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争取中间势力的思想,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这一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下面略作论述,以其从一个侧面加深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一、争取中间势力的重要意义对中间势力缺乏正确的认识,无意去争取中间势力,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明对中间势力实行过“左”政策的重要认识根源,毛泽东对中间势力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则进行了正确估价,指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争取中间势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毛泽东认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共产党如果不能争取中间阶级的群众,并按其…  相似文献   

2.
争取中间势力的思想,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这一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下面略作论述,以其从一个侧面加深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争取中间势力的思想,并非一时权宜之计,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是有着一定的基础和依据的。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在理论上更进一步地研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和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在实践上也能进一步发展我们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中间势力在我国是有很大力量的,不但中国共产党在极力争取他们,以反对顽固势力;国民党顽固派也在极力争取他们,妄图孤立我们.能否争取中间势力,是我们能否战胜国民党顽固派的一个重要因素.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是中间势力中最有军事政治实力的一部分.在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争地方实力派做了大量艰巨复杂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毛泽东政治民主化必要性思想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民主化是夺取抗战胜利的很必要手段,是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需要,是争取中间势力的旗帜,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的内在要求。这一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使抗战取得胜利有了保证;它推动了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它否定了国民党的独裁专制;它为中共与中间势力走到一起奠定了基础; 它也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间势力在抗战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间势力是指介于以中共为代表的进步势力和以国民党为代表的落后势力之间的阶级、阶层和政治派别的统称。毛泽东 1940年在《目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中指出 :“争取中间势力 ,就是争取中等资产阶级 ,争取开明绅士 ,争取地方实力派。”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 ,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丰富 ,成为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科学依据。抗战时期 ,中国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 ,虽以民族矛盾为主 ,然阶级矛盾有时也十分激烈 ,尤其是进入相持阶段 ,蒋介石集团一面消极抗战 ,一面积极反共 ,压制抗日民主 ,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  相似文献   

7.
<正>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和国民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我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与国民党发动的反共磨擦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早期的民众大联合思想是其统战思想的萌芽;《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标志着毛泽东统战思想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思想,是毛泽东统战思想逐渐成熟的过渡;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是毛泽东统战思想全面成熟的标志;解放战争时期,提出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是毛泽东统战思想的新发展.建国后,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毛泽东统战思想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坚持正确的抗战路线,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以民族利益为重,捐弃前嫌,推动国共合作,建立并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和团结以中间势力为主的各阶级、阶层力量共同抗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战的胜利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中国最先进的政党。  相似文献   

10.
1938年11月,中共中央设立南方局,周恩来任书记,全面地领导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南方及西南地区国民党统治区的统战工作。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南方局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中共中央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争取中间势力的政策,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立足于新的实践,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一是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奠定思想基础;二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三是提出改革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四是通过制度建设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五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2.
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在领导军队建设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并逐步构建了以忠诚党的事业为最高政治信念、以执行“三大任务”为根本价值目标、以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基本道德规范、以“为主义而牺牲”为崇高价值取向等为基本内容的军人核心价值观,为锻造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为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乌兰夫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的战略策略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的战略策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民族地区的运用与发展。乌兰夫在领导内蒙古革命斗争中,以政治斗争为主导,充分认识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认真贯彻毛泽东“成立维护群众利益的少数民族自己的军队”的思想,创建了真正的人民军队,在内蒙古取得了政治和军事斗争的胜利,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解放斗争。  相似文献   

14.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参与的角度分析了在人民战争中,若要取得革命的胜利,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这对于我国现代化的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的理论武器,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16.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extremely important recent instructions of our great leader Chairman Mao, a large number of workers' Mao Tsetung's thought propaganda teams are rapidly enter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other units which have failed to conduct a successful struggle-criticism-transformation campaign. Thus, a high tide in the struggle-criticism-transformation campaig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working class and participated in by millions of revolutionary people, is being fiercely launched with a force strong enough to overthrow mountains and upset seas. After they have studied Chairman Mao's latest instructions and Comrade Yao Wen-yuan's important article, "The Working Class Must Exercise Leadership in Everything," the broad masses of workers across the nation courageously and without restraint say: "Whenever Chairman Mao waves his hand, we march forwar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roletarian headquarters, with Chairman Mao as its commander and Vice-Chairman Lin Piao as its deputy commander, we must study better and make living use of Mao Tsetung's thought. The working class should always raise its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in the course of struggle, unite with the broad masses of revolutionary people of all levels to march forward along Chairman Mao's proletarian revolutionary path, persist in carrying out the great historical mission of a struggle-criticism-transformation campaign, and win a complete victory in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相似文献   

17.
在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和做法上,毛泽东实行的是。生产关系战略”,而邓小平实行的是“生产力战略”,这主要是因为形成这两种发展战略的背景条件与影响因素不同而致,其中主要包括国际与国内、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等因素。只有着眼于一致与差异,才能弄清“生产力战略”对“生产关系战略”的发展与创新。两种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特色理论体系及其创造性战略思维特征;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丰富特色理论;要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和正确处理若干重大关系问题,避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毛泽东、邓小平对这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分别做出了创造性的理论贡献。毛泽东侧重以统一战线形式实现多党合作,形成了“体制外合作”为本质特征的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多党合作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着重从政治制度层面架构多党合作。形成了“体制内合作”为本质特征的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本文从“体制外合作”和“体制内合作”的内涵,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及其社会影响等方面对毛泽东、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包括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内容、探究式学习方法和个性化教学评价机制,在"两课"教学中应用该模式有利于实现教育创新、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并符合大学生和课程的实际,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用先进文化占领高校思想阵地,必须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坚定广大师生员工的理想信念,积极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加强网络管理,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