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沟通从心开始。"但是有些家长和孩子都说对方不肯跟自己沟通,或不知道怎样和对方沟通。特别是家长为了能跟孩子好好沟通而伤透了脑筋。一、家长的烦恼许多家长有这样的烦恼:孩子小时候很粘我,现在上了初中就不跟我们了,叫他去喝喜酒或参加家  相似文献   

2.
放学的铃声响了,朱郑汇老师好心好意地把小俞留了下来,耐心指导他完成课堂作业,却遭到了小俞爷爷的一顿"指责"。对此,朱老师倍感委屈。其实,要我说,朱老师之所以受了"一肚子委屈",是因为在此之前自己未能做好相应的功课,即,未能及时有效地与小俞同学的家长进行沟通。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小俞同学的爷爷为什么会指责老师。放学了,别的孩子都已经回家吃饭了,而他的孙子却不见人影,他急得冒火了。他不知道他的孙子会出什么事,因为再乖巧腼腆的孩子,有时也会做出出格的事。比如,玩水、去网吧、离家出走等。孩子的安全,总是最让爷爷奶奶牵肠挂肚,特别是留守儿  相似文献   

3.
崔妍 《辅导员》2012,(Z2):116
六乙班,是我第一个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的班级。以前总感觉孩子们活泼可爱,一声鼓励、一句表扬就让她们欣喜若狂;犯错了,板起面孔批评教育一下,问题也就解决了。升入六年级后,我却发现孩子们真的发生了很多很大的变化,有时都感到不能适应,他们叛逆、敏感、自尊心又强,甚至连父母都无法与他们沟通。作为班主任,每天我都在处理层出不穷的纠纷、麻烦,焦头烂额。瞧,一下课,班上的"彪哥"又被任课老师请到了办公室:"崔老师,现在的学生就真的不得了啊,上课没精打采的,老师一批评他,他反而撅起嘴,翻着白  相似文献   

4.
陶春霞 《江苏教育》2013,(11):58-58
我们班有一位小山同学,不能遵守学校纪律,喜欢欺负比他弱小的同学,还常常无故破坏学校公物,上课喜欢讲与课堂无关的话,以期引起他人的关注。我找他个别交流,他告诉我:“我就是这样的啊,我也不想打他啊,可我也不知道怎么就打了。”“我课堂上好像是比较喜欢随便讲话,可我没讲废话啊。我反正就这样了,从小学就这样,改不了了。”“反正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我,我爸爸也经常打我。”从他的话中不难听出,他在家接受的就是棍棒教育,所以他解决与同学之间冲突的方式就是打架。从小学到中学,他一贯如此,自己已经习以为常,认为自己“改不了了”。虽然他的语气里有无助与无奈,也有对自己的否定,但我还是听得出他很希望老师同学以及家长喜欢他的。于是,我跟他的家长做了电话沟通。没想到他父亲接电话的第一句话就是:“陶老师,他又犯什么错误了?”我一愣:这是我接班之后第一次跟他沟通啊浴他怎么肯定是孩子犯错了呢?接下来,他父亲着急道:“这孩子,没法教了,你不知道,这个孩子,浑身的毛病噎噎真是的,回来我非得好好揍他浴”听到这里,我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了。孩子在班级用武力解决与同学的冲突,源自他父亲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在父母眼里,孩子一无是处,认为他“浑身是毛病”。在交流过程中,父亲传递的是“他没法教”。总之,在他父母的眼里,小山同学就是个“问题孩子”。接下来我通过约见、家访、电话交流等形式与他的父母沟通教育小山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为心理教师,我时常会接待学生家长来访,沟通是家长们提到的最多的问题。他们常说自己没有办法和孩子沟通,比如“现在我们都不敢和孩子大声说话,我们都是看他的脸色行事”“我和孩子说话简直可以说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哪句话说错了,他立马进房间,把门一摔,然后不理我们”。  相似文献   

6.
特殊的沟通     
我是小学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最近我在整理网上电子邮件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两年前与一位学生家长的“电邮”沟通。那时候我们沟通内容涉及至的小主人公刚上小学二年级,他的妈妈工作特别繁忙,孩子住宿在学校,每周末回家,就是这样孩子的妈妈仍然不能保证每周来学校,及时与老师沟通有关孩子的情况。于是,我和这个学生的妈妈有了特殊的约定,每周通过电子信箱相互沟通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这位妈妈每次发来的邮件,都会在给我写信的同时,也给孩子写一封信。我还记得当时孩子刚上小学二年级,妈妈信中有些字他还不认识,我就把妈妈的来信读给他听,  相似文献   

7.
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现在,我喜欢一个女孩儿,不骗你。长辈、老师以及其他许多人都告诉我:“只有好好读书,以后才可以过上好日子!”对此,我深信不疑。于是,我每天努力地学习着,几乎忘了学习、吃饭和睡觉以外的所有事情。父母和老师笑了,我也觉得自己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好学生,直  相似文献   

8.
万霞 《辅导员》2013,(3):45-46
由于工作竞争的压力.许多父母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的.对孩子的教育是如何考上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在孩子心目中,我只要学好了,别的都不用理会,甚至为所欲为。在父母心目中,你只要学好了,别的都不用管,自己任劳任怨。孩子不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一片苦心.父母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不理解他们的一片苦心。恶性循环.孩子的心离家长越来越远。作为班主任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帮家长和孩子建立起这种沟通.就从一年级开始。从现在开始,让沟通形成一种习惯。第一阶段: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我发出"感恩与期盼"的倡议。请家长写出在抚养孩子过程中最感人、能震撼孩子心灵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9.
每天幼儿离园时,幼儿园总是热闹非凡,各种声音混合在一起,仿佛在奏着一曲交响乐,教师要在这嘈杂短暂的时间内把自己班上的每一位孩子交给他们的家长,真不是件易事。仔细算来,老师给每个家长的时间不到一分钟,时间虽短,但这时却是教师直接接触家长,与家长沟通的好时机。怎样利用这短暂的接送时间与家长沟通?我在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采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1.简短谈话。家长工作都非常忙,接送孩子时来去匆匆,上午送孩子怕耽误上班时间,下午几十个家长又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这就决定了老师与家长谈话的时间不可能长篇大论…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骑车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家长,家长对我说:"老师,请您帮我教育教育我家孩子,我们现在几乎无法沟通,孩子压根不和我交流,我说什么她都不听,孩子自己说他就听老师的。平时我只要一说她,她就烦我,就乱摔东西,气得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听了家长喋喋的话语,我答应了她的请求。  相似文献   

11.
《少年儿童研究》2009,(1):55-56
问:我的孩子今年8岁了,按说上学都已经两年了,起码能跟老师进行正常的沟通对话了,但是,孩子什么都不跟老师说,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就自己看书琢磨。他的后座总是欺负他,甚至上课的时候就动手拧他的后背,但是儿子就是不敢告诉老师。不过儿子还是挺喜欢跟我这个当母亲的聊天的。我也知道,父母跟孩子的沟通不能代替师生间的交流。我该如何帮助孩子解开心中对老师的顾忌呢?  相似文献   

12.
我儿子刚开始学着拿碗吃饭的时候,他妈妈专为他买了一只袖珍小洋瓷碗.孩子几乎天天吃饭时都要把饭撒得四处都是,气得他妈老数落个不停.有次我在旁边吃饭,看见孩子吃饭时,他的小手一用勺子,碗就在小桌上乱转.我灵机一动,如果给孩子用大洋瓷碗,则稳定性增加,不就可以"稳稳"地吃完一顿饭了吗?第二天,我就叫他妈给儿子换了一只大碗,吃饭时,儿子端着饭,碗大人小,虽然样子可笑,可是从此撒饭的事就很少发生了.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接到小刘老师的求助,她是一名班主任,在与班里学生冬冬的家长进行电话沟通时,没有想到自己的话还没有说完,家长一句话都不说,就把电话挂了。小刘老师非常郁闷:我的一片好心,怎么换来家长的冷漠抗拒呢?我真不想再与这位家长沟通了,但是,看到孩子一天天地退步,教师的职业道德不允许自己放弃这个孩子,到底该怎样与冬冬的家长沟通呢?  相似文献   

14.
33leiyiming55@tom.com问:我的孩子6岁多,除了妈妈和奶奶外,平时几乎不和别人说话,连自己一个人去买东西都不敢。不管叫他做什么事情,他都说"不",如叫他吃饭,他就说"不吃",叫他睡觉,他就说"不睡"。请问,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引导才能使他有所改变?答:除了天生的脾气秉性外,孩子的行为表现还受到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如果孩子属于那种特别退缩、不能与陌生人接  相似文献   

15.
我在幼儿园工作的这几年中,见过了各种性格的孩子.在刚接触现在这个班孩子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叫邢思宇的男孩,他性格有点孤僻,不爱说话,而且对老师的教育有很大的抵触情绪,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几个月.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验血时间.每次验血,老师们都很犯愁:班上总有几个胆子比较小的,还没等医生阿姨给他抽血,就已经哭得不行了,这时候很容易带动一帮孩子一起哭起来.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跟着梦走的。当父母的梦实现时,他们可能会将自己的梦再转嫁到孩子的身上。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父母的梦和发生在子女身上的现实之间发生了错位。“你怎么现在才想起来管我!”这是吴先生一提到儿子时,马上就会浮现在脑海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曾经是那么深地刺痛着他。吴先生是国有某知名大型企业的董事长。儿子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因“你怎么现在才想起来管我”此,他潜意识中的概念就是,儿子很优秀,能够对自己把握得很好。正是如此,工作繁忙的他对儿子非常放心。在儿子上高中后的一天,他回家吃饭时看到了…  相似文献   

17.
轻松学英语     
如果我是一个经理 一天课上,老师要同学们以"如果我是一个经理"为题写一篇作文. 所有的学生都在动笔写了,只有一个男生例外.老师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不写. "我在等我的秘书."那孩子答道. 我晚饭后从不工作 一位农场主非常吝啬,不想让他雇佣的帮手停下来休息.一天早上,他对帮手说:"从地里回来,又要洗手吃饭,又花时间,真是太不方便了.我们何不省点时间,现在就吃午饭呢?"  相似文献   

18.
我教的班级中有一个男孩叫徐悦。他通常都是坐在教室一角,不愿与老师、同学沟通。上课时,他一开始还听讲,但稍微有点不明白了,就很容易放弃。我问他是否听懂了,他很不耐烦,冷漠地告诉我:"老师别问我了,我什么都不会。"当时我非常生气。不过,我转念一想,或许这与他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我找到班主任,进一步了解情况。原来,徐悦中考的  相似文献   

19.
轻松做老师     
“我都快累死了,”早晨,气喘吁吁的母亲们常对我说这句话。“从睁开眼睛到现在,我和他爸爸就没闲着,哄他起床,给他穿衣服,洗脸,看着他吃饭,好不容易出了家门。哎!每天早晨都像打仗似的。这不,家里还是一窝乱,被没叠,碗没洗,只好中午再收拾了!”看着满头大汗一脸无奈的母亲们,我一点也不同情她们。有些事情孩子们自己能做,并且还会做得很好,为什么父母却偏偏要替她(他)做呢?一个孩子都累成这样,如何去面对一群孩子呢?我要做一个轻松的老师,快乐的老师,因而我这样要求孩子们: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  相似文献   

20.
<正>入学不久,我就发现了一个男孩和其他同学的不同:"不说话、不理人、不沟通"。上操的时候,他总是自己一个人漠然地待在一边,从不会主动参与活动,我无数次手把手教他间操的动作,但我能感受到他从内往外地抗拒这种和我肢体上的接触,而且只要我一离开,他又马上会定格在那里,什么也不做。一次,我把他叫到前面,想和他说话谈心:"你叫什么名字?"一遍,不回答。"你叫什么名字?"两遍,孩子仍旧低着头不回答,"宝贝,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