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主题先行”原本是就创作而言的,我们这里只是借用“主题先行”这个词来表述阅读行为。创作不能实行“主题先行”主义,而考场做阅读题,却必须做到“主题先行”:正式答题之前必须先弄明白作品的主题。因为,主题是作品的灵魂,掌握了主题.也就基本上掌握了整个作品,答起题来就能高屋建瓴,有些看来比较难的问题也能够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2.
“美国梦”是美国文学中一个经常性的主题。这一主题经过了从表现其实现到揭示其破灭的演变过程。韦斯特作品的核心主题即“美国梦”,且以解掏“美国梦”为创作旨趣。  相似文献   

3.
绘图讲述,其中的“图”是指幼儿自己创作画出的图,“讲述”的内容也就不是围绕——个主题,而是“各讲各的”。其过程为幼儿根据一主题构思情节——幼儿创作绘画——幼儿将自己作品的内容讲述出来。 在以往的美术主题意愿画教学中,教师给幼儿一个主题,幼儿进行创作,画面画满了,课也就结束了,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更不能满足幼儿的表现欲。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绘图讲述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4.
创作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无疑要有控制。如果离开创作主体的某种定向控制,“那是一种不设计就施工的冒险,其结果很可能是建筑坍塌,作品变成混乱的呓语”这种定向控制来自什么?长期以来,一些创作理论都认为是来自“主题”。而主题则是作家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的生活现象所要表达出来的基本意见或中心思想。这种偏重于理性主导作用的“主题控制”论,成为一种流行的创作理论模式。诚然,在具体的创作中,有些作家是先有了明确要表达的某种思想的“主题”,然后才以此为控制进入定向创作过程的。如茅盾创作《子夜》,就是为了驳斥托派理论  相似文献   

5.
“梵”与“人”是泰戈尔重要的哲学思想,指导着其文学创作.运用丰富的例证,分析了泰戈尔散文诗中所萦绕着的“梵”与“人”的主题.认为“梵”是世界的本源和基础,它无处不在,以多种面貌出现在泰戈尔的散文诗创作中.“人”则是“梵”所构成世界中最特殊的存在,“人”与“梵”的关系始终是泰戈尔散文诗创作中探讨、追寻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权力”主题是毕飞宇小说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主题。从演绎历史到目光转向现实,毕飞宇执着地书写权力在中国社会持续地存在。毕飞宇小说创作的权力叙事中,对权力的批判或许可以界定为对权力失控和权力无能的批判,并非对权力本身的批判。  相似文献   

7.
《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的长篇小说。它不仅是作者茅盾创作道路上的里程碑式的长篇,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长篇。可是,在前几年的“重写文学史”的讨论中,有人竟给《子夜》制造了一个“模式”,说《子夜》模式主要包括“主题的先行化创作原则”、“人物观念化的塑造方法”和“斗争化的情节结构法”。它对以后的长篇小说的影响是深远的。对这种论调,笔者不能苟同,“特萆此文进行辨析。“主题先行化的创作原则与创作手法”是不是《子夜》的首要特征呢?笔者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家创作的“美国梦”主题贯穿于他们自身的寻梦历程中。  相似文献   

9.
本通过对19世纪美国名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短篇力作《小伙子布朗)的分析论述,向读介绍作家小说创作中反复出现的“原罪”主题。章指出,由于受加尔教清教意识的根深蒂固的影响,霍桑在其创作思想中深深打上了“人人皆有罪”的烙印,并向读展现了作家在此创作思想指导下如何去提示和刻画作品人物内心隐私的“恶”的写作技巧以及宣扬“罪恶是人的本性”的“原罪”主题。  相似文献   

10.
爱伦坡创作中的“美女之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以对死亡的刻画闻名,尤其是对“美女之死”这一主题的刻画。他关于这一题材的创作可以看作是他的生活经历与创作理论的结合,“美”与“死”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了完美而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类本义为族类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类的本义,有助于理解“人类”为何称“类”.从目前流行的几种字、词典来看,学界一致认为类的本义是种类,即一般物种的种类.这与先秦文献的记载是不相符合的.种类一词指称一般的物类最早发现于东汉文献.但经考证,类的本义是族类或说是人的种类,而一般物种的种类等是从族类引申出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汉字的构形取象入手,探究“美“的原始文化内涵,发现原始生殖崇拜文化是古人创造汉字构形时体现的精神之一.  相似文献   

13.
结合古代文献从音义角度辨析学界考证的几个梅县方言词语的本字,认为:梅县方言中表示田埂的“田sun2”之“sun2”本字应为“唇”;表示霉烂的“mut7”本字应为“殁”;表示刺和讽刺的“tshiuk7”本字应为“”;表示裂开的“pit7”本字应为“片畐”;表示用亮光照视或光线刺眼的“tsha 2”本字应为“晟”。另外,也新考证了表示液体太满而往外流的“iok7”、表示定亲的“tsak7定”之“tsak7”以及表示猜测的“thon2”的本字分别是“氵藥”、“笮”和“团”。  相似文献   

14.
本文纠正了《说文解字》对“相”字本义的错误解释,以“相”字为例简略阐述了“引伸义”和“本义”之间的发展关系。“相”字的本义不是“以目观木”,而是“以木代目”。“相”字是从“盲人的手杖”这个本义,引申出“帮助”“辅佐”和“省视”“察看”两大语义系统,它们的读音都应该统读成xiànɡ。“相”字在作为副词时,念xiānɡ。作为副词的“相”字,大致有四种用法。  相似文献   

15.
“气”作为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范畴,对于中国古典文学艺术有着原创性意义。“气”是体验的世界,生命的本真,它不仅是人生命的元素,也是人精神的原生性形态,是思想感情获取本原性力量的源泉,这些特性,使“气”具有成为创生文学艺术母体的意义。再者“气”也决定着人的个性、气质,而一个作家独特的个性和气质,则决定着他作品的独特风格,并使其获得独立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古代文献从音义角度对10个梅县方言词语的本字进行考证或说明,认为:梅县方言中表示勤奋的"khim56"本字为"禁力";表示盖印的"tsem3印"之"tsem3"本字为"2";表示甩的"fin56"本字为"奋";表示聪明的"liak8"本字为"耳历";表示头晕的"fun2"本字为"惃";表示穿在牛鼻子里的环或绳子以及动词穿或串的"khian56"本字为"";表示暗中埋伏的"phu56"本字为"覆";表示女巫的"sa56婆"之"sa56"本字为"圣";表示逛的"lau1"本字为"蹘";表示心里猜测的"iml"本字为"喑"。  相似文献   

17.
“中”字作为古今汉语使用最频繁的汉字之一,从创造之初到字义的发展演变蕴含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与尚中理念结合形成的尚中文化更是影响深远。它由旃旗之类有形之物形成中央意义,又由中央意义进一步引申发生意义流变。“中”字可以体现国人的中庸等哲学思想和道德的理想境界,这种思想观念也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和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8.
"将"字在《诗经》中共出现60次左右,具备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连词、摹状词等不同词性。这些纷繁复杂的意义及用法,其实都源自于"将"的本义"祭献祖宗":其他各项动作义是该本义的略微引申,形容词和连词义的"将"源于动词义"率领",介词义来自于动词义"执持"。此外,"将"的句法位置对其目前保留的副词、介词义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汉字学界通常认为:一个字在最初造字的时候只有一个本义。而通过对《说文解字》进行研究,发现这个结论适用于大多数古汉字.但对少数的古汉字无法解释。对此.从这些“少数的汉字”入手加以探讨,以补上述结论之不足。  相似文献   

20.
对"龠"本义的解释,古说颇多,分歧很大.通过对几种"龠"字形和本义说进行分析,论证"龠"的本义为"用于礼乐祭祀的一种乐器",并由此对"龠"系统词汇"禴"与"龢"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进行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