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灰色理论中的GM模型、排队论以及对策论中的MarkovChain等方法,在预测过江车流量的基础上,对车辆渡与杨浦大桥交通量的分流、趋势、稳定分流率和稳定分流期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图们江地区开发与台湾参与的战略选择关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一、图们江地区的基本情况图们江是中、俄、朝三国界河,它源于长白山,经516公里流入日本海,其入海口形成了图们江经济开发区的中心。自入海口起,右岸是俄罗斯,左岸是朝鲜,上溯15公里是中国的辉春市...  相似文献   

3.
延安东路隧道将于今年底竣工。隧道通车后,浦江轮渡的作用、地位与前景如何?本文通过对陆延线、东东线等七条主要轮渡线1989年客运量的预测和统计与分析,得出如下基本结论:至少在本世纪内,轮渡仍将是黄浦江上的主要过江交通工具。它不会过剩与萎缩。相反,它的完善与发展对加快浦东新区的开发和上海经济区的建设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国初海运自朱张,百万楼船渡大洋”。这是元朝张晃描述当时海运漕粮的诗句。这里所说的朱、张就是指朱清和张瑄二人。他俩从小生长在长江口附近(朱清是崇明人,张瑄是嘉定人),全是贫民出身。朱清幼年以捕鱼为生,张瑄幼年要过饭。后来两人相遇,因生活所迫,一同贩过私盐,做过“海盗”。长期的海上生活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知识,对于长江  相似文献   

5.
萨都剌是元代最重要的西域诗人之一,他生于北方,却创作了许多描写江南的风俗人情的作品。诗人在对江南美女、江南美景、江南风俗及与南国友朋的唱和中,忘情江南山水的寄怀之作中,充分表达了叹古的幽思,无限的惆怅。这种现象说明,江南的秀丽山水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是巨大而且深远的。  相似文献   

6.
海派园林蕴含着驳杂多彩、多元复合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浓厚的江南园林文化的产物,也是地域文化与异域文化兼容并蓄的载体,传统哲学思想、西方造园特征对海派园林的造园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上海豫园为例,通过空间理景分析海派园林造园的传承与创新之路,冀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花间集》中屡屡出现的江南美景、风物、人情等意象反映了积淀在花间词人心中的“江南情结”。这种情结是花问词人集体无意识的一种体现,它的产生与“江南”在中国文坛上的传统意义、当时西蜀的社会风气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寄托了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清平世界的向往。  相似文献   

8.
蒋耀明 《阅读》2013,(4):25
我的家乡在淮安,它是块风水宝地,也是片温情的土地。它地处江苏省长江以北的核心地区,邻江近海,是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这些独特优势给淮安的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淮安也是中国南北分界点的交汇处,山清水秀,四季分明,风景如画。淮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它既有南方人的妩媚,又有北方人的高亢粗犷。古往今来,这里涌现了许多历史名人。  相似文献   

9.
唐时,上海地区出现了最早的著名港口青龙镇(位于今青浦县境吴淞江南岸)。青龙镇北临吴淞江,东濒大海,构成踞江瞰海的航海优越位置,临镇有一条与吴淞江相通的青龙江,据载三国时孙权曾在这里建造青龙战舰,训练东吴水军,青龙江即以此得名;这条吴淞江的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美味松江鲈鱼产于吴淞江河道,此鱼有四鳃,长7—8寸。吴淞江的感潮环境和河道环境使此鱼成为江南名产,唐宋时期形成独特的有关松江鲈鱼文化。到明代,黄浦江代替了吴淞江成为出水干道,感潮环境因此发生了变化,美味松江鲈鱼因难以洄游而绝种。遗存的小型四鳃鲈鱼与过去相比较是口味较差的一种鲈鱼。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3点法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介绍建立了机动车辆越江轮渡运量的数学模型,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首先给出了考虑环境污染因素的双层规划城市交通配流模型,上层要求系统总的出行时间和CO排放总量最小,下层是一个弹性需求的UE问题;并设计了一个平衡迭代算法,对所给模型进行了求解,从而能得到车辆在各路段上的最优行驶速度;最后给出了两个简单的算例,对该模型及相应的求解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基于PSO的BP神经网络-Markov船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对船舶交通流量进行准确预测,结合BP神经网络和Markov算法,构建BP神经网络-Markov预测模型。引入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克服利用Markov模型选取白化系数的不足。用该模型预测武汉长江大桥船舶交通流量的月度数据,结果表明:与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82.439 0%相比,基于PSO的BP神经网络-Markov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提高到91.050 8%,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世博会与上海水上旅游发展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从黄浦江畔世博会选址和浦江综合开发、"东方水都"中的世博会与上海城市形象、世博会与上海水上旅游的共同发展理念、依托世博会发展邮船游艇经济、世博圈与长三角水上旅游圈等5个方面阐述,进而建议上海"水上旅游产业"与"世博会"应谋求良性互动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流空间”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布局分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一体化进程,基于“流空间”视角,以粤港澳大湾区11个核心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客运流、经济流、信息流三个维度建立数理统计模型,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物流和经济信息化水平,并综合运用Jenks自然断裂点法和Moran散点图对粤港澳大湾区进行空间布局分级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有两个增长极——广州和深圳;粤港澳大湾区以珠江为界,珠江东西两岸分级明显;港珠澳大桥的连通有助于加强流要素空间互动,发挥更强的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扩大H-H连绵区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为对通航环境日趋复杂的航道通过能力和饱和度进行评价,根据船舶交通工程学原理,在原有航道通过能力模型和航道饱和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船舶夜航率和不均匀因数,建立航道动态通航饱和度模型.选取长江江苏段航道关键段船舶交通流量观测数据,进行航道动态饱和度分析.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得到更加接近实际情况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鉴于船舶碰撞危险预警的准确性依赖前端雷达的精度,即雷达误差可能导致危险误判,分析雷达误差对船舶碰撞危险预警性能的影响。分析雷达目标参数计算和船舶碰撞危险判断的原理,建立雷达误差的传递公式;运用概率理论计算雷达误差可能导致预警模型发生误判的概率,进而评估其碰撞危险预警的准确性。以江苏镇扬汽渡船航行避碰智能预警系统为例,评估3种不同精度的雷达对其预警准确性的影响,论证了系统现用雷达的精度能够满足镇扬汽渡船预警准确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早高峰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数据少、波动大的特点,提出用灰色模型进行预测。将灰色GM(2,1)改进为灰色GM(2,1,λ,ρ)预测模型,以提高预测精度。针对粒子群算法(PSO)的早熟现象,将Logistic混沌搜索嵌入到PSO算法,应用混沌粒子群算法(CPSO)寻找灰色GM(2,1,λ,ρ)预测模型最优的参数λ和ρ。结合两者提出了基于CPSO–GM(2,1,λ,ρ)的早高峰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利用VISSIM对研究路网进行微观交通仿真,通过VISSIM–Excel、VBA–Matlab平台实现了短时交通流量预测和路网微观交通仿真数据的交互,对集成交通控制系统的架构进行了方案设计。仿真结果表明,结合流量预测的路网优于固定信号配时下的路网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