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_1、e_2是同一平面内不共线的两个向量,那么对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一个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_1、λ_2,使a=λ_1e_1+λ_2e_2.不共线的向量e_1、e_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的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那么,在具体操作中,怎样用e_1、e_2表示a呢?也就是如何确定λ_1、λ_2的值呢?有以下三种基本方法.一、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  相似文献   

2.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知,若已知△ABC内一点P,则向AP→可以用三角形的两边向量唯一表示,  相似文献   

3.
P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存在唯一有序实数对λ1,λ2,使得:→AP=λ1→AB λ2→AC.得:→AP=λ1 →AB λ2 →AC.  相似文献   

4.
<正>一、关于向量表示的系数公式向量在中学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探讨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认识及其应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平面内任一向量都可以唯一的表示为两个不共线向量的线性组合,即如果e1和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该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e1+λ2e2.在填空题中经常出现求系数的问题,下面通过几个例子说明这类问题的求解方法(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揭示方法,下述各例所提供的解法可能不唯一,所提供的解法也未必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6.
<正>一、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解题的根本是"建基设系"所谓建基设系就是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即如果e_1、e_2是同一平面的两个不共线向量,则对这个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_1、λ_2,使a=λ_1e_1+λ_2e_2。  相似文献   

7.
<正>设OA→、OB→是平面的一组基底,该平面内任一向量OP→,总存在唯一的一对实数λ、μ有OP→=λOA→+μOB→成立.这就是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平面向量这一章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向量的基本概念、向量的线性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向量坐标表示的逻辑前提,是用向量法求解几何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从近几年的高考、竞赛试题明显感觉到对这个基本定理的考查力度,尤其对定理  相似文献   

8.
新版高一《数学》下册第五章平面向量第三节“实数与向量的积”一节中 ,介绍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e1、e2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 ,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何一个向量 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 ,使 a=λ1e1+λ2 e2 (此时 ,e1、e2 叫该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 .         图 1这个定理的证明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任给两个不共线向量e1、e2 ,则可表示出向量 =λ1e1+λ2 e2 (λ1、λ2 ∈R) ;(2 )对于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a ,都可以用该平面内的不共线向量e1、e2 来表示 .对于(1) ,由实数与向量…  相似文献   

9.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对平面内一组基底OA、OB及任一向量OP,存在唯一的一对实数λ、μ,使OP=λOA+μOB.文[1]称入、M为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系数,并探讨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系数等值线(等和线、等差线、等商线、等积线)的相关性质,但对于等值线的几何意义(如何求“值”)并未作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在一个平面内,给定2个不共线的向量i、j,任何一个向量→↑OP都可以用这2个向量表示成→↑OP=λ1i+λ2j.若i⊥j,则可以i、j作为基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相似文献   

1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e1+λ2e2.这是一个重要的定理,它反映了平面向量分解的唯一性,利用此唯一性可解决求相交线交成线段比的问题.这类题的关键是:首先选择恰当的基底,再将同一向量用两种不同方法表示,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得出方程组解出.例1求证: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图1证明:如图1,设AB=a,AD=b,AC与BD相交于O,AO=λAC=λ(a+b),BO=μBD=μ(a-b),则b=AB=AO-BO=λ(a+b)-μ(a-b)=(λ-μ)a+(λ+μ)b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  相似文献   

12.
人教A版必修四第94页介绍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e1、e2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e1+λ2e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指出,平面内任何向量都可以沿两个不共线的方向分解为  相似文献   

13.
要学会操作     
数学一册(下)513实数与向量的积中的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e1 λ2e2.一、定理的理解1.实数对(λ1,λ2)的存在性和惟一性:平面内任一向量a均可用给定的一组基底e1,e2线性表示成a=λ1e1 λ2e2,且这种表示是惟一的.2.基底的多样性:平面内任意一组不共线的两个向量都可作为一组基底.3.几何意义:平面内任一向量都可沿两个不平行的方向分解为两个向量的和,且分解是惟一的.二、定理的延伸与拓展1.平面内任一直线型图形,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相似文献   

14.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e1+λ2e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实质与物理中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是一致的.在物理中我们经常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解题.同样在数学中我们也要善于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解题.以下是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解近年的高考题,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α=λ1e1+λ2e2.这个定理揭示了平面向量的基本  相似文献   

16.
郑金 《高中数理化》2014,(17):26-28
把几个有共同起点的向量称为共点向量.三角形内的一点分别与各顶点连线对应的向量把三角形分成3部分,共点向量与各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三角形各"心"对应的指向顶点的共点向量即共心向量,与各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之间也满足一定的关系.通过归纳和证明这些关系式,有助于强化知识结构,深化理解有关平面向量知识.1三角形内共点向量的加权和为零线性加权和的定义为:若有n个参数x1、x2、…、xn,则这n个参数的线性加权和为S=λ1x1+λ2x2+λ3x3+…+λnxn.上式中各参数对应的系数称为权系数.  相似文献   

17.
在现行高中数学课本 (新教材 )中有这样一个定理 :如果e1 、e2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 ,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入λ1 、λ2 ,使a =λ1 e1 +λ1 e2 ,我们把不共线的向量e1 、e2 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这就是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即向量a可用向量e1 、e2 线性表出 .利用此定理中的思想可以解决如下四类非向量问题 .1 求值例 1 若limn→∞(3an + 4bn) =8,limn→∞(6an-bn) =1,求limn→∞(3an +bn) .解 把 3an + 4bn 与 6an -bn 看作一组基底 ,设…  相似文献   

18.
<正>用向量法证明几何问题(未知坐标)时,选用哪两个向量作为基底较合理?一、定理再现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存在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 e1+λ2 e2。二、定理的认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向量理论中最重要的定理,是向量得以用数量进行计算的桥梁和纽带,是向量理论中的里程碑和标  相似文献   

19.
平面向量的概念是从大量的物理背景中抽象出来的,如力(或位移、功)的合成与分解,从而产生平面向量的运算法则: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实数与向量的积,数量积等等.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  相似文献   

20.
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由实数与向量的积推出的,它是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的一种特殊情况,具体内容为:向量b与非零向量a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得b=λa,由于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共线,故上述定理又可叙述为向量b与向量a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不全为0的实数λ_(1),λ_(2),使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