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政治信任是政党执政的基本前提和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乡村社会的政治信任建设,由此产生的政治信任为党夺取革命胜利和巩固执政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党在大力改善农村民生的同时,应注重通过推进民主政治、维持社会公正、规范公共权力运作来建设乡村社会政治信任.  相似文献   

2.
社会建党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在社会革命时代为完成党的社会革命的历史使命而进行的建设新形式.中国共产党在社会革命时代的目标就是进行文化革命和科技革命,实现全民族和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使党的基本路线、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组织运行方式适应新的目标,完成由政治革命向社会革命的转变,党的建设理论也由此得到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理论成为党建的理论基础;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成为党建的根本问题;通过制度创新和民主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先进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掌握科技革命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的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二是掌握文化革命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在完全依靠人民群众的同时,积极用先进文化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三是始终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党的最高宗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加速时期,人才和劳动力结构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矛盾凸显.各级政府普遍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解决技能型人才缺乏问题和为经济发展储备后续力量的重要途径,而忽略它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从长远看,这种职业教育终究是不完善的,因为只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才是保证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也是保证中职学校延伸自身生命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重视执政公信力的建设,六十多年的执政经验表明:提升党的执政公信力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执政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执政的根本目的;始终坚持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执政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把改善党群关系作为执政的坚实基础;始终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始终坚持建设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从党自身览强有力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并加强理论创新,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忠实地代表中国最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一套科学、严密的治党方略;要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由"以党治国"向依法治国的根本转变,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6.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在新时期仍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价值.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资源支撑,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保证,是推动经济改革的助力器,是实现社会整合和民族凝聚的基石.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利于党执政权威的增强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维护学校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应始终坚持把思政工作摆在首位。英语教师要把德育作为己任。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挖掘教材隐形教育功能等途径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的拓展与执政能力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合法性,是政治思维、政治意识最重要、最基本的观念之一,是政治思想文明的重要标志和重要表现。政治合法性对于政治统治的重要性在于,它直接关系着一种政治统治权的权威与效能,关系着它的兴衰成败,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是有着其根深蒂固的合法性基础的。其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主要由党的先进性、道德优势、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优势、卓著的政绩、宪法确立的执政地位所构成。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的拓展与执政能力的提高,是当前我国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根本需要。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的相互作用。一方面,党执政的合法性是其执政能力的基础,巩固和拓展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条件和根本途径;另一方面,党的合法性基础的拓展和巩固又有赖于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本身即是对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的拓展和巩固。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转型过程中如何维护社会稳定是一个重要研究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凝聚社会共识的价值观念,可以从理论基础,思想导向,利益整合和行为指导四个方面维护社会稳定。因此,通过实践中渗透引导,优化社会心理,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和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兼容并蓄中西文化三种途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政府善治是政府运用公共权力管理社会所追求的目标。作为当今我国政治发展的一种目标选择,其实现的基础是公民社会的形成,民本思想的确立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人源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适应新形势所提出的执政理念,而且它还强有力地转变了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手段,使善政的实现有了更为坚实的政治基础。对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来说,执政党必须担负起积极培育公民社会历史重担,只有在公民社会的形成和良好的政府二者都具备的情况下,善治才能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1.
维护社会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新世纪新阶段,由改革深化和社会转型以及利益调整而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进一步凸显了党维护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并提出一系列方针原则,即维护社会稳定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必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矛盾,必须以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的统一平衡关系,必须以政治意识、战略思维和全局观念对待和解决社会问题,从而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2.
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既是现实需要也是政治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这些理论思考为有效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提供了理论武器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3.
转型时期凸现的弱势群体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关键。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在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快速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日渐扩展,是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力量。转型期的中国,充满各种社会风险,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社会政治稳定面临挑战,维护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积极发展非政府组织,发挥其在维护稳定方面的作用,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正义: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人类的价值理性和公共权力的本质特性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性质要求我国政治系统要把社会正义作为价值指向与价值诉求。长期以来,我国缺少对政治系统本身的价值追问和政治实践的价值评价,使得当代我国政治合法性基础面临社会正义的拷问。社会正义不仅应该成为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成为社会制度的建构原则,还应成为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  相似文献   

16.
考察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有关社会稳定思想的论述,得到多方面的启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维护稳定的根本保证是始终不渝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刘少奇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问题作出了深刻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探索。在经济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从生产力的实际出发,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一系列的重要建议,重视"三农"问题,关心对外贸易工作,孕育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政治方面,探索民主政治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在文化方面,关心文艺和文化建设;在社会建设方面,强调分配体制改革、关心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8.
道德模范中“大学生群体”的伦理透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道德模范的人格具有崇高的价值。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所造就的"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实践中涌现出来的、符合社会主义道德价值需求的青年典型人物,它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代人们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追求。深刻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大学生道德模范"所蕴含的道德精神,正确认识"大学生道德模范"的社会功能以及在实践中产生的启意,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看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要发展,无疑要走现代化道路,要把摆脱贫困落后、迅速推进现代化确定为战略目标。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改革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现代化进程,但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新矛盾,要求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谋求渐进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什么方式、用什么途径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党对此进行了长期探索,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这就是: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发展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