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枝条倒插成活的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国锋 《生物学教学》2005,30(12):42-44
选取本地常见的月季、柳树、葡萄等正插容易成活的植物枝条进行倒插试验.对枝条倒插后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出枝条倒插成活是与植物种类有关,能成活的是柳树.其次与插入土壤部分枝条上芽的数量有关.插入土壤部分的枝条上至少有3个芽,有可能成活.柳枝倒插成活率与插入土壤中的枝条上芽数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2.
张国锋 《科学教育》2007,13(3):35-36
开不同颜色花的月季枝条靠接,原植株枝条上开出各自颜色的花,在此基础上,探究形成层愈合时间和接穗接活的时间。接穗枝条接活后,这株月季就是多色月季。  相似文献   

3.
调皮的月亮     
正月亮很调皮,它想到地上去玩玩,可是怎么去呢?它想了半天,想到一个好主意,它就拉住一棵柳树的枝条。这棵柳树很高,枝条很长很长的,月亮使劲拉着柳树的长枝条,屁股撅着使劲往后用力拽,等再也拽不动了,然后就身体一放松,手紧紧抓住枝条,  相似文献   

4.
修剪花树     
春天快到了,外公拿着大剪刀在花园里给花树修剪枝条。“外公,为什么要将这些花树的枝条剪掉呢?”我好奇地问。“将多余的枝叶剪掉.春天的时候,它们就长得更旺盛了!”外公说。“哦,原来是这样!那我也来帮你一起修剪枝条吧!”我拿起一把大剪刀向枝条伸去。“哎,可不能乱剪!”外公连忙制止我,“这修剪枝条啊,学问大着呢。如果把不该剪的剪掉了,可不利于植物生长啊!”  相似文献   

5.
1选题目的 扦插的枝条生根需要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促进.而生长素在植物茎内是通过筛管,由茎的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的.那么枝条倒插时,枝条在土壤中的一端没有生长素,则不能生根,也就不能成活.但在农村常听说"柳枝枝条倒插可以成活".这使我产生了做柳树枝条倒插试验的想法,想通过实验研究柳树枝倒插能否成活,并分析其原因,从而加深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我家种了许多茶树。小暑过后,爸爸要上山给茶树“理发”。听爸爸说,那是为了让来年的茶叶长得更好。我要爸爸带我一起去,爸爸爽快地答应了。茶树的枝条已经很长,是得好好“理发”了。爸爸拿起大剪刀,喀嚓喀嚓几下,枝条乖乖地往下落。被剪过的茶树一下子显得特别精神。看着爸爸娴熟的动作,我缠着爸爸要试一试。爸爸把大剪刀给我,我的手猛地一沉,好重!我学着爸爸的样子,掰开大剪刀,凑近长枝条,使劲一用力。那枝条竟像钢条一般,纹丝不动,反而震得我的手发麻。爸爸见了,笑着说:“你这哪是剪枝条,分明是给茶枝搔痒。”我赌气一用力,枝条像是故意…  相似文献   

7.
植物的生殖形式有多种多样,园林上常利用植物的枝条扦插进行无性繁殖.同种植物什么样的枝条扦插容易成活呢?本活动主要对杨树枝条的老、嫩,长、短,芽的饱满与不饱满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初一《植物学》课本中用剥去一圈树皮以形成节瘤的实验来证明韧皮部筛管向下输导有机养料的作用。一这个实验必须选用有分枝的枝条,否则就易使小树致死。即使在有分枝的枝条上做这个实验也往往会使枝条死去。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如果让学生动手去做,会毁坏很多树木。怎样采取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即既不能使小树或枝条致死,又达到明显  相似文献   

9.
外源激素对一品红扦插效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品红(Euphorbio pulcherrima Willd.)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成熟枝条经不同浓度的奈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处理后的扦插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当年生枝条扦插比二年生枝条杆插的生根效果好;2)激素浓度不同,对生根效果的影响也不同,其中600mg/L NAA,400mg/L IBA对多年生枝条的生根效果较好,而200mg/L NAA,600mg/L IBA则对当年生枝条的扦插较为适宜;3)NAA和IBA处理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提高一品红扦插苗的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10.
一、通过比较性观察,发展学生的抽象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常采用: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方法。 [例]:在同源器官与同功器官的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第一组材料:山楂的带刺枝条、刺槐的带刺枝条、蔷薇的带刺枝条,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起源得出:山楂的带刺源于枝条的变态,刺槐的刺源于托叶的变态,蔷薇的刺源于茎皮层突起;比较功能得出:主要功  相似文献   

11.
结香·梦花     
曾经看到过一棵树,长得奇怪状的树,它的每根枝条上都少有一个人为的结。我惊异于枝条的柔韧,竟然可以如此轻地打结,但我不知道这些结意着什么。旁人告诉我,那叫梦花树,要在它的枝条上打一个结,便做个好梦。我终于明白人们为么会如此不倦地在它的枝条上结,他们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而它的奇形怪状,是承载了太多的梦。前几天,读到刘莉娜的那篇《四月·随想》,她用她的文字描绘了一种植物———结香花树。“结香这种植物,当它的枝条刚刚长出来的时候,你可以把它轻易地弯起来打一个结,以后这枝条都会如此扭曲着生长,直到它最后长成坚硬的树枝,枝…  相似文献   

12.
南方很难看到空巢。茂密的枝条浓郁的绿色,总是把内部遮盖得严严实实,让人的目光难以穿透绿色进入内部,因此弄不清绿色的内部隐藏着什么秘密。这种遮蔽是没有季节性的,无论是春夏或者秋冬,一概如此。我只有站在大树底下仰望,才能有所察觉。可是,如果冬日里去北方,情形就完全是两样。绿叶尽失只余枝条,枝条大多向上举起,似乎朝着苍天呼喊。枝条的疏朗,令人一眼穿透,直接进入它们的背景。这时,空巢就很清晰地进  相似文献   

13.
橘子红了     
爷爷酷爱盆景,这株橘树是他栽的。扭曲的枝条是修剪所致,也许是为了增加观赏性。至于橘子,只在指头粗细的枝条上挂了两个  相似文献   

14.
在遗传学教学中 ,经常会遇到 :个体表现型与母本性状一致的现象。其遗传方式是否是细胞质遗传呢 ?下面就以具体一例进行分析。1 紫茉莉枝条颜色的遗传紫茉莉花斑植株的杂交结果接受花粉的枝条提供花粉的枝条种子 (F1)发育成的植株绿色绿色白色花斑绿色白色绿色白色花斑白色花斑绿色白色花斑绿色、白色、花斑绿色、白色、花斑绿色、白色、花斑  分析 :从上述杂交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 ,紫茉莉F1植株的颜色 ,完全取决于种子产生于哪一种枝条 ,而与花粉来自哪一种枝条无关。也就是说 ,不论正交还是反交 ,F1的性状与母本表现型一致 ,即母系遗…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物》教材第一册(上)第六章第三节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演示实验的方法指导:“在水中剪取一段木本植物的枝条”,其中的“在水中剪取”之说颇为笼统、含糊,无疑使实验者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琢磨:一是选取水生木本植物枝条作实验材料;二是将选取的陆生木本植物枝条放在水中后再剪取。该演示实验是说明根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只有通过导管才能向上运输到植物全身的证据,是茎的输导作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关键。通过我自己的实验和有关资料证明,“在水中剪取”字样无论从上述的哪个方面理解都欠妥。这可以用陆生木本植物枝条作对比实验来说明。 1、选取两个大小相同、清洁的瓶子,分别在其中装上浓度相同、等量的稀释红墨水。 2、选取两段大小相同、均有七个节的夹竹桃的幼嫩枝条,将一段枝条从植株上剪下后就立即放入预先准备好的水中,另一段枝条从植  相似文献   

16.
以动物名称命名的植物孔令梅龙爪槐:是在槐树上嫁接成长的一种观赏树木。一般种植在公园里或庭院中。它的叶片和花朵同普通槐树差不多,只有枝条与众不同。普通树木的枝条是向上长的,龙爪槐的枝条却向下长,蜿蜒盘旋向下伸展,就像龙爪一样。在龙爪槐低垂的树枝上,长着...  相似文献   

17.
维吾尔族枝条编织是吐鲁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吐鲁番维吾尔族枝条编织的原料和工具、传承人、程序、类型和特征,介绍了吐鲁番维吾尔族枝条编织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从建立博物馆、加强普查力度、尊重传承人的文化权利、深化理论研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进行适度的商业开发等方面进行合理保护。  相似文献   

18.
橘子红了     
<正>爷爷酷爱盆景,这株橘树是他栽的。扭曲的枝条是修剪所致,也许是为了增加观赏性。至于橘子,只在指头粗细的枝条上挂了两个  相似文献   

19.
最近,大眼兔和问号狗对树木着了迷。这不,他们两个又去森林里探索树木的秘密了。树木需要水分树林里,问号狗和大眼兔正站在一棵白杨树下。问号狗爬上树,剪下3根长约30厘米的枝条。他们拿着枝条回家,把末端大约1厘米的枝条剪去。大眼兔找来一个半截的透明塑料瓶,往里面加上水。问号狗将3根枝条插入水中,将枝条连同塑料瓶一起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再小心地往水面上加一调羹植物油。然后,他轻轻拍打瓶身,使油在水面形成一层油膜。大眼兔赶紧用笔在油水交界处画上一道记号,在本子上记录下时间。第二天,他们检查油层的水平线,发现水位线的位置下…  相似文献   

20.
1白色紫茉莉能进行光合作用吗? 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条件需要有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色素分子,而白色的紫茉莉质体不含色素,显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那么它是如何生存的呢?仔细阅读教材发现,白色枝条的叶子是白色的,但是枝条是存在于花斑色植株上的一种枝条,它的营养可以靠植物体统一调配供应,因此它是可以开花结果的。可是当接受花粉的枝条为白色时,所结种子(F1)发育成的植株为白色,这种植株会因为缺乏营养而死亡。所以不存在白色植株,只存在白色枝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