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4年—1927年,是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时期.共产党早期的理论家政治家曾竟相提出并阐发了“国民革命”一系列理论问题,成就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其中,陈独秀对国民革命非资本主义前途的论证应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陈独秀在党内率先提出了国民革命的口号,并赋予其新的明确的生命力。1922年3月,他在《造国论》一文中,首次公开要以“国民革命解除国内国外一切压迫”,并提出国民革命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阶级联合的革命。“国民革命”范畴的重新界定,既是陈独秀  相似文献   

2.
1924-1927年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是在“国民革命”的口号下进行的。陈独秀赋予“国民革命”以新的涵义,并在共产国际的理论指导下,阐发了国民革命的领导权、同盟军以及国民革命的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构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共产国际对国民革命非资本主义前途的论述,使陈独秀等共产党早期领导者对中国革命的行程有了清楚的了解,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理论探索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本书论述的主要内容是1924年开始的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关于国民革命与北伐的研究,学术界已有相当成果问世。迄今出版的几部中华民国通史性著作都论及到国民革命与北伐问题,1而且出版了一批与此相关的专著。较有影响的有王宗华主编的《中国大革命史(1924—1927)》(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黄修荣著《国民革命史》(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王奇生著《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江  相似文献   

4.
在国民革命时期,恽代英系统地阐述了国民革命的许多重大问题,明确指出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无产阶级是国民革命的领导者;国民革命是各阶级联合的革命;武装斗争是国民革命斗争的主要方式.恽代英的这些思想是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恽代英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5.
1922年9月,陈独秀提出了一个用以代替“民主革命”的新口号———“国民革命”。陈独秀此举的重大意义,在于揭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的序幕。但他提出“国民革命”的原因及思想根源,至今尚没有深刻的揭示。实际上,陈独秀提出“国民革命”的动因,是为适应国共党内合作的需要。他一方面要解释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合作方式并非与资产阶级合并,另一方面又要把共产国际要求的“民族革命”与孙中山主张的“国民革命”密切结合起来,以便把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引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  相似文献   

6.
曲延春 《德州学院学报》2004,20(1):13-16,20
政治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国民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统治,在国民革命中国共两党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国民革命还扩大了民众政治参与的广泛性,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但同时应当看到,国民革命后建立的国民党南京政府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新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中共党史年表》认为“首次提出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是毛泽东同志(见《年表》第15页及王学启《关于大革命时期的几个问题》)。峋26年9月,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明确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代表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农民问题上的最高水平,但垦,上述命题确不是毛泽东首先提出的。1926年5月,广东省召开第H次农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的《农民运动在国民革命中之地伎决议集为指出:“半殖民地的中国国民革命便是一个农民革命,换句去讲,半殖民地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8.
在大革命准备时期,陈独秀提出国民革命应由中国国民党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共同奋斗.他尤其关注唤起民众,形成革命的联合战线,视民众为国民革命的基础.他还认为,无产阶级必须参加国民革命,因为这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经步骤,在国民革命成功之后,必须争取走向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  相似文献   

9.
师:1926年,在革命根据地广东,到处传唱着这样一首歌(放录音):“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是一首什么歌? 生1:北伐军的军歌。生2:北伐战歌。师:准确地说是《国民革命歌》。那么,国民革命的含义是什么呢? 生:打倒列强,除军阀! 师:非常正确!再具体说说“列强”和“军阀”指的是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陈独秀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国民革命的思想,在国民革命的性质、动力、领导和前途等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陈独秀关于国民革命的思想对于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国民革命的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思想内容的缺陷也影响到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