项,把“落”作“掉下来,往下降”之意来解释的。但是细读课文,体味意境,则会发现,这种解释是不够妥贴的。这几句写的是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情况。陶渊明为了把这世外桃源写得无限瑰丽美妙,起笔就非凡脱俗,极力渲染,先色夺人:(溪水潺潺,清澈碧净)两岸桃树蓊郁,花儿乍放,红的、白的,……与那片片绿茵芳草相映成辉,画意盎然,情趣无限,这是多么美丽的境界!因此,使渔人“甚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