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教育批评而言,到底如何看待,究竟是批评本身有问题,还是对批评的认识和运用方面存在问题呢?对此,我们做了调查。一、批评在中学教育管理中运用的现状调查为了了解中学教师和学生对批评的认识和感受情况,我们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包括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包括11题,学生问卷包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中,教师依法享有获得公正评价权、知情权、名誉权、学术自由权、申诉权等诸多合法权利。当前由于高校管理权的强势介入,学生评教制度整体失范并走向异化。同时,评教过程中学生滥用评教权、教师权利救济体系不完善等各种原因都极易导致教师的合法权利受损。高校必须坚持依法评教理念,构建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校内治理体系和有效的权力监督制衡机制,合理设计学生评教制度,逐步完善教师权利救济程序,有效地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3.
代礼学 《考试周刊》2014,(19):160-160
文章对中学教育管理中的赞扬方式、批评方式、谈话方式等交流手段进行了剖析,通过这样的形式有效提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质量。  相似文献   

4.
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既是教育管理民主化的产物,也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需要。教师专业化促使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日趋成熟。作为专业工作者的教师更加要求享有专业自主权,即在专业领域自主决策、自我管理;同时教师对于学校中与自身或专业密切相关的事务必然也要求参与,这可以说是教师专业自主权的自然延伸。显然,传统的那种远离情景的决策已不适应。作为“情景中”的教师更了解情境也更有发言权,因此现代教育管理更需要教师的参与。  相似文献   

5.
小学班级教育管理中,教师的语言评价对于学生行为习惯、身心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两种主要语言的评价手段——表扬与批评,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灵活运用,注意场合和时机,把握好管理尺度,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与行为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99):156-158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带有比较明显的惩戒性质。就批评的真实内涵来看,它虽然是对不当或错误行为的指出与纠正,但是在教师教育管理日常行为中,往往忽视了批评所具有的中性特点,即对批评的本质的确定。这使得批评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往往被作为一种对学生过错行为的指责与训斥,甚至是一种变相体罚的手段。特别是在小学生认知能力和心理尚未成熟的情形下,教师的批评手段如果不能真正体会其真实的内涵,往往采取一种任意或随性而发的方式,势必日益挫伤甚至打击学生对过错的认识与自我恢复的心理自觉,并且不利于良好的班级管理态势的形成与营建。因此,对批评内涵的重新思考,并且建立对当下小学班级管理中批评性质的反思与评估,对有效探究符合教育基本规律和儿童认知特点的批评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姜开颖 《班主任》2008,(1):43-43
作为教师,我们比较注重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比如劳动权、获得报酬权、休息权,等等。但在平时的工作中,不少教师却有意或无意地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利,直至学生及家长依法维权时,才恍然大悟。现择要列举一些学生的合法权利,供老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周彦书 《宁夏教育》2011,(11):69-69
批评教育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然而,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许多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却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作为成长中的学生,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即使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十分到位,也不可能杜绝学生犯错误。因为他们正是在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因此,教师应当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要进行科学的教育,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9.
作为教师,我们比较注重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比如劳动权、获得报酬权、休息权,等等.但在平时的工作中,不少教师却有意或无意地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利,直至学生及家长依法维权时,才恍然大悟.现择要列举一些学生的合法权利,供老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就教育批评而言,到底如何看待,究竟是批评本身有问题,还是对批评的认识和运用方面存在问题呢?对此,我们做了调查。一、批评在中学教育管理中运用的现状调查为了了解中学教师和学生对批评的认识和感受情况,我们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包括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包括11题,学生问卷包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的法制意识也随之不断增强,依法治校的呼声日益高涨,依法治校已经成为目前学校管理的主流。然而,在今天的学校教育管理中还存在着以权代法、权大于法和违反法律的现象。因此,学校如何坚持依法治校,仍然是目前学校教育、管理中极为重要和极为敏感的问题。依法治校涉及政府环境、社会环境等众多方面,而本只就学校内部的教育管理来探讨何以做到真正依法治校,即学校如何尊重教师的合法权利和义务,如何保障学生的各项权利。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中,教师依法享有诸多权利,如公正评价权、知情权、名誉权、学术自由权、申诉权等。但由于评教制度设计理念缺少法纪和权利保障理念,导致评教制度整体失范并走向异化。同时,评教中学生滥用评教权、教师权利救济体系不完善等各种原因,都极易导致教师合法权利受损。因此,高校必须坚持依法评教理念,构建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校内治理体系和有效权力监督制衡机制,科学设计学生评教制度,弥合评教中教师和学生分离状态,逐步完善教师权利救济程序,有效保障教师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中学教育管理中的表扬艺术,批评艺术,谈话策略等沟通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与同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与学生产生的纠纷不断,学生的合法权利得不到尊重,这反映出目前我国高校在管理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能回避、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对学生权利的法律缺失进行研究,以期实现对学生正当权益的维护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班会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应该追求实效。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师要用真心去感染学生,用热心去帮助学生,用慧心去引导学生,将学生的角色定位从学校的"学生"转变为真正的"社会人"。班会课需要真情,需要正能量。  相似文献   

16.
黄建 《广西教育》2014,(29):63-63
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来管理班级,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班级的建设和学生的发展。一、运用赏识教育管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运用赏识教育策略取得的效果要远胜于批评教育。德国著名教育大师卡尔·威特说:"孩子们更加适应表扬与鼓励的管理方式,并且这样也会使他们的良好行为得到保持,这是因为这种行为方式已经成为了一种  相似文献   

17.
人性化管理,已成为当今教育管理的理念之一,激励教育、赏识教育等教育理论已成为主流理论,敏感的人们似乎谈惩心惊、谈罚色变,面对违规、违纪的学生,教师不敢严格要求,也不愿批评,生怕冠以“变相体罚”之名,生怕扼杀学生个性发展。但是,不容回避的是,批评和表扬是老师管理学生的两种基本方法,“教育”本身就包含着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瞻弱、不负责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专升本"学生作为本科院校的特殊群体,有鲜明的心理特征。教师作为学生思想和职业规划教育的骨干力量,在管理"专升本"学生群体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针对"专升本"学生的特点合理引导,不断加强"专升本"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没有批评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学生的周围不能只有鲜花与掌声,恰当的、科学的批评对学生成长是非常有价值的。然而,学生被老师批评后往往心情沮丧、态度冷漠,老师的话也就成了他们的耳边风,久而久之,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就会陷入被动。那么,怎样让学生在接受批评后心里开满了鲜花、回荡着掌声呢?笔者觉得,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教育管理已经成为了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创造出适宜于学生和教师发展的、自由宽松的人文环境,使学生和教师的价值和个性得到尊重.在按照国家法律进行教育管理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和教师的情感因素,重视人本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