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让学生经常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学生才能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获得探索与创造的感性经验,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从而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疑"是思维的开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因为学生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自己去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旭琴 《小学生》2012,(10):53-53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兴趣,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学生主动求知,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促进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创造和谐氛围,鼓励问题提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  相似文献   

4.
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莱登塔尔认为 :数学教育是一个活动过程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学生应该处于一个积极、创造的状态 .学生首先要参与这个活动 ,感觉到创造的需要 ,他才有可能进行再创造 .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 ,引导学生探索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 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心理学认为 ,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 ,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和活动联系在一起 ,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人的能力 ,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育的要求。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获得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祝永坤 《新疆教育》2012,(11):115-115
当今中学化学教育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研究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训练。这一模式必须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心环节,只有把化学教学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培养有创造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最终转变。  相似文献   

7.
数学规定的背后是数学精神与文化的体现.引导学生对规定进行探讨,可以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与创造能力,可以培育儿童的数学素养,可以让儿童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这种探讨,必定基于儿童视角,引导儿童与数学规定进行“对话”,才能达到对规定的理解与悦纳.  相似文献   

8.
数学实验教学可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数学实验这种教与学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数学,培养数学精神和发现、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学生有了这种能力,才能掌握探索知识的主动权.因此,在自主参与、自主质疑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核心和基础.从历史学科自身规律来看,只有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才能从头绪纷繁而又交错影响的历史事件中得出正确的规律认识.冈此,要把培养、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贯穿在历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笔者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践,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更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只有在不断地试图提出问题,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会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品质.  相似文献   

12.
正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要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创新意识,培养探究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掌握一定的学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师应把这种责任意识体现在教学的主渠道—每一节课的教学中 ,鼓励、激励学生探索 ,和学生一起体验探索的艰辛和分享成功的喜悦 .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一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根据所教班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极力给学生搭建一个认识新知识、探索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目的通过这节课 ,试图达到以下目的 :1 理解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掌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2 在转化过程中培养观察、分析及逻辑思维能力 ;3 力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体验数学发现的乐趣 .教学…  相似文献   

14.
周志敏 《成才之路》2012,(35):74-75
学生始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语文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创造思维才能调动起来,创造力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新的学习方式,强调让学生对研究性课题主动进行探索、分析和研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以及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当前,教育部已将研究性学习列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将有利于中小学校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但在职业学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明显不足。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从整体看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信心等确实不如普通高中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职学生就没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关键是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并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本研究将研究性学习应用在我校科技兴趣小组的科技发明活动中,探索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对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应把这种责任意识体现在教学的主渠道-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鼓励、激励学生探索,和学生一起体验探索的艰辛和分享成功的喜悦.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一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根据所教班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极力给学生搭建一个认识新知识、探索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目的通过这节课,试图达到以下目的:  相似文献   

17.
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式教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力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倡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研究过程,使学生获得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愉悦,并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构建适合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学的出发点、着力点、归宿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上,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是前提。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勤于用脑、巧于用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本领,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兴趣 ,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是学生主动求知、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点。学生敢于质疑 ,善于质疑 ,才能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消除心理障碍 ,增强自信心 ,使学生敢问长期以来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教学中教师只偏重于以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为主 ,采用教师提问学生答的课堂教学模式 ,压抑了学生好问的天性 ,导致…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对个人职前甚至是职后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代的企业不仅需要员工掌握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应具备获取新信息,把握新进展,索取新知识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然而,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认识,本文从如何培养现代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