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内阁     
一清代內阁之由来我国自明代始有內阁。设內阁的本意是避中书省之名,其得名据《明史·职官志》的记载:“以其授餐大內,常侍天子殿阁之下,避宰相之名,又名內阁。”《词林典故》亦云:“永乐初,命编修等官于文渊阁参预机密,谓之內阁。”明初,原亦以宰相佐政,至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胡惟庸“谋反”,遂下令废中书省,分立六部秉政。由于皇帝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所限,不得不设四辅官帮助阅读公文、草拟政令及处理其他政事。十五年又  相似文献   

2.
“军机处”是清代的特殊政治机构,是直接秉承皇帝旨意经办一切重大政务的中枢。它是君主绝对专权,完全排斥相权的产物,是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至顶峰的突出表现。它以“平章军国之政,以赞上治机务”而实际成为皇帝内廷的办公厅或机要室,最便于君权的无限发挥,故自雍正八年时设立以来,沿用不废,直到辛亥武昌起义的前夕,宣统三年四月“皇族内阁”成立后才被裁撒。 本文拟对军机处的成立、职能,特点作一浅论。  相似文献   

3.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朝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朝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此前,清一直沿袭满洲贵族议事的旧制,努尔哈赤时期形成的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制度,后转化成议政王大臣会议,以处理军、政、宗室等重要事务。但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多有掣肘,康熙帝亲政后,  相似文献   

4.
顺康时期是清代亲王辅政体制的形成时期,它既是入关前的总结,也是探索与调整其体制内不合理之处以符合统治需要的重要阶段。亲王辅政体制的形成在类型上表现为多样性,按辅政亲王的名称来划分有五种类型,即摄政王型、辅政叔王型、理政三王型、议政王大臣会议型、辅政皇子亲王型。  相似文献   

5.
宦官集团势力的膨胀,剧烈地破坏着封建社会政体,造成严重危害。“唐之宦官,其势十倍于汉、宋”,它专权擅政的祸害,较之东汉宦官尤为严重。唐代宦官擅政可分为二个阶段:自唐玄宗统治时期宦官杨思勖、高力士专权开始至代宗统治时期杀宦官鱼朝恩,代宗不再使宦官典兵,宦官集团势力大大下降,为第一阶段;自德宗统治时期出现泾原之变后,窦文场、霍仙鸣掌握禁军大权及任枢密之职开始至昭宗统治时期尽杀宦官为止,为二阶段。后者较前者危害时间长,破坏性大。宦官集团势力在中晚唐一百多年中,日益猖獗,祸害甚烈,以至积重难返。其问也出现好几次与反宦官势力斗争的较量,宦官集团一直处于优势的地位。唐代宦官之所以猖獗,与唐中期以后特定  相似文献   

6.
南书房是康熙时期一个特殊的机要秘书机构,它对康熙朝及雍正初年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产生了重大作用;而南书房在康熙时期所承担的政治功能及对康雍之际清廷政治改革所产生的影响,彰显了其介于天子幕僚与国家机关之间的特殊地位。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南书房的政治地位开始衰落。  相似文献   

7.
清初设议政大臣制,即议政王大臣会议,亦称“国议”。“协议国政,军国大事,均于此决之”。是清朝前期重要的中枢决策机构之一。据文献记载,议政大臣制作为政体,始于清太宗崇德二年,至乾隆五十七年被裁撤。在1637年—1792年155年的历史时期里,它一直是满洲贵族在清王朝中主体作用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九、清代职官清代初期,实行满族特有的“旗”制,另按明代制度进行统治。雍正、乾隆两代,逐步调整,才形成一个新的官僚体制。(一)中央官制(行军机处制)(1)内阁设大学士若干人,一般皆有职无权。  相似文献   

9.
清初设议政大臣制,即议政王大臣会议,亦称“国议”。“协议国政,军国大事,均于此决之,”是清朝前期重要的中枢决策机构之一。据文献记载,议政大臣制作为政体,始于清太宗崇德二年,至乾隆五十七年被裁撤(1637年—1792年)。在一百五十五年的历史时期里,它一直是满洲贵族在清王朝中主体作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为清代所独创。其始不过为一临时设置,主要是处理军务,后逐渐演变成为“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的中枢机构。在《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的序言中谓:“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祗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已大致勾勒出军机处的发展历程,但过于简略。笔者认为,军机处草创于雍正年间,其后日趋正规化,其日常规制基本定型于乾隆朝前期,进一步完善严密于嘉庆朝初年。  相似文献   

11.
1662—1796年的134年间,我国处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统治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人们称之为“康乾盛世”。如果联系世界历史,应该看到“康乾盛世”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是封建社会即将灭亡的回光返照时期,这时的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17、18世纪,世界发展的潮流是什么?而康熙、雍正、乾隆做了哪些事情?这是我们评价所谓的“康乾盛世”必须了解的。  相似文献   

12.
“军机处”是清代的特殊政治机构,是直接秉承皇帝意旨经办一切重大政务的中枢,是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发展到最高阶段——绝对君权的形成、并完全排斥“相权”的产物。军机处是中央的主要政府机关之一,实际上是皇帝内廷的办公厅或机要室,最便于君权的无限发挥。故自雍正时期设立以来,沿用不废,清季几次改制均未触动,直到辛亥武昌起义的前夕“皇族内阁”出现时才被裁撤。  相似文献   

13.
纪晓岚评介     
纪昀,字晓岚,亦曰春帆,晚号石云。生于清雍正二年六月,卒于嘉庆十年二月,享年八十二岁。因为他“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故谥曰文达。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遗集》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4.
论南学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新变法时期,湖南是“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南学会尤为全省新政之命脉”。有人说:南学会“实兼地方议会之规模”,“隐寓众议院之规模”。究竟它是怎样性质的组织?在维新运动期间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本文准备回答这个问题。一南学会筹议于一八九七年冬,而正式开会则为一八九八年二月二二十一日(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初一日),是资产阶级改良派谭嗣同、唐才常等在湖南巡抚陈宝箴等支持下组织成立的。  相似文献   

15.
1662—1796年的134年间,我国处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统治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人们称之为“康乾盛世”,如果联系世界历史.应该看到“康乾盛世”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是封建社会即将灭亡的回光返照时期,这时的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16.
清代内阁     
清代内阁虽名为“掌议天下之政,宣布丝纶,厘治宪典,总钧衡之任”的中枢机关,实则清朝一代大政所从出,并不在内阁,而在议政大臣,后来则在军机处。清代内阁沿于明而不同于明。明初自洪武十三年(1380年)诛胡惟庸,罢丞相不设,永乐以后,大学士以五品官(编修、检讨、侍读、侍讲等)入阁办事,品级远在尚书、侍郎之下,但兼尚书、侍郎则加官至一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所以明中叶以后有首辅、次辅、群辅之分。清代则不同,大学士初为满一品、汉五品,嗣改汉为二品,后定满汉均为正一品。一般以授大学士或协办大学士为拜相,实则大学士如不兼军机大臣,等于空的兼衔。考清入关前,设立内三院(内国史院、内弘文  相似文献   

17.
敦煌地区自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陷蕃之后,有两个半世纪实际上处于独立或半独立的状态。其间经历了蕃占时期(781—848年)、归义军张氏统治时期(848——914年)和归义军曹氏统治时期(914——1037年)三个阶段,还有一段公元905年后一度建立“西汉金山国”的插曲。这两个半世纪的敦煌僧官制度既有中原内地的影响,又有明鲜的地方色彩,它是我国僧官制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据所见敦煌遗书,碑刻、题记,结合传世僧俗文献,对之略作考索、整理,以为方家深入研究之助。  相似文献   

18.
清代的秘密建储方式是从雍正皇帝开始的,而乾隆是清代第一个以秘密建储方式登上帝位的皇帝。乾隆继承皇位后,在统治中国的六十多年中,又进一步将秘密建储定为清代神圣不可更改的“建储家法”。从此,秘密建储作为清代皇位继承的一种制度被确定下来。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龙驭上宾,二十五岁的皇四子弘历继承了皇位,乾隆作为清朝入关的第四代君主开始了对中国的统治。乾隆即位后不久,即恪守雍正成式,在  相似文献   

19.
庋藏《四库全书》七阁之一的镇江文宗阁,凭借其历史悠久、形胜优越、风俗醇厚、崇文尚学、江山秀丽等“独异”于其他六阁所在地的人文景观魅力,深得乾隆皇帝的青睐,从而诏明“今古英华率全荟,江山秀丽与平分.百川于此朝宗海,此地诚应庋此文”.而其御题“文宗阁”名称之意蕴“独异”而深厚,它寄托了乾隆皇帝尊崇皇祖、饮水思源的怀念深情.其他六阁皆明合“水”意,文宗阁字面却不见“水”影,而实质上是暗含“水”情的.文宗阁独处江中,不言水而水源充沛无穷.“江河朝宗于海”之说具有双关意,既与镇江的地理形势相合,又与乾隆皇帝以水喻阁的命名思想相符.其实,庋藏《四库全书》之七阁皆含“水”意,与“天一阁”以水克火之旨一脉相承,体现了乾隆皇帝的非凡智慧.  相似文献   

20.
明代专制主义皇权高度强化,其主要标志是宦官擅政.而王振则足宦官擅政的第一人。本文试从专制主义皇权的强化和王振擅政的联系来分析明代宦官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王振擅政对明代政治的影响.一、宦官擅政是明代强化专制主义皇权之所必然中国封建社会如从秦汉算起,到明初已延续了近一千六百年。在封建社会里,历代封建帝王都注意加强专制主义以维护统治。明朝专制主义皇权的强化就是历史演变的必然趋向。明朝建立后,以朱元璋为首的明初统治者吸取历代统治经验,一方面严禁外戚、大臣专权,尤其是明太祖诛胡惟庸,罢丞相制后,进一步堵绝了大臣专权的道路,从形式上解决了自封建社会以来长期存在的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使其专制主义皇权的强化程度高于历代皇朝。另一方面,明太祖朱元璋对汉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