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的载体作用来完成的。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展现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所谓优化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实现敦与学双边活动的最优控制和调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有效的发掘和提高,产生最优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又不增加学生负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我们倡导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 ,把教学过程看作是教师为导演、教材为剧本、学生为演员的的“一场戏” ,现在来看 ,仍未过时 .在素质教育深入人心、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共识的今天 ,更应该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因此 ,教学中应在问题情景的设置、问题的解决、学生的实践活动等方面 ,给学生搭建一个自己思考问题、构建知识结构的平台 .下面是笔者的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 ,力图在一定程序上实现上述目标 .1 课题两角…  相似文献   
4.
中学阶段要培养的数学学科能力是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运算能力占有重要地位,运算能力与人个品质、心理承受密切相关.<考试大纲>中对运算能力的要求是: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处理数据;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这个要求是非常高的.与高三学生交谈,发现其中一部分同学就是因为运算能力欠缺,致使丢分严重.如解析几何问题,往往是入手容易出来难!有的同学干脆放弃,非常可惜;在解题过程中因方法不当而导致失误也屡见不鲜.因此,注意过程中运算策略的应用,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走出困境.下举两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正>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直角坐标系中的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问题.我们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等于这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证明略)菱形、正方形是这类四边形的特殊情况.高一学习钝角的三角函数及诱导公式后,对角线夹角为θ的四边形面积也可求:在四边形ABCD中,AC与BD的夹角为θ,则S四边形ABCD=1/2AC·BD·sinθ.(证明略)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高考尘埃落定 ,全国高考试题可圈可点之处颇多 ,背景新颖、能力立意非常突出 ,减少运算、增加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在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可谓“推陈出新” 现对解析几何试题 (第 2 1题 )作浅显探讨 ,以期抛砖引玉 题 2 1图[原题 ]  ( 2 1)(本题满分 14分 )已知常数a >0 ,在矩形ABCD中 ,AB =4 ,BC =4a ,O为AB的中点 ,点E、F、G分别在BC、CD、DA上移动 ,且 BEBC =CFCD =DGDA ,P为GE与OF的交点 (如图 )问是否存在两个定点 ,使P到这两点的距离的和为定值 ?若存在 ,求出这两点的坐标及此定值 ;…  相似文献   
7.
常言道:教学有规律,教学无定法.我们的教育教学对象是思维处于黄金时期的青少年,"自古英雄出少年",无论我们在备课中设计了多么完美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总有与你的"轨迹"不同的"点",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成为人们共识的今天,我们"因势利导",让这些"点"动起来,在主体作用下,会形成另一条优美的"曲线"--更符合学生思维发展,最贴近学生思维的临近区.下面通过几个教学片段看看学生的思考路线.  相似文献   
8.
面对浩如烟海、品类繁多的题目,我们如何施教?在当下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理论上讲,以例带类、以例启思,让学生学例得类、豁然贯通,的确不失良策,但实践中如何操作?如何帮助学生走出题海?如何找到知识的最佳生长点?……还有待我们的进一步探讨.本文是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的个案,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倡导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把教学过程看作是教师为导演、教材为剧本、学生为演员的的"一场戏",现在来看,仍未过时.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师应把这种责任意识体现在教学的主渠道—每一节课的教学中 ,鼓励、激励学生探索 ,和学生一起体验探索的艰辛和分享成功的喜悦 .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一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根据所教班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极力给学生搭建一个认识新知识、探索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目的通过这节课 ,试图达到以下目的 :1 理解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掌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2 在转化过程中培养观察、分析及逻辑思维能力 ;3 力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体验数学发现的乐趣 .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