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语文课文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文性教育元素,《敬畏自然》及课文所在单元的教学无疑是这方面很好的切入点,本文试图从《敬畏自然》一课的教学,讨论如何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正>"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敬畏自然》这篇课文运用恰当的说理方式,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文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以自然和谐理念为指导,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课程大纲中有向生态方面的教学内容,生态教育成为了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其集中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形成情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通过对《品德与社会》教材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同时结合多年品德课程教育实践,提出一个生态教育的基本框架,并探讨生态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生态理论为研究《呼啸山庄》提供了新的视角。《呼啸山庄》中所描写的呼啸山庄及居住在山庄里的人们是自然的化身;画眉田庄及田庄中的居民是文明的代言人。《呼啸山庄》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蕴含了人类历史上从膜拜自然、敬畏自然到过度掠夺、压榨自然再到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伴随着当前生态问题的日益凸显,《呼啸山庄》中所影射的文明与自然的关系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教学意图】 《敬畏自然》一文是对大自然、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与思考。作者对长期支配人们的一些观念进行了质疑,并提出了“敬畏自然”的命题,强调“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告诫人们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发展,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文章富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极富意韵,所以本课应把抽象的道理具象化,整体把握课文时应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具体研读课文时力图通过情景教学法、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等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来理解文本,巩固知识、培养能力,体会作者深邃的忧患意识,认识自然.爱护自然。  相似文献   

6.
常曼青 《海南教育》2014,(10):57-57
在生命世界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亲近自然、欣赏自然、感受生命、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的价值观教育,对于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让学生亲自观察、亲身体验 这学期,五年级学生要上《做一个生态瓶》的课,为了做好上课前的准备,我让学生在9月16日提前准备了一些小鱼、小虾带到学校。  相似文献   

7.
【教学设想】《敬畏自然》这篇课文出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本单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树立人文关怀意识,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等。我们知道,人类对自然的情感,有古老的原始敬畏,也有当下情境里的科学、  相似文献   

8.
张晓明 《考试周刊》2014,(72):28-29
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失落的秘境》,展现西方现代文明与传统的丛林文明之间的冲突,传递出作家非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观,以及敬畏自然、回归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想。  相似文献   

9.
胡大清 《湖南教育》2005,(23):34-34
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因此寓环保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一、结合环保课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教材涉及环保的课文不少,以八年级下册三单元为例,五篇课文都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这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时机,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领悟课文,促使他们自觉成为环保的参与者和宣传者。如讲授《敬畏自然》这篇课文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0.
张学万 《云南教育》2002,(13):30-30
一、优化教学目标,突出素质教育特点自然课文教学目标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要求,以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和社会需求为依据,结合学生实际,既要有知识教学目标、能力发展目标,还应有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在教学自然课文时,应注意思想品德教育目标的渗透。如,教学《空气的污染和保护》、《保持水土》、《保护大自然》这几篇课文时,应补充“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这样的思想教育目标,让学生明白保护大自然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人都要关心,人人都要尽力,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又如,要联系教材中关于世界物质的多…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观念,最关键的就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精神是强化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最有效的方式,则是依赖于生态文明教育,在最基础的教育教学中展开。化学是初中学生的基础课程,并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所以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至初中的化学教学中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为使学生更好地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敬畏生命、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以《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为载体,从生态伦理的高度切入,强化了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生命存在感、自然规律美、环保必然性等教育内涵,且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其根本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学教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生态文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找出生态文学的典型作品,挖掘出蕴藏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分层次地逐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然、社会、人文相结合、相协调的生态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4.
《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之一,阐释了道法自然的"合一"观、道生德养的道德观,对当代生态文明教育中应塑造什么样的人,如何塑造人都有所启示。本文梳理了《道德经》中"知足知止、少私寡欲、复归于朴"等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提出教育者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应借鉴"自然无为、图难于易"等方式,最终高效达成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给高等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了解自然,探索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现代大学,特别是农林院校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面对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生态文明教育力度不足、教育教学方式单一、与专业人才培养脱节、师资力量薄弱等不足,利用学校自身办学优势,以生物学实践教学为平台,以实践教学改革为契机,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生态文明素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面向全社会的生态科普和生态道德教育基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窗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实施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具体表现在知、情、信、意、行五个方面,即向人们传播、灌输生态文明知识,培养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敬畏之情,帮助人们树立坚决履行生态义务的道德信念和责任感,帮助人们树立坚定的生态理想和生态意志,将生态思想意识转化为人们的主观行动。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敬畏天命""仁爱万物""取之有度""乐山乐水"等生态伦理思想,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有益启示,有助于大学生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生命、节用资源、热爱自然等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1987,(3)
I、谈自然与语文教学的横向联系1987、1北京教育尹江发 2、也谈语文课中自然常识性课文的教学1987、i北京教育郭宏受 8、《电磁铁》教学片段评析158了、2四川教育惶孟康 4、指导学生记好自然日记1 987、2云南教育盆润 6、《自然》第二册第二单元教学建议19盯、3云南教育赵娟 6、在自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功81、i甘京教育李龙富 7、自然课教学建议三则1981、1/2辽宁教育路培琦 8、《生物的进化》的教学安排1987、VZ辽宁教育王延富 9、《人的消化》的教学设计1987、1/2辽宁教育荃岩 10、自然教学整体改革实验的尝试1987、3辽宁…  相似文献   

19.
倪韵章 《林区教学》2023,(9):113-116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教学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绿色发展观念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影视资源在地理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可行性展开分析,并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第二季为例整理其中的生态文明教学素材。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选择性必修3“走向生态文明”为例进行案例设计,以期将影视资源与地理生态文明教育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敬畏自然》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以浓郁抒情的文学笔触道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在贯彻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态度和价值体验三方面的教育中,以学生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特设计四个教学环节:朗读课文——研读讨论——选点拓展——课中积累。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和思考,进一步体会大自然蕴含的人文价值,激发对自然、宇宙、生命的敬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