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数学课堂应当成为一种"童趣课堂",教师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趣味使者"。在数学思考、表达、游戏和探究中,学生能够感受、体验到数学的"智趣""情趣""乐趣"和"理趣"。只有充满"童趣"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多年来,江苏省邗江中学坚持守住根本,把人放在正中央,秉持"蓄德、修能、日新"的校训,积极探索以"成长教育"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一、"成长教育"是合道德的教育美国现代杰出教育家内尔·诺丁斯从教育伦理学的角度认为,所有的教育行为、过程与方法都应具有道德性,否则不称其为教育。教育的道德性建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理解、民主和尊严的基础上,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尊重。"成长教育"是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除了学  相似文献   

3.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语文课堂上的赏识教育,就是以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活动为载体,捕捉赏识教育的契机,优化语文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高等教育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都是具有独立自主、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人,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尊重、理解、共生、相长四重角度思考,尊重是应用型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解是应用型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共生是应用型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相长是应用型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一切活动成功的保证,儿童的稚趣、情趣、灵趣和志趣是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真投入,学习才会真发生,学生才会有真收获。教师要尊重童真,呵护童心,培育童趣,用童趣点燃学习激情。童趣课堂以儿童为中心,以激励童趣为指向,以儿童成长为旨归。数学童趣课堂是快乐学习的智慧课堂,具有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融兴趣情愫与数学理性于一体。  相似文献   

6.
正少先队工作应充分尊重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科学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近年来,我校少先队工作根据初中生思想活跃、喜欢新奇的特点,精选与队员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以"玩转五彩魔方"为载体,组织队员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成长。1.初转魔方:个人努力,成就集体。魔方是大多数队员喜欢的一种益智玩具,能够开发人的全脑思维,提高手脑协调的能力。我校组织初一年级开展了一次"碎片化"活动——"玩转魔方",号召队员们利用课间进行魔方大比拼。这次活动使很多魔方高手从"独乐乐"走向"众乐乐",由封闭的个人走向集体的行列。不少教师也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7.
正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第一小学创建于2010年9月,是一所县属小学,与北宋思想家、教育家李觏先生创办的,具有千年历史的盱江书院遥相呼应,现有教师95人,在校学生3100人。学校占地28.3亩,教学设施齐全,各类建筑独特新颖,造型富有童趣。学校坚持"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择善而行,登高致远"的校训,在专家引领下,积极探索与构建"童味"教育模式。学校认为:"童味"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核心是本真、快乐、阳光、成长;"童味"教育是一种教育策略,演绎于各类教育活动中,可以营造愉悦的师生文化氛围;"童味"教育是一种教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教育工作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人为本,而人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和理解,因此,以人为本才能快乐育人。赏识教育体现以人为本、充满人情味。校园需赏识教育,时代呼唤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9.
活动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06~107页。活动目标1.让学生通过"估一估""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和"说一说"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的大小。2.通过上述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其参与和合作意识,培养其节约、环保意识。活动过程一、设疑激趣(课前交流)  相似文献   

10.
一、设计童趣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当学生对一种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有一种内部的需求感,大脑皮层会激烈运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自觉完成作业。因此,作业设计要注重童趣性,把知识点融在情境之中,让学生在"趣"中学",趣"中练,由旧"趣"促新"趣"。让生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角度考量问题,唤醒他们内在激情,尊重他们的儿童认知,让语文课堂充满童趣童真,以"慧玩"的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内容,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快速发展。本文提出要拓展学习形式,在丰富环节中贴近童趣;创设适切情境,在浸润身心中滋养童趣;依托文本资源,在想象补充中倾吐童趣;依托核心问题,在巧妙设置中绽放童趣,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友 《考试周刊》2014,(1):61-61
<正>数学教育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充满疑问、有时连问题和答案都不确定的世界中学会求得生存的本领,能够把数学应用于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无论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校学习中,还是在家庭的日  相似文献   

13.
俞晓燕 《考试周刊》2013,(42):192-193
撕贴活动是一项以技能为主的教学活动,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如何激起幼儿的操作兴趣,让撕贴活动充满魅力,本文从"选趣""激趣""设趣"三方面入手,旨在唤起孩子撕贴活动的兴趣,体验撕一撕、贴一贴带来的无穷快乐,激发他们创造美、表现美的动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尊重儿童个性,应该尊重"儿童文化",让童真、童趣融入小学课堂,让孩子们的童心在课堂上尽情飞扬。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怎样让孩子的童心在充满童趣的课堂上飞扬:创设自由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运用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精彩且恰当的评价甚至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为每个人都期望被认可。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教师对学生充满肯定、赞赏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归属与爱、被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评价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用"很好""你真棒""对"等等来一带而过。我们需要变革观念,改变单调乏味的评价语言。  相似文献   

16.
正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适当的赏识是一种正确的爱,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和赞赏!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要想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到会赏识激励学生,是很重要的一环。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  相似文献   

17.
韩勇 《考试周刊》2008,(47):119-120
一、什么是"引趣教学模式""引趣"是指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态度的个性倾向。当前体育课大力提倡激励教育、成功教育、快乐教育、无错教育,从某一方面来说,我认为是引起学生体育兴趣的实践。而兴趣对人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之一。要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是什么,了解这一年龄段学生特有的心  相似文献   

18.
经典阅读十分有益于涵泳学生语文意识,而尊重经典应从尊重教材开始。教师应基于儿童既有经验、认知规律及发展需求,深入钻研教材,敏锐把握文本语言关键的形式特点,挖掘教材语言中的"趣点""拐点""发散点"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激发儿童的学习状态,在"童态化阅读"中培养语文意识,积淀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王国庆 《家长》2014,(7):28-29
正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家长需要和许多教师打交道,家长要洞悉教师渴望得到尊重、渴望得到支持、渴望得到理解的普遍心理,提高和教师进行高效沟通的能力,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大有益处的。家长教育孩子,教师教育学生,从这个角度上讲二者都是教育者,但家长一般是"业余选手",教  相似文献   

20.
论尊重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发展与完善,教育者们不能再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人的个性差异和受教育肯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现受教育者的个性。当然尊重教育还包括对教育者的尊重,即要尊重教育者的劳动成果。因此,新型的教育理念“尊重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与采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