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沈娜 《新教育(海南)》2023,(19):32-33+40
“双新”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要立足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巧用新教材,加强学生文化深度;科学构建单元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策略融合信息技术,打造新型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2.
沈强 《物理教师》2023,(11):40-44
概念理解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基于概念理解的“整体性”“层次性”和“精细化”3个特征来构建“指向素养的促进概念理解的学习模型”.通过基于整合观念的核心概念驱动的聚焦整体;深化探究实践的概念理解达成的层级进阶;关注思维融合的动态概念跃迁的理解精细的3条行动路径,建构和发展学生的概念体系.这有利于学生的概念形成结构化,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和核心素养内涵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明确提出:高中化学教学应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全面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实验承载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是培养“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素养的沃土。然而,实验的探究要扎根原理,联系知识的前因后果,才能真正将素养渗透到学生心间,转化成学生成长的力量。本文以“物质的量浓度”为例,立足素养指向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以使课程传输具有连贯性、逻辑性和科学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张霞 《中学生物学》2023,(11):75-77
运用项目式教学法,设计以融合生态工程基本理论指导、传统文化熏陶和劳动教育浸润为主题的STEM+探索课程。学生自主设计生态工程项目,连接科学与数学知识,建造实境主题生态园“诗经植物园”。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践行STEM+教育理念,培养理工素养,厚植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一、设计思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提出:在深刻领会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化学教学目标,选择合适化学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大力提倡“素养为本”的教学[1]。因此,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尝试依托活动元的形式,开展多种探究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的设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科观念,培养和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内涵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维度。目前,对于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多集中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方式[1]。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是指教学目标源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内容基于真实情境、教学过程的实施有利于素养的内化,关注“教、学、评”一致性,有效开展化学日常学习评价,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2]。  相似文献   

8.
在“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一节教学中,以义务教育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为导向,融合上海本土情境展开情境教学的探索,利用初中生物学知识,通过实验探究湿地的生态功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以“浮力”教学为例,将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与核心素养有机融合,以“联想与结构”促进学生形成物理观念,以“本质与变式”和“迁移与应用”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以“活动与体验”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价值与评价”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相似文献   

10.
“水的组成”是初中化学认识物质微观组成的代表性内容。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设定教学目标,以科学家研究水的组成化学史为情境线,设计学生活动线,形成教学知识线,建构学生素养线,开展基于化学史融合科学探究的“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结合教学实践,从化学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驱动型问题设计及教学评价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金属钠”的教学为例,构建了PCK理论教学设计模型。教学案例中创设了融合“知识、素养、策略、评价、兴趣”五条线索为一体的“素养为本”课程设计体系和方法。利用“知识线”深度挖掘教学内容,“素养线”发展核心素养,“策略线”和“兴趣线”突破难点、激发兴趣,“评价线”诊断目标达成情况,让化学课堂更有效地指向学生个体成长,实现全方位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中职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现状,论述基于“五项融合”的中职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策略:融合经典传诵,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融合榜样激励,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融合案例辨析,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融合公益奉献,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融合情境模拟,促进人文关怀,进一步提升中职护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3.
在“三新”“双减”等多元背景下,将STSE教育理念与地理单元教学有机融合,借助“情境+问题”式教学方法,将地貌单元内容与科学、技术、社会以及环境紧密联系,多角度开展STSE教育,引导学生将知识理论运用于生活实际,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落实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4.
HPS理念下的初中科学课堂融入了科学史、科学知识的本质、科学事业及社会与科技的相互影响等内容,开展基于HPS理念的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文章基于《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采用HPS融合模式对“海陆的变迁”进行课例开发。  相似文献   

15.
基于STEM理念与科学探究素养之间的相通之处,融合科学、工程、技术、数学等要素,引导学生经历凝练、设计、实践、归纳等环节,实现科学探究素养的培育及跨学科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将硝酸的性质融合于“从废旧CPU中提取金”的工业流程中,旨在真实情境中以问题驱动课堂,整合核心知识、方法要素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发展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正>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师积极开展“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实践,主动探索“素养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在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教师应科学制订具体可行、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挖掘教学内容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设计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实验探究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科学思维方式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引导学生在化学知识结构化的自主建构中理解化学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功”教学为例,构建“五环四线”教学模式.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思维进阶的角度设计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与实践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关键品格和必备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设计“微专题”,沿“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这一主线探讨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通过材料分析及真题演练,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归纳并最终形成概念图,从而落实“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以人教版“安全用电”教学内容为例,从创设情境、科学探究、演示实验、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安全用电”课堂教学进行创新,通过创新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情境对话和实践中学习,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