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引导孩子从事家务劳动不在于孩子干活的轻重多少,而在于孩子的参与过程。孩子干的虽是一些在成人眼里微不足道的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整理报纸、买瓶酱油、擦擦桌子等等,但对孩子来说却意义重大。孩子在做家务活的过程中,不仅可掌握一些简单的家务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而且有利于责任心和义务感的培养。因此,家长应重视利用家务劳动对孩子进行教育。一、给孩子分配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长应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状况,给孩子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一般来说,三四岁的孩子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生活中,有种教育资源往往容易被家长忽视:那就是看似简单平常,而实际上对孩子非常有意义的家务劳动。幼儿参与家务劳动好处多多家务劳动开发孩子的大脑潜能。很多成人认为,家务劳动主要是一种体力活动和家庭琐事,是较少智力含量的简单活动。其实,对于幼儿来说,  相似文献   

3.
喜欢尝试大人的活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总是对大人说:“我自己来。”尽管做起来总是事与愿违,可对他们来说,做每种家务劳动都是一件新鲜而又奇特的事,但是,许多家长却认为,孩子还小,做起家务来碍手碍脚,不如干脆自己做,而且还有危险。由于观念的不同,导致现在的孩子在动手能力、责任心方面有些不如人意。为此,我们根据幼儿同的苏州市级课题:“动手做,学会生活”,制定了子课题“学做家务,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4.
家务和报酬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并付给一定的报酬,能帮他们树立独立意识,让他们知道自己挣钱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义务和责任参与家务劳动。当然在钱之外,家长还可以把很多孩子喜爱的东西作为报酬,如请他们看场电影或让他们多玩一会儿电脑。1.确定孩子同意做这项家务。2.和孩子一起建立一项合理的工资和奖赏制度。3.严肃地对待孩子和孩子的工作。4.如果孩子所做的这项家务是长期的,和孩子制定一个类似“劳动合同”的书面协议。5.固定某一天作为发薪日。6.保证孩子在一些长时间家务劳动中的“中场休息”…  相似文献   

5.
暑期过后,孩子就要上小学了。对孩子和家长来说,这都是一件大事。如果把孩子离开家庭走进幼儿园,看作是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那升入小学就该是又一次“社会性断乳”了。面对独立性要求更高、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和崭新的教育环境,孩子能适应吗?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入学前的准备教育呢?这期“难题解析”。我们编发了一篇家长来信和一篇如何帮孩子做好入学准备的文章,以满足此类家长和儿童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时应以实践为主。”要真正实现这一素质教育的目标,就不能把劳动课上成关于“劳动知识”的智育课,而要定位于让学生“做中学”,到实践活动中学劳动。一、在家务劳动中学《劳动》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取决于学生生活的环境,重要的亦在于家庭。当前,家长对孩子越俎代庖的情况比较普遍,教师应想方设法做好家长工作,放手让孩子每天做好他们该做的事,诸如:饭自己盛,脸自己洗,衣自己穿,床自己铺,地自己扫等,让孩子们懂得,这是自己每日必做的“功课”,让劳动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7.
家庭劳动教育指家庭中家长树立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培养劳动习惯,及从事一定的家务劳动的教育活动。2002年10—11月,笔者就当前家庭劳动教育现状在青岛市部分市区和郊区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中小学生家长。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8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72份。调查内容包括家长对孩子学历和职业的期望、中小学生家务劳动情况、家庭劳动教育情况(包括显性的劳动教育和隐性的劳动教育)等几个方面。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对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对问卷和访谈的分析,我们对青岛市家庭劳动教育有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8.
家务劳动教育指家庭中家长树立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培养劳动习惯,及从事一定的家务劳动的教育活动。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将来成为国家合格的建设者、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意志和品质,发展其聪明才智及动手能力都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一种极端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不少家长眼睛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成绩成了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认为孩子懒一点无所谓,懒仅仅是可能变“虫”的问题,而分数却是关系到将来是否成“龙”的问题。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孩子的学习上,而其他方面的教育则成为微不足道的陪衬。…  相似文献   

9.
有关方面曾对各国小学生每天劳动时间作过统计:美国孩子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是1.2小时,韩国孩子每天07小时,英国孩子每天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中国孩子每天家务劳动时间约0.2小时。研究者通过对中国某幼儿园100名6岁儿童的家长问卷调查发现,有86名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什么活都不做,有9名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长的催促下偶尔做点家务活,有5名家长反映孩子在家能帮助家长做家务活。哈佛大学学者在进行了二十多年的跟踪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爱于家务的孩子与不爱于家务的孩子相比,成人后失业率比为1:15,犯罪率比为1:10,离婚率与心理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别。由此可见,参加家务劳动不仅仅是孩子为父母分忧的权宜之计,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就业成才和生活幸福。专家认为,要让孩子热爱劳动,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让孩子模仿家长的家务劳动,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逐渐养成劳动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中国的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大多数父母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不够重视。一些愿意尝试做家务的孩子,还未动手就被家长赶去做作业、看书、听英语,孩子没时间、没机会做家务劳动。孩子长大后生活能力低下,成为令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培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镇的中小学生中,不少应该有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务劳动能力的孩子,在家里还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都是因为孩子不愿意参加家务劳动,不少的家庭是家长不让孩子参加。有的家长怕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说什么“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你什么家务活也不用干,我给你做牛做马也认了”。还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做家务,他们不会做,还得跟他们费口舌,弄不好还得“返工”。让孩子干,还不如自己“承包”下来,虽累一点儿,倒也省心。这些想法,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这表明很多家长对家务劳动的道德价值缺乏认识。我们…  相似文献   

12.
嘉心良 《家教指南》2005,(10):30-31
“给孩子布置家务是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和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家庭教育家伊丽莎白·邦得里说:“习惯于承担家务的孩子,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往往比那些缺乏这种体验和责任感的孩子更容易适应生活。”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自信心与责任感的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孩子布置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家务劳动。从小就干家务活儿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比不干家务的孩子更懂得如何照顾好自己。他们从小就懂得干好一件工作是多么有价值,每完成一项工作是多么让人快意。如果孩子学会了为家庭奉献,父母和孩子双方都会从中受益。当孩子能够分担家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家长缺乏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和重视,隔代长辈溺爱导致幼儿家务劳动参与度低、劳动意识薄弱以及劳动形式单一,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务劳动教育缺乏方法等问题,提出家长要以身作则、转变家务劳动教育观念,减少溺爱、增强幼儿家务劳动的参与意识,优化劳动教育的方法、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杭州市余杭区家长张婷来电问:我的孩子不愿意帮助我做家务活。请问,该怎样帮助她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呢?主持: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光荣的事情,但不能把劳动当成是对孩子的一种惩罚。不然,孩子会对劳动产生反感,影响孩子对劳动的正确认识。我们看看杭州市部分家长是怎样从家务劳动开始,逐渐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的。 观点一我们让孩子做家务活的时候,他能够接受,但就是平时缺乏主动精神。我想,如果让孩子把做家务劳动变成自觉的事,岂不更好嘛。但把劳动的大道理讲给他听,不一定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孩子很喜欢聊他喜欢的事情,比…  相似文献   

15.
当前,绝大部的家庭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给孩子请一对一家庭教师这件事儿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不过,给孩子请家教是不是一定就对孩子的学习有好处,我认为,这件事有利也有弊,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6.
教会孩子从小干些家务活儿,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这对孩子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社交和性格形成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7.
这首儿歌,对孩子、对家长都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儿歌采用了传统的“字头歌”形式,以排比的句式,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生动、形象的现代家庭生活中常见的画面: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围着“王子”团团转,而这位得了“四二一综合症”的“王子”却什么事也不会做。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应该从各个方面着手的,尤其重要的是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但家长们往往注重于孩子的智力发展,而忽视孩子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等非智力品质的  相似文献   

18.
微评     
《甘肃教育》2015,(3):6
家务劳动岂能用金钱衡量"我有钱!"重庆的黄女士以"按劳付酬"的方式让女儿做家务时,女儿却一口回绝。相信不少家长都会用"按劳付酬"这种看似一举两得的方式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其实,父母应当让孩子感受劳动的乐趣,对孩子的成果给予肯定,否则将在无形中淡化孩子的责任意识。(焦以璇)学区房骗局源于教育不均衡开发商热衷于拿"学区房"来炒作,正是看准了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一旦挂出"学区房"的牌子,烂楼盘也能卖出天价。对于与学校没有任何合作关系的楼盘打出  相似文献   

19.
何小红 《学周刊C版》2019,(22):170-170
在现代化社会中,家庭教育是大众较为关心的一件事,很多家长在幼儿教育上花费了很多的精力,但是如何有效、合理地在孩子处于幼儿园时期进行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也是较为困难的一件事。但是对孩子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让他们在健康、温暖的环境中成长,从而树立健全的人格,在成长的道路上有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要正确与孩子沟通,融洽相处,让孩子在充满爱、理解的家庭中成长。  相似文献   

20.
张延增 《早期教育》2000,(10):11-11
法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崇尚爱与严的和谐统一。他们认为母亲必须对子女有着强烈的母爱,同时也必须具备严格的教养方法。孩子从小在父母严厉的管教下学习怎样待人接物等礼仪举止。家庭一般都有严格的家规,如吃饭时,父母不允许孩子随意讲话,孩子晚上不准外出,不能随意交友,父母有权指导孩子选择一起玩的小朋友等。法国的父母们很重视从小培养子女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们能做的家务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并且让孩子知道能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光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