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两步实验法研究了加载历史对聚乙烯管道力学性能和损伤演化规律的影响。在第1步实验中,通过单轴拉伸、蠕变和疲劳3种加载模式将聚乙烯缺口管道环式样拉伸到预先设定的预应变值。2个月后,第2步实验采用加载速度为0. 001 mm/min的单轴拉伸实验表征管道环式样力学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聚乙烯管道的屈服应力和切线模量随着第1步实验预应变的增大而减小,但残余塑性应变随着预应变的增大而增大。基于实验测得的切线模量的变化建立了聚乙烯管道的损伤演化方程,实验发现力学性能的衰减程度和损伤演化与第1步实验的加载模式(单轴拉伸,蠕变或者疲劳加载)和加载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重塑黄土抗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轴拉伸试验,研究重塑黄土的拉伸特性.结果表明:在单轴拉应力作用下重塑黄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为应变硬化型,试样的破坏表现为脆性破坏.初始含水率对重塑黄土抗拉强度的影响极其显著,在干密度一定时,抗拉强度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抗拉强度的最大值并非是土样最优含水量对应的值;干密度对重塑黄土抗拉强度有重要影响,抗拉强度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试样破坏时的极限拉应变随含水率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通过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对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30%和75%的150 mm×150 mm×300 mm再生混凝土棱柱体进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测得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通过ABAQUS建立与试验尺寸相同的再生混凝土棱柱体有限元模型,并设置再生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参数。对有限元模型采用时间—位移的线性加载方法进行了单轴轴心压缩模拟,以验证ABAQUS中再生混凝土棱柱体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水泥基材料的拉伸性能会随着荷载速率的变化而变化。本文旨在探讨加载速率为4×10~(-6)~1×10~(-1) s~(-1)时,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直接拉伸初裂抗拉强度、初裂抗拉应变、弹性模量、极限抗拉应变、极限抗拉强度、多缝开裂特性和耗能能力的变化规律,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抗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和参考。创新点:1.通过直接拉伸试验较为全面地测定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4×10~(-6)~1×10~(-1) s~(-1)应变速率范围内的直接拉伸性能;2.建立适宜的拟合方程,可直观反映多种直接拉伸性能指标随应变率的变化规律。方法:1.通过直接拉伸试验,确定加载速率对超高韧性直接拉伸特性的影响(图2和4);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拟合,简单直观地反映应变率对拉伸弹性模量、初裂抗拉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图3、5和7)。结论:基于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薄板直接拉伸试验,当应变速率在4×10~(-6)~1×10~(-1) s~(-1)的范围内变化时:1.材料的初裂抗拉强度、初裂抗拉应变、拉伸弹性模量、极限抗拉强度和耗能能力都具有应变速率敏感性,其中除初裂抗拉应变随应变率升高而减小外,其它几项性能指标都显示出明显的动态强化效应;2.多缝开裂模式和极限抗拉应变对应变率不敏感,极限裂缝宽度始终在100μm以内,极限抗拉应变保持在3.7%左右;3.应变率对初裂抗拉强度、拉伸弹性模量、极限抗拉强度和耗能能力的动态增强效应都存在一个阈值(皆在1×10~(-3) s~(-1)附近),在应变率达到阈值之后,动态效应才更加显著;4.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明显优于混凝土的耗能能力,在地震荷载(对应应变率在1×10-4~1×10-2 s~(-1))作用下其耗能能力可达C20混凝土的1000倍。  相似文献   

5.
应用先进的MTS和INSTRON刚性伺服试验机对不同灰砂比的充填体进行了常规三轴、无侧限单轴动态、静态抗压强度试验,测得了各种相关力学参数,得到了对应的荷载-位移和应力-应变全曲线,根据所得试验力学参数和压缩试验的性质,将单个试件、单位体积、单位质量的破坏能耗作为考查指标,计算了三轴和单轴抗压动态、静态加载方式下的破坏能耗,计算过程中消除了负位移产生的不利影响,通过统计回归建立和分析了围压与能耗的函数关系和不同情况下破坏能耗的变化及规律,对矿山顺利回采矿柱、维护采场及巷道顶板稳定、控制地压、防止地表塌陷、环境保护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边界摩擦对碟簧隔振器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能量守恒定律推导了在考虑边界摩擦时碟簧隔振器的载荷位移迟滞曲线公式.通过有限元分析与静载试验验证了该公式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边界摩擦对碟簧隔振器承载能力的影响,并通过动载试验研究了边界摩擦对碟簧隔振器的动态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边界摩擦可提供较大的阻尼,使得碟簧隔振器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其阻尼比可达0.23;隔振器的耗能、动刚度和阻尼特性对加载幅值更为敏感,而对加载频率敏感度较小.该研究成果对碟簧隔振器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实验室现有的闭环控制加载试验机、INV智能信号采集分析处理仪、动态电阻应变仪、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等设备和元器件组合设计出一套基于非接触方法的沥青混凝土动态模量的测试系统,并对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在测试AC-13C型沥青混凝土小梁四点弯曲动态试验中,由应力-应变波形确定的动态模量和相位角,在测试温度为-15、0、15℃,应力比为0.2、0.3、0.4、0.5以及加载频率为1、5、10 Hz等工况情况下,其动态模量和滞后相位角产生明显的变化:温度越高,加载频率、应力比越小,动态模量值最小只有158 MPa;温度越低,加载频率、应力比越小,滞后相位角最小只有3.2°。反之,温度越低,加载频率、应力比越大,动态模量最大达2 235 MPa;温度越高,加载频率、应力比越大,滞后相位角最大达47.3°。研究成果可以为准备便捷地进行沥青混凝土动态模量试验提供一种有益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岩沥青-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黏弹特性,采用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机(asphalt mixture performance testing,AMPT)对不同岩沥青用量的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单轴动态压缩模量和相位角进行了测试,构建了动态模量主曲线,建立了动态模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当试验温度增大或加载频率降低时,岩沥青-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逐渐降低;随着岩沥青掺量的增加,AC-20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提高,疲劳性能降低;测定的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20℃动态模量接近于14 000 MPa,符合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经测试,所构建动态模量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可达83%。  相似文献   

9.
目的:弹体冲击作用下,混凝土靶呈现三个阶段的典型破坏模式,即正面成坑、中间掘隧道及背面震塌,但对三个阶段损伤破坏机理及混凝土靶抗侵彻阻力主要影响因素的认识一直存在很大争议。拟标定近期提出的较为完善的混凝土帽盖弹塑性损伤本构,全面探究弹体低速冲击下(弹体速度低于500 m/s)混凝土拉伸、剪切及体积压缩行为对混凝土靶抗侵彻阻力及损伤破坏的影响机制。创新点:1.全面分析混凝土拉伸、剪切及体积压缩行为对混凝土靶抗侵彻阻力及损伤破坏的影响机制;2.成功预测弹体在混凝土靶掘隧道高压力阶段孔隙坍缩引起的损伤行为。方法:1.改进混凝土帽盖弹塑性本构,引入单元删除准则(公式(19)),标定模型参数(图2);2.与公开弹道试验定性定量结果对比,验证材料本构、数值模型和参数的合理性(图6~8);3.数值模拟究混凝土拉伸、剪切及体积压缩行为对混凝土靶体抗侵彻能力及损伤破坏模式的影响,并与公开文献中主要发现进行讨论。结论:1.混凝土正面成坑及背面震塌的形成主要由其拉伸力学行为决定,而中间高压力掘隧道过程则由混凝土剪切及体积压缩行为决定。2.单轴压缩强度不是混凝土靶抗侵彻阻力主要影响因素,其高压力下的剪切及体积...  相似文献   

10.
大骨料混凝土在双轴压应力状态下的变形和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连理工大学自行研制改造的液压伺服静、动态三轴试验系统对不同骨料级配和尺寸的混凝土试件在双向压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强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所用试件有3种:采用大坝原级配最大骨料粒径为80 mm的立方体试件以及相应的湿筛混凝土试件,尺寸分别为250mm×250mm×250 mm,150 mm×150 mm×150 mm和100 mm×100 mm×100 mm.试验过程中,测得了所有试件两个加载方向的应力和应变,以及未加载方向上的侧向变形,并根据试验结果,系统地探讨了不同级配混凝土的双轴抗压强度、极限变形、应力-应变曲线以及破坏形态的变化规律,发现大骨料混凝土在双轴压作用下的极限强度和变形能力要比相应的湿筛小骨料混凝土提高的更多,最后分别在主应力空间和主应变空间建立了不同级配混凝土的破坏准则,这为水工大体积混凝土按多轴强度理论进行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numerical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strain rate effect on masonry materials. A typical unit of masonry is selected to serve as a 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 (RVE). Numerical model of RVE is established with detailed distinctive modeling of brick and mortar with their respective dynamic material properties obtained from laboratory tests. The behavior of brick and mortar are characterized by a dynamic damage model that accounts for rate-sensitive and pressuredependent properties of masonry materials. Dynamic loads of different loading rates are applied to RVE. The equivalent homogenized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threshold strain and elastic modulus in three directions of the masonry are derived from the simulated responses of the RVE. The strain rate effect on the masonry material with clay brick and mortar, such as the dynamic increase factor (DIF) of the ultimate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as a function of strain rate are derived from the numer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2.
以再生骨料、天然骨料、河砂、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S95粒化高炉矿渣粉、自研的MPE—GAA—AA—AMPS三元共聚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为主要原料,通过再生骨料不同取代率制作了520个再生骨料混凝土试块,运用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回弹值、弹性模量和单轴受压进行综合试验。结果显示: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发展规律与普通混凝土存在一些差异:再生骨料取代率直接影响着再生骨料混凝土各龄期的抗压强度、单轴受压应力一应变关系、弹性模量以及再生骨料混凝土修正后回弹值。通过加入自研的MPEG从-从-AMPS三元共聚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以50%再生骨料取代率,配制设计强度为30MPa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是最切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3.
To study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concrete subjected to impulsive loading,stress-time curves of concrete in different velocities were measured using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strain rate on the dynamic yield strength and constitutive relation of the concrete were analyzed.The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are subjected to high strain rates when it is at a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But with temperature increasing,the temperature softening effect makes the strength of the concrete weaken and the impact toughness of the concrete is saliently relative to strain rate effect.So,strain rate effect,strain hardening and temperature softening work together on the dynamic mechanical capability of concrete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m is relatively corn plex.  相似文献   

14.
To study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concrete subjected to impulsive loading, stress-time curves of concrete in different velocities were measured using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strain rate on the dynamic yield strength and constitutive relation of the con-crete were analyzed. The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are subjected to high strain rates when it is at a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 But with temperature increasing, the temperature softening effect makes the strength of the concrete weaken and the impact toughness of the concrete is saliently relative to strain rate effect. So, strain rate effect, strain hardening and temperature softening work together on the dynamic mechanical capability of concrete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m is relatively complex.  相似文献   

15.
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干缩与徐变。研究表明,和普通混凝土相比,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抗压强度低,弹性模量小,干缩与徐变较大。最后提出了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采用随机骨料模型模拟混凝土的细观结构,利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混凝土试件单轴抗压的细观损伤断裂,并重点对单轴抗压强度尺寸效应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采用随机骨料模型模拟混凝土的细观结构,利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混凝土试件单轴抗压的细观损伤断裂,并重点对单轴抗压强度尺寸效应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冻融耐久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混凝土冻融耐久性为研究内容,用不同种类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超声波声速等指标的损失率来表征冻融过程中混凝土的性能劣化状况,并系统比较了不同种类混凝土的抗冻性优劣.通过研究得出:无论是普通混凝土,还是高强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其动弹模损失率、抗压强度损失率、超声波声速损失率均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增大;提高混凝土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掺入高效减水剂、优质引气剂和优质掺合料等,高性能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比对应的基准混凝土性能显著改善,而且通过这样的技术措施,较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也可以获得高抗冻性.鉴于超声波测试方法方便、快捷、准确。而且可以直接用于实际工程的混凝土性能检测,所以,与动弹模测试方法相比,采用超声波测试技术来评价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的耐久性劣化程度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70%的基础上,研究经碳化强化处理的再生细骨料对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未碳化再生细骨料的情况进行对比,再生细骨料的取代率为0、20%、30%、40%。实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随再生细骨料取代率提高而减小,碳化再生细骨料可提高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采用坍落扩展度试验和V型漏斗试验对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进行了检测,并对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进行了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用JSCE—SF4方法对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弯韧性进行评定,比较分析了不同掺量的聚丙烯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略有降低,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弯韧性均明显提高,聚丙烯纤维能够有效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弯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